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包括封裝裝置盒體和與盒體相配合的盒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包括固定部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的活動部,至少一塊超材料板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所述的活動部相配合形成的容置腔內;當所述的活動部向外滑動時,所述的超材料板被向外滑動的活動部而拉緊,使得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克服了由于超材料板自身重量的作用使超材料板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的缺陷;通過移動活動部來調節容置腔的大小,該裝置可以適用于不同面積的超材料板,并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超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
技術介紹
超材料是一種以人造結構為基本單元、并以特定方式進行空間排布的具有自然界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學性質的新型材料,它的特殊性質不是由其材料本身的化學組成,而是由其人造結構的特征所決定的。超材料的特殊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關鍵物理尺度,例如晶體在原子尺度上是排列有序的,正因為如此,晶體材料擁有一些無定型態所不具有的物理特征,由此類t匕,在其它層次上的有序排列則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自然界中的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性 質。為了有效地發揮超材料的功能,在使用過程中超材料板面應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超材料的自身重量或者其它外力的作用,尤其當超材料板面積較大時,同一塊超材料板面可能會不在同一個平面,這樣會嚴重地影響超材料板功能的發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該裝置保證超材料板能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包括封裝裝置盒體和與盒體相配合的盒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包括固定部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的活動部,至少一塊超材料板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所述的活動部相配合形成的容置腔內;當所述的活動部向外滑動時,所述的超材料板被向外滑動的活動部拉緊,使得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所述的超材料板一側通過活動扣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的凹槽內,所述超材料板的另一側通過活動扣固定在所述的活動部的凹槽內。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活動部上開有多對凹槽,使得材質相同、大小相同的多塊超材料板同時放置在封裝裝置內,然后被拉緊,使每塊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所述的活動部的兩個側面分別開有三個導向孔,所述的導向孔與所述的固定部側面的鎖緊連接件相配合。所述的活動部通過導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然后用所述的鎖緊連接件鎖緊固定所述的活動部和所述的固定部。所述的導軌的端部安裝有防止所述的導軌內的滾珠滾動的自鎖螺釘。所述的導軌采用兩個,并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固定部底板的兩側。所述的容置腔的最大容積為最小容積的兩倍。通過滑動所述的活動部來調節容置腔的大小從而封裝不同面積的超材料板。所述的蓋板的大小根據所述的容置腔的大小而設計。所述的盒蓋與所述的盒體之間襯有密封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放置在封裝裝置內的超材料板,由活動部的滑動而被拉緊,使得超材料板能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克服了由于超材料板的自身重量和其它外力的的作用使得超材料板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的缺陷;通過移動活動部來調節容置腔的大小以適用于不同面積的超材料板;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分解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盒體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如圖I所示,包括封裝裝置盒體和與盒體相配合的盒蓋8,所述的盒蓋與所述的盒體之間襯有密封圈進行密封;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關鍵點在于所述的盒體包括固定部I和活動部2,所述的活動部2通過導軌5在所述的固定部I內部或外部滑動,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活動部在固定部內部滑動,并采用的兩個導軌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固定部底板I. 2的兩側;至少一塊超材料板3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所述的活動部相配合形成的容置腔9內,當所述的活動部2沿著導軌5向外滑動時,所述的超材料板3被向外滑動的活動部拉緊。所述的超材料板3 —側通過活動扣4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的凹槽I. I內,超材料板3的另一側也通過活動扣4固定在所述的活動部的凹槽2. 2內,當所述的超材料板隨著所述的活動部的滑動而被拉緊時,使得被拉緊的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克服了由于超材料板自身重量的作用使得超材料板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的缺陷;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活動部上開有多對凹槽,從而使得材質相同、大小相同的多塊超材料板可以同時放置在封裝裝置內然后一起被拉緊封裝后使用。所述的活動部2的兩個側面分別開有三個導向孔2. 1,所述的導向孔與所述的固定部側面的鎖緊連接件7相配合,三個鎖緊連接件7形成三點平衡,加強所述活動部與所述固定部的固定鏈接;所述的活動部通過導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滑動,當超材料板被拉緊后用所述的鎖緊連接件7和螺釘鎖緊固定所述的活動部和所述的固定部;為了進一步固定活動部2和固定部1,在所述的導軌5的端部安裝有防止所述的導軌內的滾珠5. I滾動的自鎖螺釘6. I。當活動部2向外滑動時,活動部2與固定部I形成的容置腔的最大容積為最小容積的兩倍,通過滑動所述的活動部來調節容置腔的大小從而封裝不同面積的超材料板;而所述的蓋板8的大小根據所述容置腔的大小而設計,所述的盒蓋與所述的盒體之間襯有密封圈,進行密封。原理當超材料板3插入到固定部凹槽I. I和活動部的凹槽2. 2內,然后用活動扣4扣緊,使超材料板固定在封裝裝置的容置腔內;用力輕輕拉動活動部使得超材料板隨著活動部的滑動而被拉緊,從而被拉緊后的超材料能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超材料板被拉緊后,用鎖緊連接件7和自鎖螺釘6使活動部和固定部鎖緊至活動部不能滑動;三個鎖緊連接件7形成三點平衡,加強所述活動部與所述固定部的定位;根據容置腔的大小設計相配合的盒蓋蓋住盒體,并內襯密封圈,進行密封,在封裝裝置的配合間隙涂上蠟 密封,使其超材料的電磁性能不受空氣的變化而變化。在上述實施例中,僅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本專利申請后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各種修改。權利要求1.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包括封裝裝置盒體和與盒體相配合的盒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包括固定部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的活動部,至少一塊超材料板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所述的活動部相配合形成的容置腔內; 當所述的活動部向外滑動時,所述的超材料板被向外滑動的活動部拉緊,使得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材料板一側通過活動扣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的凹槽內,所述超材料板的另一側通過活動扣固定在所述的活動部的凹槽內。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部的兩個側面分別開有三個導向孔,所述的導向孔與所述的固定部側面的鎖緊連接件相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部通過導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然后用所述的鎖緊連接件鎖緊固定所述的活動部和所述的固定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軌的端部安裝有防止所述的導軌內的滾珠滾動的自鎖螺釘。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軌采用兩個,并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固定部底板的兩側。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腔的最大容積為最小容積的兩倍。8.根據權利要求I或7所述的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材料的可調式封裝裝置,包括封裝裝置盒體和與盒體相配合的盒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包括固定部和在所述的固定部內部或外部滑動的活動部,至少一塊超材料板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部和所述的活動部相配合形成的容置腔內;當所述的活動部向外滑動時,所述的超材料板被向外滑動的活動部拉緊,使得超材料板保持在各自的平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若鵬,趙治亞,法布里齊亞,王書文,史世東,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