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冶金工業(yè)用設備,特別是一種連鑄機水內(nèi)冷雙軸承座出坯輥道。目前,連鑄機使用的出坯輥道大多數(shù)為單機輥道,無水內(nèi)冷卻,在連續(xù)鑄鋼時,由于受1000℃以上的高溫影響和鋼坯重力的作用,易退火、變形而損壞,使用壽命短,成本高。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連鑄機水內(nèi)冷雙軸承座出坯輥道。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連鑄機水內(nèi)冷雙軸承座出坯輥道包括軸承座、軸、輥子,其特征是兩個軸承座內(nèi)分別設置有環(huán)形通水腔、通油腔,噴水咀與通水腔連通,軸、軸承和軸承座裝配在一起,軸承端頭加有止動卡圈。用鍵、卡圈將輥子安裝固定在兩個軸承座之間的軸上,軸的伸出端有用壓板、緊固鏍釘固定安裝的鏈輪。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現(xiàn)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出詳細說明。兩個軸承座1內(nèi)分別安裝有軸承3,軸承悶蓋2及其緊固鏍釘4,透蓋14、15、21,設置有帶進水咀20的環(huán)形通水腔8、有進油咀7的通油腔6,噴水咀9與通水腔8連通,軸10、軸承3和軸承座1裝配在一起,軸承端頭加有止動卡圈5。用鍵12、卡圈13將輥子11安裝固定在兩個軸承座之間的軸10上,軸10通過軸承座的伸出端上有用鍵16、壓板18、緊固鏍釘19固定安裝的鏈輪17。工作時,輥道由外動力帶動鏈輪17而轉動,輥子11帶動鋼坯水平運動。冷卻水通過進水咀20進入環(huán)形通水腔8,使軸承座1和軸承3得以冷卻,同時通過噴水咀9噴向輥子11,對輥子11和鋼坯進行冷卻。潤滑油脂通過進油咀7進入通油腔6,對軸承3進行潤滑。本技術由于采用以上設計,工作時,對軸承座、軸承,輥子分別進行水內(nèi)、外冷卻,冷卻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鑄機水內(nèi)冷雙軸承座出坯輥道,包括軸承座(1)、軸(10)、輥子(11),其特征是兩個軸承座(1)內(nèi)分別設置有環(huán)形通水腔(8)、通油腔(6),噴水咀(9)與通水腔(8)連通,軸(10)、軸承(3)和軸承座(1)裝配在一起,輥子(11)安裝固定在兩個軸承座(1)之間的軸(10)上,軸(10)的伸出端上固定安裝鏈輪(1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譚永志,李瑞林,
申請(專利權)人:衡陽市東方紅機械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3[中國|湖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