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特別涉及一種離心鑄造機。
技術介紹
一般的離心鑄造機,電機驅動鑄型的傳動機構比較復雜,制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離心鑄造機,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離心鑄造機,包括鑄型、電機和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鑄型左右兩端的下方各有兩個前后分布的托輪軸轉動配合在機座上的支座孔中,鑄型左右兩端表面上的環形槽與托輪相配,一個托輪軸端頭的皮帶輪與電機軸上的皮帶輪相對,鑄型兩端口設有環形端蓋,在鑄型兩端口的筒壁上均布有錐孔,錐形銷置于錐孔內,銷體與環形端蓋的外端面相接觸,鑄型內孔為錐孔。支座孔內設有軸承與托輪軸相配。鑄型內孔的錐度為2-8°。本技術由于采用電機通過托輪驅動鑄型旋轉,因而這種離心鑄造機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局部剖面主視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上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機座1的左右兩端各設有兩對軸承支座2,4個托輪軸11兩端的軸承3置于軸承支座孔中,鑄型6兩端的環形槽10置于4個托輪7上,電機9輸出軸上的皮帶輪與托輪軸端頭的皮帶輪8相對,三角皮帶置于皮帶輪上。兩個環形端蓋4置于鑄型的兩端,在鑄型兩端的筒壁上沿圓周均布三個錐形孔,此錐形孔的內孔口直徑大于外孔口直徑,錐形銷5置于錐形孔內,可防止端蓋躦動。為了便于鑄件從鑄型內取出,鑄型的內孔制成錐形孔,其錐度不宜大,以能順利脫模為準,一般有2-8°即可。為了便于向鑄型內澆注鐵水,在離心鑄造機的端頭設置澆杯12,其出鐵口置于鑄型端口內。該離心鑄造機的使用方法,當澆鑄卷筒時,開動電機, ...
【技術保護點】
離心鑄造機,包括鑄型、電機和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鑄型左右兩端的下方各有兩個前后分布的托輪軸轉動配合在機座上的支座孔中,鑄型左右兩端表面上的環形槽與托輪相配,一個托輪軸端頭的皮帶輪與電機軸上的皮帶輪相對,鑄型兩端口設有環形端蓋,在鑄型兩端口的筒壁上均布有錐孔,錐形銷置于錐孔內,銷體與環形端蓋的外端面相接觸,鑄型內孔為錐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守莊,何尚勛,高運輝,徐宏亮,司彥杰,徐守虎,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盛達起重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