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修復工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包括:限位機構、聯動機構、鎖緊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螺紋旋轉產生的軸向力,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將存在故障的通針氣缸做處理正常,不僅避免了停機更換,維護了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還降低了通針氣缸徹底壞死的現象的發(fā)生,從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效果顯著,實用性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修復工具
,主要適用于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
技術介紹
某鋼廠OG系統(tǒng)二級環(huán)縫式(RSW)可調喉口文氏管為翼板式調徑文氏管簡稱p_a文氏管,其結構如圖I所示。其喉口為矩形,在矩形喉口上部兩長邊設置兩片板為煙氣流量的自動調節(jié)用。在喉口兩長邊開設噴水小孔,相對噴水。為防止噴水小孔被堵塞,設有氣動捕針機構,定期自動清除塵水噴嘴。這種捕針機構為一臺通針氣缸,當氣缸收縮時,帶動前端十三針收回,這時打開喉口兩長邊的噴水小孔;當氣缸伸出時,將小孔堵住。由于水與煙氣混雜形成污水,經常將小孔堵住,在用通針清除時,時有通針受阻的情況發(fā)生。一旦堵死不能及時將通針拔出,就直接造成通針氣缸失效,最終由于長時間受到污水沖刷并結垢,通針氣缸徹底將小孔堵死,直接影響到噴嘴的流量,煙氣凈化的效果,并且只有等到·停爐時更換氣缸才能徹底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它能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包括限位機構、聯動機構、鎖緊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為外帶螺紋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外壁有外凸結構;中空管穿過通針氣缸的活塞桿,且所述外凸結構靠在通針氣缸的管道旁;所述聯動機構為內帶螺紋的中空結構,聯動機構通過螺紋與限位機構連接;聯動機構的外壁也為外凸結構;所述鎖緊機構為螺桿結構,在所述螺桿的一端同軸設置有半徑較小的螺桿;鎖緊機構通過螺紋與聯動機構連接,且所述半徑較小的螺桿通過螺紋與通針氣缸的活塞桿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機構的外帶螺紋的方向與所述鎖緊機構的螺紋方向相反。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機構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限位螺桿。進一步的,所述聯動機構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至少一個驅動螺桿,且所述驅動螺桿等距分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通過螺紋旋轉產生的軸向力,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將存在故障的通針氣缸做處理正常,不僅避免了停機更換,維護了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還降低了通針氣缸徹底壞死的現象的發(fā)生,從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本技術結構合理,效果顯著,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I為翼板式調徑文氏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中限位機構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中聯動機構的左視圖。圖4為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中鎖緊機構的左視圖。圖5為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在使用時的左視圖。其中,I-通針氣缸的活塞桿,2-通針氣缸的管道,3-通針,4-聯動機構,5-限位機構,6-鎖緊機構,7-半徑較小的螺桿,8-限位螺桿,9-驅動螺桿。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提出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由圖2、圖3、圖4、圖5可知,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包括限位機·構5、聯動機構4、鎖緊機構6 ;限位機構5為外帶螺紋的中空管,中空管的外壁有外凸結構;在本實施例中,限位機構5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限位螺桿8。中空管穿過通針氣缸的活塞桿1,且外凸結構靠在通針氣缸的管道2旁;聯動機構4為內帶螺紋的中空結構,聯動機構4通過螺紋與限位機構5連接;聯動機構4的外壁也為外凸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聯動機構4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至少一個驅動螺桿9,且驅動螺桿9等距分布。鎖緊機構6為螺桿結構,在螺桿的一端同軸設置有半徑較小的螺桿7 ;鎖緊機構6通過螺紋與聯動機構4連接,且半徑較小的螺桿7通過螺紋與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連接。優(yōu)選的,限位機構5的外帶螺紋的方向與鎖緊機構6的螺紋方向相反。利用本技術提供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首先將限位機構5套在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上,使限位螺桿8緊靠通針氣缸的管道2,以避免限位機構5自動轉動。再將聯動機構4通過螺紋與限位機構5固定,接著將鎖緊機構6通過螺紋與聯動機構4連接,同時使鎖緊機構6的半徑較小的螺桿7與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通過螺紋固定。再通過驅動螺桿9轉動聯動機構4,使聯動機構4與限位機構5分離。同時鎖緊機構6的半徑較小的螺桿7帶動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向外移動。此時在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另一端的通針3隨著通針氣缸的活塞桿I向外移動,即將堵在噴水小孔內的通針3與噴水小孔分離,最終從噴水小孔中拔出。本技術通過螺紋旋轉產生的軸向力,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將存在故障的通針氣缸做處理正常,不僅避免了停機更換,維護了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還降低了通針氣缸徹底壞死的現象的發(fā)生,從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本技術結構合理,效果顯著,實用性強。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機構、聯動機構、鎖緊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為外帶螺紋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外壁有外凸結構;中空管穿過通針氣缸的活塞桿,且所述外凸結構靠在通針氣缸的管道旁;所述聯動機構為內帶螺紋的中空結構,聯動機構通過螺紋與限位機構連接;聯動機構的外壁也為外凸結構;所述鎖緊機構為螺桿結構,在所述螺桿的一端同軸設置有半徑較小的螺桿;鎖緊機構通過螺紋與聯動機構連接,且所述半徑較小的螺桿通過螺紋與通針氣缸的活塞桿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的外帶螺紋的方向與所述鎖緊機構的螺紋方向相反。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限位螺桿。4.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機構的外凸結構為與外壁垂直的至少一個驅動螺桿,且所述驅動螺桿等距分布。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修復工具
,公開了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包括限位機構、聯動機構、鎖緊機構;本技術通過螺紋旋轉產生的軸向力,在不拆除通針氣缸的情況下,將通針拔出。將存在故障的通針氣缸做處理正常,不僅避免了停機更換,維護了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還降低了通針氣缸徹底壞死的現象的發(fā)生,從而節(jié)約了使用成本。本技術結構合理,效果顯著,實用性強。文檔編號B23P19/00GK202701712SQ20122029342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專利技術者高炎, 張爭光, 石軍興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通針氣缸的修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機構、聯動機構、鎖緊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為外帶螺紋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外壁有外凸結構;中空管穿過通針氣缸的活塞桿,且所述外凸結構靠在通針氣缸的管道旁;所述聯動機構為內帶螺紋的中空結構,聯動機構通過螺紋與限位機構連接;聯動機構的外壁也為外凸結構;所述鎖緊機構為螺桿結構,在所述螺桿的一端同軸設置有半徑較小的螺桿;鎖緊機構通過螺紋與聯動機構連接,且所述半徑較小的螺桿通過螺紋與通針氣缸的活塞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高炎,張爭光,石軍興,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