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包括平行并排設置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以及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多根橫梁,該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和封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傳統的自卸車相比,其不包括有副車架,從而能降低貨箱高度和整車重心,并還具有結構簡單和制造容易的特點;同時由于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箱型結構,即各自均能形成封閉力環,即大大提高了整個車架的抗沖擊性能;另外,采用通過兩個箱型縱梁以及多組橫梁之間的交錯式整體焊接,則能提高車架的抗扭轉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非公路自卸車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
技術介紹
非公路自卸車屬于一種非公路運輸車輛,其一般作業于露天礦山、港口碼頭、水利水電工程和鋼廠等大型施工現場,其作業場地環境惡劣、道路崎嶇,在運行過程中亦頻繁出現超載嚴重以及急變載荷等狀況,車架作為整車各系統的聯結和支撐基體,承受著車輛本身及各種外在載荷,故其結構強度將直接影響到整車的使用壽命。目前,如圖I所示,普遍使用的非公路自卸車車架200均采用鉚接車架210加副車架220結構,廂體和液壓舉升系統都安裝在副車架220上,如此使得整車重心過高,行駛和舉升時穩定性差,并大大降低整車的安全性能。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目前非公路自卸車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可以降低整車重心高度、防止側翻現象、提高行駛和舉升時穩定性、延長車架使用壽命以及降低使用成本。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中,包括平行并排設置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以及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多根橫梁,該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和封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進一步,該多根橫梁包括前橫梁、后橫梁以及位于前橫梁和后橫梁之間的第一橫梁、第二橫梁和第三橫梁,該前橫梁和后橫梁位于左縱梁和右縱梁首尾兩端。進一步,該后橫梁由一根方形梁與一根圓管上下組合而成,并整體貫穿于左縱梁和右縱梁。進一步,該前橫梁、第三橫梁與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采用交錯式焊接結構。進一步,該左縱梁、右縱梁以及多根橫梁一體焊接成型。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涉及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術由于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箱型結構,即各自均能形成封閉力環,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個車架的抗沖擊性能;二、本技術由于采用無副車架結構,故降低了整車重心高度,提高了行駛和舉升時穩定性以及車輛的使用安全性,進而提高了車輛的使用壽命;三、本技術通過兩個箱型縱梁以及多組橫梁之間的交錯式整體焊接,從而提高了車架的抗扭轉性能;四、本技術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堅實耐用和牢固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傳統自卸車有副梁的車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涉及車架結構中縱梁箱型結構的截面圖;圖3為本技術車架結構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車架結構的俯視圖;圖5為本技術車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100·左縱梁I折彎“匚”字形鋼 n封板12右縱梁2前橫梁3后橫梁4方形梁41圓管42第一橫梁5第二橫梁6第三橫梁7非公路自卸車車架 200 車架210副車架220。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2至圖5所示,本技術涉及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100,包括左縱梁I、右縱梁2以及多根橫梁,該左縱梁I和右縱梁2平行并排設置,該多根橫梁設置在左縱梁I和右縱梁2之間,該左縱梁I和右縱梁2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11和封板12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具體地,該折彎“匚”字形鋼11的兩端為焊道留有足夠的焊道位置,以保證焊縫質量;另外,該多根橫梁具體包括前橫梁3、后橫梁4以及位于前橫梁3和后橫梁4之間的第一橫梁5、第二橫梁6和第三橫梁7,該第一橫梁5、第二橫梁6和第三橫梁7間隔設置,該前橫梁3和后橫梁4位于左縱梁I和右縱梁2首尾兩端,上述梁之間優選采用一體焊接成型。這樣,本技術與傳統的自卸車相比,其并不包括有副車架,從而能降低貨箱高度和整車重心,并還具有結構簡單和制造容易的特點;同時由于左縱梁I和右縱梁2均采用箱型結構,即各自均能形成封閉力環,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個車架的抗沖擊性能;而采用通過兩個箱型縱梁以及多組橫梁之間的交錯式整體焊接,則能提高了車架的抗扭轉性能。作為上述橫梁的一種更優選的實施方案,為了使得車架整體結構更加牢固,并讓尾部車箱翻轉處承載能力更強,該后橫梁4由一根方形梁41與一根圓管42上下組合而成,該方形梁41和圓管42均整體貫穿于左縱梁I和右縱梁2。另外,該前橫梁3、第三橫梁7與左縱梁I和右縱梁2之間采用交錯式焊接結構,從而提高車架整體的結構強度。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技術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技術的專利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并排設置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以及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多根橫梁,該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和封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多根橫梁包括前橫梁、后橫梁以及位于前橫梁和后橫梁之間的第一橫梁、第二橫梁和第三橫梁,該前橫梁和后橫梁位于左縱梁和右縱梁首尾兩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后橫梁由一根方形梁與一根圓管上下組合而成,并整體貫穿于左縱梁和右縱梁。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前橫梁、第三橫梁與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采用交錯式焊接結構。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左縱梁、右縱梁以及多根橫梁一體焊接成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包括平行并排設置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以及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多根橫梁,該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和封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本技術與傳統的自卸車相比,其不包括有副車架,從而能降低貨箱高度和整車重心,并還具有結構簡單和制造容易的特點;同時由于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箱型結構,即各自均能形成封閉力環,即大大提高了整個車架的抗沖擊性能;另外,采用通過兩個箱型縱梁以及多組橫梁之間的交錯式整體焊接,則能提高車架的抗扭轉性能。文檔編號B62D21/02GK202703687SQ20122012865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專利技術者何能斌, 盧碼根, 梁海濤, 胡國輝, 郭丹輝, 翁俊仕, 徐國坪 申請人:廈門廈工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公路自卸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并排設置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以及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多根橫梁,該左縱梁和右縱梁均采用由折彎“匚”字形鋼和封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能斌,盧碼根,梁海濤,胡國輝,郭丹輝,翁俊仕,徐國坪,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廈工重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