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屬于鋼絲繩電動葫蘆的雙滑輪吊鉤裝置技術領域。它包括第一罩殼、位于第一罩殼內的第一滑輪、第二罩殼、位于第二罩殼內的第二滑輪、吊鉤、橫梁和滑輪支承軸,滑輪支承軸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和第二罩殼內,滑輪支承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滑輪,而在其另一端安裝有第二滑輪,在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且位于滑輪支承軸下方的橫梁,在所述橫梁下固定有吊鉤。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吊鉤來回擺動幅度限制小,方便起吊準備操作,操作人員省力,吊鉤整體重心向下偏移,起吊重物過程中更加平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屬于鋼絲繩電動葫蘆的雙滑輪吊鉤裝置
技術介紹
請參考附圖說明圖1、2所示,為現有雙滑輪吊鉤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罩殼11、位于第一罩殼11內的第一滑輪21、第二罩殼12、位于第二罩殼12內的第二滑輪22、橫梁5和吊鉤3,橫梁5穿過第一罩殼11、第二罩殼12設置,第一滑輪21、第二滑輪22分別支承于橫梁5兩端,吊鉤3的頂端穿出橫梁5的中心孔后通過螺母4固定于橫梁5上,第一罩殼11、第二罩殼12分別與橫梁5焊接在起。當鋼絲繩向上或向下移動時,第一罩殼11、第二罩殼12和橫梁5—起轉動。仔細分析上述結構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吊鉤3前后來回擺動幅度限制大,準備起·吊遠離吊鉤3的物件時,有時需要將物件就近吊鉤3后,吊鉤3才能鉤住物件,而當物件太重不便移動時,則需要將整套鋼絲繩電動葫蘆連其吊鉤3就近物件,如此給起吊準備操作帶來困擾,從而影響起吊準備操作效率;由于吊鉤3支承在橫梁5上,存在重心偏高問題,鋼絲繩電動葫蘆空載時,吊鉤3難以避免要發生反轉現象,反轉時吊鉤3會撞擊罩殼。另外,第一滑輪21、第二滑輪22和吊鉤3均穿置于同一條橫梁5上,加大了橫梁5的加工復雜程度,材料亦較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吊鉤存在來回擺動幅度限制大而提供一種滑輪支承軸與橫梁分離設計的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該裝置的吊鉤來回擺動幅度限制小,方便起吊準備操作。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包括吊鉤、第一罩殼、位于第一罩殼內的第一滑輪、第二罩殼、位于第二罩殼內的第二滑輪,其改進點在于還包括橫梁和滑輪支承軸,滑輪支承軸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和第二罩殼內,滑輪支承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滑輪,而在其另一端安裝有第二滑輪,在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且位于滑輪支承軸下方的橫梁,在所述橫梁下固定有吊鉤。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I、由于滑輪支承軸與橫梁分別設計,橫梁活動安裝在滑輪支承軸的下方,鋼絲繩電動葫蘆在準備起吊物件時,通過擺動吊鉤就可以靠近物件后鉤住物件,而不用費力地將物件就近吊鉤,方便起吊準備操作,操作人員省力不少,且吊掛于橫梁下的吊鉤在大幅度前后擺動時,滑輪支承軸、滑輪、罩殼均不會空轉;2、吊鉤低于滑輪中心、滑輪支承軸等構成的轉動中心,該結構設計使得吊鉤整體重心向下偏移,起吊重物過程中運行更加平穩,而鋼絲繩電動葫蘆空載運行時吊鉤不會出現反轉而撞擊罩殼;3、滑輪支承軸與橫梁分開加工,與現有技術的橫梁相比,滑輪支承軸與新橫梁加工大大簡化方便,加工時材料損耗低。以下結合附圖就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現有鋼絲繩電動葫蘆的雙滑輪吊鉤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向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考圖3、4所示,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包括吊鉤3、第一罩殼11、位于第一罩殼11內的第一滑輪21、第二罩殼12、位于第二罩殼12內的第二滑輪22。其改進點在于還包括橫梁6和滑輪支承軸5,滑輪支承軸5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11和第二罩殼12內,滑輪支承軸5左端安裝有第一滑輪21,滑輪支承軸5右端安裝有第二滑輪22,在第一罩殼11與第二罩殼12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5且位于滑輪支承軸5下方的橫梁6,在所述橫梁6下固定有吊鉤3。滑輪支承軸5為芯軸,其與第一罩殼11、第二罩殼12固定在一起,具體實施時,第一罩殼11的第一內側面板110固定有第一吊板71,第二罩殼12的第二內側面板120固定有第二吊板72,滑輪支承軸5穿過二吊板后與二吊板固定在一起,而伸入第一罩殼11內的滑輪支承軸5左端用于支承安裝第一滑輪21,伸入第二罩殼12內的滑輪支承軸5左端用于支承安裝第二滑輪22,如此不但起到增強滑輪支承軸5的固定牢度,而且可降低二罩殼的材料成本,罩殼的壁厚可以采用較薄的材料,而第一吊板71、第二吊板72的厚度均比罩殼壁厚實。利用固定于第一罩殼11的第一吊板71、固定于第二罩殼12的第二吊板72,橫梁6的兩端分別直接活動設置于第一吊板81、第二吊板82上即可,橫梁6受到外力后可以起到擺軸的作用,吊鉤3頂端部穿過橫梁6的中心孔(圖中未標示出)后通過螺母4將吊鉤3與橫梁6固定在一起,以形成吊鉤3吊掛于橫梁6下方,如此,參考圖3,吊鉤3可前后180°擺動,吊鉤3的擺動范圍只要不與滑輪支承軸5相干擾是允許的。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包括吊鉤、第一罩殼、位于第一罩殼內的第一滑輪、第二罩殼、位于第二罩殼內的第二滑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梁和滑輪支承軸,滑輪支承軸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和第二罩殼內,滑輪支承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滑輪,而在其另一端則安裝有第二滑輪,在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且位于滑輪支承軸下方的橫梁,在所述橫梁下固定有吊鉤。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屬于鋼絲繩電動葫蘆的雙滑輪吊鉤裝置
它包括第一罩殼、位于第一罩殼內的第一滑輪、第二罩殼、位于第二罩殼內的第二滑輪、吊鉤、橫梁和滑輪支承軸,滑輪支承軸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和第二罩殼內,滑輪支承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滑輪,而在其另一端安裝有第二滑輪,在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且位于滑輪支承軸下方的橫梁,在所述橫梁下固定有吊鉤。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的吊鉤來回擺動幅度限制小,方便起吊準備操作,操作人員省力,吊鉤整體重心向下偏移,起吊重物過程中更加平穩。文檔編號B66C1/34GK202704820SQ2012203516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專利技術者馮美宏, 章水良 申請人:張文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鐘擺式吊鉤的雙滑輪吊鉤裝置,包括吊鉤、第一罩殼、位于第一罩殼內的第一滑輪、第二罩殼、位于第二罩殼內的第二滑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梁和滑輪支承軸,滑輪支承軸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罩殼和第二罩殼內,滑輪支承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滑輪,而在其另一端則安裝有第二滑輪,在第一罩殼與第二罩殼之間活設有平行于滑輪支承軸且位于滑輪支承軸下方的橫梁,在所述橫梁下固定有吊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美宏,章水良,
申請(專利權)人:張文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