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橋梁工程的施工裝置,具體地是指一種前支點掛籃“C”型掛鉤。
技術介紹
目前,掛籃的形式很多,構造上也有差異,常用的掛籃由萬能桿件、軍用梁組拼的桁架式掛籃,由于其自重大,包括壓重可達3000KN,前吊點下撓度大,復雜的空間結構引起的非彈性變形大,增加了施工難度,延誤了最佳施工工期,并且利用系數較小,另外還有就是型鋼及鋼板加工制造的桁架式掛籃,由于其受力合理和一次移動到位等特點,近10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道掛籃使用經驗的豐富、對其功能認識的深入及對國外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前支點掛籃施工是目前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橋主梁施工最常用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承受能力大,并且穩定安全的前支點掛籃“C”型掛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設計前支點掛籃“C”型掛鉤,包括本體,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本體由第一鋼板、第二鋼板和第三鋼板組成,所述第一鋼板、第二鋼板和第三鋼板依次焊接成“C”型,所述第二鋼板的斜面與水平面成夾角a和夾角β,所述夾角a和夾角β均為30— 45°。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夾角α和夾角β均為4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鋼板的縱向寬度m為100厘米,第三鋼板的縱向寬度η為180厘米,第一鋼板和第三鋼板平行布置且其間距h為366. 59厘米;所述第二鋼板的橫向寬度P為120厘米。前支點掛籃“C”型掛鉤設置在前支點掛籃的承重系統中的主縱梁中部與一橫梁兩端并焊接一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掛鉤結構簡單,宜加工,使用方便,此掛鉤承受能力較大,并且穩定安全,節約了材料用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右側結構示意圖。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前支點掛籃“C”型掛鉤,包括本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4)由第一鋼板(1)、第二鋼板(2)和第三鋼板(3)組成,所述第一鋼板(1)、第二鋼板(2)和第三鋼板(3)依次焊接成“C”型,所述第二鋼板(2)的斜面與水平面成夾角α和夾角β,所述夾角α和夾角β均為30—4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新形,潘中明,朱曉明,趙軍科,田新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