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體(1)、固定于箱體頂面的刀具固定框(2)、固定于固定框兩側邊之間的主刀片(3)、固定于主刀片刀刃與固定框一端之間的用于放置待切食材的滑板(4)、滑板水平放置其位置低于主刀片并與主刀片之間留有一條讓已切食材通過的縫隙,還包括一個用于夾持食材的固菜夾子(9)。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加工植物的根、莖頭、塊、以及無骨凍肉等食材,能對食材進行切絲、切條、切片。操作簡單,各類人群均可使用,握住固菜夾子、進行推拉運動既可。省時省力,高效快捷,每小時可切標準絲25-30公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切割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使用于廚房,切割各種植物的根、莖頭、塊和無骨凍肉的食材切割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菜刨、多功能切菜器,是由硬塑和不銹鋼片組成。其缺點是不銹鋼片不鋒利,加工出來的成品不光滑,不規格,較手工刀切出的成品質量相差甚遠;并且對于過軟和過硬的食材,無法進行加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要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出能切割各種植物的根、莖頭、塊和無骨凍肉,成品光滑規格,加工效率高的食材切割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其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體、固定于箱體頂面的刀具固定框、固定于固定框兩側邊之間的主刀片、固定于主刀片刀刃與固定框一端之間的用于放置待切食材的滑板、滑板水平放置其位置低于主刀片并與主刀片之間留有一條讓已切食材通過的縫隙,還包括一個用于夾持食材的固菜夾子。所述主刀片傾斜地固定在刀具固定框兩側邊之間,其刀刃與刀具固定框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個鈍角和一個銳角。所述滑板靠近主刀片的一端鑲有向上豎立的多個副刀片,副刀片沿主刀片刀刃走向排成一排,每個副刀片的刀身與所述刀具固定框的側邊平行。所述刀具固定框兩側上開有用于放置滑板的滑槽,滑槽在遠離主刀片的端部設置利于滑板裝入和取出的開口結構,滑板遠離副刀片的一端與刀具固定框端部之間裝有用于固定滑板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為位于滑板端部的通孔、位于刀具固定框端部的螺孔,穿過通孔與螺孔螺接從而將滑板固定住的螺絲。所述主刀片兩端上分別開有長槽孔,該長槽孔下方的刀具固定框的兩條側邊上分別設有螺絲孔,調節螺絲穿過長槽孔與螺絲孔螺接以調節主刀片的高低。所述箱體內置一個用以收集已切食材的抽屜。 所述主刀片的一端延伸出一個手柄。所述刀具固定框上方覆蓋一個上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主刀片與多個副刀片的組合,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加工植物的根、莖頭、塊、以及無骨凍肉等食材,能對食材進行切絲、切條、切片。操作簡單,各類人群均可使用,握住固菜夾子、進行推拉運動既可。省時省力,高效快捷,每小時可切標準絲25-30公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出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視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橫截面視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帶副刀片的滑板的立體視圖;圖4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帶副刀片的滑板的側視圖;圖5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上蓋的立體視圖;圖6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固菜夾子的立體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揭示了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參看圖I其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體定于箱體頂面的刀具固定框2、固定于固定框兩側邊之間的主刀片3、固定于主刀片刀刃與固定框一端之間的用于放置待切食材的滑板4、滑板水平放置其位置低于主刀片并與主刀片之間留有一條讓已切食材通過的縫隙,還包括一個用于夾持食材的固菜夾子9。使用時,用固菜夾子9 (參看6)夾住食材(以防工作時手指劃傷),將食材(即待切食材)按在滑板4上做左右往復運動,當食材遇到主刀片3時被切割為薄片,薄片(即已切食材)由縫隙處落入箱體I中。為減小切割阻力,主刀片3與食材的運動方向傾斜一個角度,參看圖I示出的較佳實施例,主刀片3傾斜地固定在刀具固定框2兩側邊之間,其刀刃與刀具固定框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個鈍角和一個銳角。為具有切絲和切條的功能,滑板4靠近主刀片的一端鑲有向上豎立的多個副刀片13。參看圖1,副刀片沿主刀片刀刃走向排成一排,每個副刀片的刀身與所述刀具固定框2的側邊平行。參看圖2,副刀片是豎向排列的,主刀片是水平擺放的,副刀片先將食材在豎直方向切開,隨后主刀片在水平方向切割,食材被切成絲狀(橫截面大些的為條狀),并由縫隙處落入箱體I中。由上述兩個例子可以得出,不帶副刀片的滑板用于切片加工,帶副刀片的滑板用于切絲或切條加工。圖3示出了帶副刀片的滑板的立體視圖,圖4示出了其側視圖。為切出不同規格粗細的絲和條,副刀片的高度和相鄰副刀片的間隔需要有所不同,為此需要制備兩塊以上的不同規格的帶副刀片的滑板。有了多規格的滑板,還需要替換這些滑板。故此在刀具固定框2兩側上開有用于放置滑板4的滑槽,滑槽卡住滑板4兩側邊沿,滑槽在遠離主刀片3的端部制成開口結構(如圖I中A向所示),滑板由該開口處裝入滑槽或取出。滑板遠離副刀片的一端與刀具固定框端部之間裝有用于固定滑板的固定裝置。在較佳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為位于滑板4端部的通孔、位于刀具固定框2端部的螺孔,穿過通孔與螺孔螺接從而將滑板固定住的螺絲6 (參看圖I)。為切出不同厚度的片和絲,需要調節主刀片的高低。在圖I示出的較佳實施例中,主刀片3兩端上分別開有長槽孔7,該長槽孔下方的刀具固定框的兩條側邊上分別設有螺絲孔,調節螺絲8穿過長槽孔與螺絲孔螺接以調節主刀片的高低。為方便收集已切的食材,在箱體I內置一個抽屜10用以收集已切好的食材。在較佳實施例中,主刀片3的一端延伸出一個手柄11。當主刀片用鈍需要磨鋒利時,可拆下主刀片,手持手柄進行磨礪。在較佳實施例中,刀具固定框2上方覆蓋一個上蓋12,在不使用切割裝置時,蓋上上蓋12以防塵防蟲。以上實施例僅為舉例說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脫離本申請精神與范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申請的權利要求范圍之中。權利要求1.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體(I)、固定于箱體頂面的刀具固定框(2)、固定于固定框兩側邊之間的主刀片(3)、固定于主刀片刀刃與固定框一端之間的用于放置待切食材的滑板(4)、滑板水平放置其位置低于主刀片并與主刀片之間留有一條讓已切食材通過的縫隙,還包括一個用于夾持食材的固菜夾子(9)。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片(3)傾斜地固定在刀具固定框(2)兩側邊之間,其刀刃與刀具固定框兩側邊分別形成一個鈍角和一個銳角。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靠近主刀片的一端鑲有向上豎立的多個副刀片(13),副刀片沿主刀片刀刃走向排成一排,每個副刀片的刀身與所述刀具固定框(2)的側邊平行。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固定框(2)兩側上開有用于放置滑板(4)的滑槽,滑槽在遠離主刀片(3)的端部設置利于滑板裝入和取出的開口結構,滑板遠離副刀片的一端與刀具固定框端部之間裝有用于固定滑板的固定裝置。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為位于滑板(4)端部的通孔、位于刀具固定框(2)端部的螺孔,穿過通孔與螺孔螺接從而將滑板固定住的螺絲(6)。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片(3)兩端上分別開有長槽孔(7),該長槽孔下方的刀具固定框的兩條側邊上分別設有螺絲孔,調節螺絲(8)穿過長槽孔與螺絲孔螺接以調節主刀片的高低。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I)內置一個用以收集已切食材的抽屜(10)。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片(3)的一端延伸出一個手柄(11)。9.如權利要求I至8任一項所述的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固定框(2)上方覆蓋一個上蓋(12)。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食材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長方體狀的箱體(1)、固定于箱體頂面的刀具固定框(2)、固定于固定框兩側邊之間的主刀片(3)、固定于主刀片刀刃與固定框一端之間的用于放置待切食材的滑板(4)、滑板水平放置其位置低于主刀片并與主刀片之間留有一條讓已切食材通過的縫隙,還包括一個用于夾持食材的固菜夾子(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中仁,
申請(專利權)人:王中仁,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