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爐定量化停爐方法,屬于高爐煉鐵技術領域。包括停爐過程兩個階段:正常料期、焦炭料期,正常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前、后兩個時期,焦炭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身下部、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腰、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腹及爐缸上部的前、中、后三個時期。優點在于,規范高爐降料面停爐過程的階段及各項參數控制標準,為降料面停爐過程的安全、高效、環保提供保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爐煉鐵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隨著爐齡的增長,首鋼高爐爐體冷卻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為減緩爐體冷卻壁的損壞,高爐定期進行噴涂造襯,但在降料面停爐工作中存在降料面操作隨意性強、人為性強的特點,導致各次降料面操作出現參數變化大、爆震頻繁、爐頂放散閥起火、放散煤氣時間長等問題,嚴重威脅著降料面停爐過程的安全、高效、環保。隨著對高爐長壽的要求,國內進行降料面停爐操作的高爐越來越多,從這部分高爐降料面停爐的過程來看,普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降料面停爐過程的隨意性導致對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污染、對設備的損害,并且嚴重威脅高爐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規范高爐降料面停爐過程的階段及各項參數控制標準,為降料面停爐過程的安全、高效、環保提供保障。本專利技術包括停爐過程兩個階段正常料期、焦炭料期,正常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前、后兩個時期,焦炭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身下部、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腰、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腹及爐缸上部的前、中、后三個時期,在工藝中控制的技術參數如下( I)正常料期正常料期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時期,正常料前期與后期的劃分依據料柱高度確定,正常料前期對應的料柱高度占正常料料柱高度的60%飛5%。①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情況下,風量按較高水平控制,正常料前期按全風量的889^92%控制,正常料后期按全風量的78°/Γ82%控制。②第一次出鐵安排在耗風量達到正常料所需耗風量的25°/Γ30%時出鐵,控制出鐵量在爐內正常料生成鐵水量的40°/Γ50%,即使鐵口未噴也堵口。(2)焦炭料期焦炭料期為爐內正常料與軟熔帶已經消失、只剩焦炭的時期,焦炭料前、中、后期分別為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身下部、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腰、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腹及爐缸上部的三個時期。①爐內只剩焦炭后,對風量水平嚴格控制,焦炭料前期按全風量的689Γ72%控制,焦炭料中期按全風量的489Γ52%控制,焦炭料后期按全風量的389Γ42%控制。②料面位置進入爐腹時必須停氣,停氣前減風至O. 30Kg/cnT0· 35Kg/cm2,打開爐頂放散閥,然后再將風量加至規定的水平(全風量的389Γ4290。③全部風口數10°/Γ20%的風口見空之后,安排第二次出鐵,出凈預留的渣鐵后,料面沉降至風口下沿。高爐定量化降料面停爐的理論分析降料面停爐過程中,為避免因風量水平與料層厚度不匹配造成爐內煤氣不穩定而出現頂壓冒尖現象,按降料面階段對風量水平進行主動控制。以爐內存在的爐料情況為依據,降料面過程分為以下階段正常料期、焦炭料期,正常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前、后兩個時期,焦炭料期又可分為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身下部、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腰、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腹及爐缸上部的前、中、后三個時期。降料面過程爐內爐料復雜,自風口帶向上依次為死焦堆焦炭、正常料及蓋面焦,且各段爐料壓縮率不一,爐內焦炭數量的計算困難。利用首鋼歷次降料面停爐的經驗,死焦堆焦炭體積占爐內風口中心線至料線體積的O. 45、. 50,這樣可以確定爐內軟熔帶的平均位置,由此爐內三段不同爐料的體積可以確定,并計算爐內焦炭總量,降料面過程的噸燃耗風與各高爐正常生產的噸燃耗風一致。結合軟熔帶位置,料面位置的計算分為耗焦量小于正常料的焦炭量,爐內存在軟熔帶,通過耗焦量計算正常料減少的體積,從而得到料面位置;耗焦量大于正常料的焦炭量,爐內軟熔帶消失,通過耗焦量計算爐料減少的體積,從而得到料面位置。頂溫控制的原則是既要保護爐頂設備,又要避免大量冷卻水落至料面與熾熱的焦炭反應生成H2,實現安全降料面,溫度控制范圍一般在35(T500°C。降料面過程中對于各打水管流量的調整要抓住頂溫變化趨勢,及時、微量調整,對于風量、風溫下降引起的頂溫下降要同時減少各打水管流量,對于渣皮脫落并覆蓋在料面上引起的單方向頂溫下降可不對打水管流量進行調整。降料面過程前期的頂壓突然升高現象多是由于爐內煤氣分布不穩定,爐內產生了氣流、管道,與風量水平匹配的高頂壓有利于穩定爐內煤氣,減少頂壓的波動。降料面過程中除非因各種原因導致O2混入爐內上部空間,否則在料面降至爐腹前,爐內發生爆震的可能性極小。為了停氣時的高爐安全及減少停氣操作時煤氣流速突然增大對爐內料柱的沖擊,料面降至爐腰位置,逐步降低頂壓。降料面過程使用高風溫有利于提高爐缸的熱度,促進爐墻脫落渣皮的熔化、滲透,但高風溫的使用提高了頂溫控制的難度,且由于下部煤氣體積的增加,對于減少降料面過程的煤氣不穩定現象也是不利的,風溫的使用范圍一般在800°C 1000°C,在爐頂打水能力滿足要求的基礎上,隨著對降料面過程中煤氣控制能力的增強,可提高風溫使用水平。(I)正常料期按降料面階段對風量水平主動控制,避免因風量水平與料層厚度不匹配造成爐內煤氣不穩定,基本原則是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情況下,風量可按較高水平控制,正常料前期按全風量的88°/Γ92%控制,正常料后期按全風量的78°/Γ82%控制,正常料前期與后期的劃分依據料柱高度確定。降料面過程的出渣出鐵是料面能否降至風口以下的關鍵,第一次出鐵安排在耗風量達到正常料所需耗風量的25°/Γ30%時出鐵,控制出鐵量在爐內正常料生成鐵水量的40% 50%,即使鐵口未噴也堵口。(2)焦炭料期風量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爐內只剩焦炭后,對風量水平嚴格控制,防止出現氣流、管道,焦炭料前期按全風量的689Γ72%控制,焦炭料中期按全風量的489Γ52%控制,焦炭料后期按全風量的38°/Γ42%控制?;厥彰簹饽軌蚩刂骗h境污染,創造經濟效益,但降料面過程后期焦炭料層已經很薄,如何使吹入的熱風全部與焦炭燃燒而不殘留氧氣,如何使煤氣成分中H2含量不超標,為此要求降料面過程煤氣穩定,在焦炭料層很薄的情況下不出現氣流、管道,同時將頂溫控制在適當水平,但Η2% > 8%、02% > O. 8%時或料面位置進入爐腹時必須停氣。停氣時爐頂壓力瞬間大幅下降,導致爐內下部的高溫煤氣瞬間加速向上運動,在打水量無法及時調整的情況下,爐頂溫度快速上升,超過了高爐煤氣的著火溫度,使高爐煤氣在放散閥處點燃,這嚴重影響降料面停爐時的高爐安全,停氣前減風至O. 30Kg/cm2O. 35Kg/cm2,打開爐頂放散閥,然后再將風量加至規定的水平。在多個風口見空之后,安排第二次出鐵,由于降料面期間鐵口深度下降的影響,第二次出鐵僅有少量鐵水排出,但大部分爐渣能夠排出。若要求實現料面的大幅沉降,則要力爭保持正常的鐵口深度,若對料面沉降的幅度無要求,則出凈預留的渣鐵后,料面可以實現沉降至風口下沿的目的。3、有益效果規范了高爐降料面停爐過程的階段及各項參數控制標準,按降料面階段對風量水平主動控制,使爐內煤氣穩定,解決了降料面停爐過程參數變化大、爆震頻繁、爐頂放散閥起火、放散煤氣時間長等問題,減少了對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污染、對設備的損害,杜絕了對高爐安全的威脅。實踐表明降料面停爐過程中的實際參數與計劃吻合,降料面停爐過程安全、高效、環保。具體實施例方式2011年6月,首鋼高爐降料面至風口帶,停爐進行3天計劃檢修,對爐內爐喉鋼瓦下沿至爐腹部位進行噴涂造襯。停爐前,以停爐技術的定量化原則為基礎,結合高爐停爐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定量化停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藝中控制的技術參數如下:(1)正常料期正常料期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時期,正常料前期與后期的劃分依據料柱高度確定,正常料前期對應的料柱高度占正常料料柱高度的60%~65%;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情況下,正常料前期按全風量的88%~92%控制,正常料后期按全風量的78%~82%控制;第一次出鐵安排在耗風量達到正常料所需耗風量的25%~30%時出鐵,控制出鐵量在爐內正常料生成鐵水量的40%~50%;(2)焦炭料期焦炭料期為爐內正常料與軟熔帶已經消失、只剩焦炭的時期,焦炭料前、中、后期分別為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身下部、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腰、爐內全部為焦炭且料面在爐腹及爐缸上部的三個時期;爐內只剩焦炭后,焦炭料前期按全風量的68%~72%控制,焦炭料中期按全風量的48%~52%控制,焦炭料后期按全風量的38%~42%控制;料面位置進入爐腹時必須停氣,停氣前減風至0.30Kg/cm2~0.35Kg/cm2,打開爐頂放散閥,然后再將風量加至全風量的38%~42%;全部風口數10%~20%的風口見空之后,安排第二次出鐵,出凈預留的渣鐵后,料面沉降至風口下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定量化停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藝中控制的技術參數如下 (1)正常料期 正常料期為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時期,正常料前期與后期的劃分依據料柱高度確定,正常料前期對應的料柱高度占正常料料柱高度的60% 65% ; 爐內存在正常料的情況下,正常料前期按全風量的88% 92%控制,正常料后期按全風量的78% 82%控制; 第一次出鐵安排在耗風量達到正常料所需耗風量的25% 30%時出鐵,控制出鐵量在爐內正常料生成鐵水量的40% 50% ; (2)焦炭料期 焦炭料期為爐內正常料與軟熔帶已經消失、只剩焦炭的時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洪斌,丁汝才,劉國友,周希楠,
申請(專利權)人:秦皇島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首鋼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