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瀝青基碳纖維15-30份、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10份、桐油1-5份。該改良型摩擦材料具有改良抗震顫、耐局部過熱、高耐熱性、高摩擦穩定性,提高了摩擦材料的抗熱衰退性,強度高,綜合性能優異,且使用壽命較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摩擦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
技術介紹
摩擦材料是一種應用在動力機械上,依靠摩擦作用來執行制動和傳動功能的部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制動器襯片(剎車片)和離合器面片(離合器片)。剎車片用于制動,離合器片用于傳動。任何機械設備與運動的各種車輛都必須要有制動或傳動裝置。摩擦材料是這種制動或傳動裝置上的關鍵性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摩擦來吸收或傳遞動力,如離合器片傳遞動力,制動片吸收動能。它們使機械設備與各種機動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工作。所以說摩擦材料是一種應用廣泛又甚關鍵地材料。然而現有的摩擦材料普遍存在強度較差、產品磨損量大、噪音嚴重、抗沖擊強度較差、耐熱性能差,易發生熱衰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能夠提高摩擦強度,耐熱性能良好,不易發生熱衰退,綜合性能優異。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15-30份、 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10份、桐油1_5份。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填料1-10份,所述填料為石墨、二硫化鑰、氧化鋅、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粘合劑為無機液態水溶性娃酸鹽粘合劑或粉末娃酸鹽無機粘合劑或兩者的混合物。·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改良型摩擦材料具有改良抗震顫、耐局部過熱、高耐熱性、高摩擦穩定性,提高了摩擦材料的抗熱衰退性,強度高,綜合性能優異,且使用壽命較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15-30份、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_10份、桐油1-5份。芳族聚酰胺纖維,由芳香族二元胺和芳香族二羧酸或芳香族氨基苯甲酸經縮聚反應所得聚合物紡成的特種纖維。主要品種有對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和間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兩類。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具有耐老化、耐高溫、抗化學腐蝕、自熄等特性。含石油浙青基碳纖維的摩擦材料具有高于常規摩擦材料的中點摩擦系數,該中點摩擦系數與摩擦材料的扭矩和握持能力相關,使得摩擦材料比常規的摩擦材料表現得更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優選具有超過300°C的軟化點、并優選大于350°C,從而纖維能接受溫度大于纖維紡絲溫度的穩定化加工。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包括填料1-10份,所述填料為石墨、二硫化鑰、氧化鋅、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粘合劑為無機液態水溶性硅酸鹽粘合劑或粉末硅酸鹽無機粘合劑或兩者的混合物。無機液態水溶性硅酸鹽粘合劑或粉末硅酸鹽無機粘合劑取代有機合成摩擦材料中的酚醛樹脂粘合劑,提高了摩擦材料的耐熱性,提高了摩擦材料的抗熱衰退性能。苯并惡嗪樹脂是一種新開發的新型酚醛樹脂。它是以酚類化合物、醛類和胺類化合物為原料合成的一類含雜環結構的中間體,在加熱和/或催化劑作用下發生開環聚合, 生成含氮類似酚醛樹脂的網狀物,即苯并惡嗪樹脂。苯并惡嗪樹脂的優點是具有普通熱固性酚醛樹脂或熱塑性酚醛樹脂的耐熱性、阻燃性的同時,樹脂在成型固化過程中沒有小分子釋放出,制品孔隙率低,接近零收縮,應力小,沒有微裂紋,再加上苯并惡嗪樹脂開環聚合前為低相對分子質量、低粘度的環狀單體,溶解性好,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帶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輕 、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實施例1: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15份、陶瓷纖維10份、無機液態水溶性硅酸鹽粘合劑20份、苯并惡嗪樹脂5 份、桐油I份、石墨I份、二硫化鑰2份。實施例2: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30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30份、陶瓷纖維20份、粉末硅酸鹽無機粘合劑40份、苯并惡嗪樹脂10份、桐油5份、氧化鋅3份、硫酸鋇2份。實施例3: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20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25份、陶瓷纖維15份、無機液態水溶性硅酸鹽粘合劑10份或、粉末硅酸鹽無機粘合劑10份、苯并惡嗪樹脂8份、桐油3份、氧化鋅5份、二硫化鑰5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改良型摩擦材料具有改良抗震顫、耐局部過熱、高耐熱性、高摩擦穩定性,提高了摩擦材料的抗熱衰退性,強度高,綜合性能優異,且使用壽命較長。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浙青基碳纖維15-30份、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10份、桐油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填料1-10份,所述填料為石墨、二硫化鑰、氧化鋅、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劑為無機液態水溶性硅酸鹽粘合劑或粉末硅酸鹽無機粘合劑或兩者的混合物。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瀝青基碳纖維15-30份、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10份、桐油1-5份。該改良型摩擦材料具有改良抗震顫、耐局部過熱、高耐熱性、高摩擦穩定性,提高了摩擦材料的抗熱衰退性,強度高,綜合性能優異,且使用壽命較長。文檔編號C09K3/14GK102994042SQ20121039584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專利技術者殷國忠 申請人:殷國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良型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纖化芳族聚酰胺纖維15?30份、石油瀝青基碳纖維15?30份、陶瓷纖維10?20份、粘合劑20?40份、苯并惡嗪樹脂5?10份、桐油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殷國忠,
申請(專利權)人:殷國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