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573695 閱讀: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02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其由頭枕總成(1)、聯動總成(2)與觸發總成(3)組成。頭枕總成(1)包括鎖止臂(7)與頂桿(10);聯動總成(2)包括撞擊板(12)、彈簧導槽結構框架(13)與觸發鎖扣下部24;觸發總成(3)包括壓力板(16)、2個結構相同的壓力板導桿(17)、楔形塊(18)、觸發總成框架上板(19)與觸發總成框架下板(20)。聯動總成(2)位于頭枕總成(1)的正下方,即聯動總成(2)位于頭枕總成(1)中2個頂桿(10)的正下方0至5mm。觸發總成(3)位于聯動總成(2)的下方,觸發總成(3)中觸發總成框架下板(20)與聯動總成(2)中觸發鎖扣下部(24)相扣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座椅上的頭枕裝置,更切切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前排座椅上的主動安全頭枕裝置,該頭枕在車輛發生追尾碰撞過程中,能夠相對于座椅組件同時向前向上移動,以便在頭頸猛烈搖晃之前,托住乘員的頭頸,更好地保護乘員的頭頸部安全。
    技術介紹
    汽車座椅頭枕是一種為了提高乘員乘坐時的舒適性以及保證乘員乘坐時的安全性而設置的裝置。汽車座椅頭枕除了能為乘員增添舒適感外,其主要功能是為乘員提供一個頭部依托和向后限位的保護功能。而頸部保護以座椅為主,即通過座椅系統一靠背和頭枕限制追尾碰撞時頭部相對于上軀干向后的運動來保護頸部。在汽車發生碰撞,尤其是追尾碰撞時,乘員上身快速移動到座椅靠背,乘員的頭部隨之快速地移動到頭枕。此時,由于乘員上身的移動量和乘員頭部的移動量之間產生差異,最常發生的傷害的部分就是頸椎,即使在低速亦然。雖然原因及受傷位置尚難確定,不過醫學研究大多認為頸椎傷害的關鍵因素,是因為在后方追撞中,頭部相對于身體的劇烈晃動所造成。目前主動頭枕是減少頸部損傷風險的一種最為常見、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在追尾碰撞發生后的幾十毫秒內使頭枕與乘員頭部的距離減小,從而降低頸部損傷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由頭枕總成、聯動總成與觸發總成組成。所述的頭枕總成包括頭枕活動面板、頭枕固定面板、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鎖止臂、頭枕鎖扣下部、2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限度板與頭枕鎖扣上部。頭枕活動面板的4角處與頭枕固定面板的4角處采用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與螺栓轉動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的一端螺栓固定在頭枕固定板的下端,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的左端面與頭枕活動面板的下端接觸連接,頭枕固定面板的背面與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中的2個橫管左端面焊接連接,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插入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中的2個豎管中,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的上端與插入頭枕固定板中部矩形通孔中的頭枕鎖扣上部的右端焊接連接,鎖止臂焊接在上端的兩個搖臂的頂端面的右端,限度板固定在鎖止臂右側的頭枕固定板上。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頭枕活動面板和頭枕固定面板皆為金屬板類結構件,在頭枕活動面板和頭枕固定面板的四角處皆采用翻邊工藝向里側翻出相同的與搖臂進行螺栓連接的吊耳,頭枕活動面板翻出吊耳的一側的下端,即在下面兩個吊耳之間均布2條相同的矩形的上部壓簧導向槽,2條上部壓簧導向槽的頂端與上面兩個吊耳之間的頭枕活動面板上焊接固定有頭枕鎖扣下部,頭枕固定面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安裝頭枕鎖扣上部的矩形通孔,頭枕固定面板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安裝2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的2個結構相同的螺栓通孔。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頭枕總成或者說頭枕總成中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的正下方0至40_處設置有聯動總成。所述的聯動總成包括撞擊板、彈簧導槽結構框架、撞擊鎖扣連接板、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觸發鎖扣下部與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固定一字板。安裝在彈簧導槽結構框架之中的撞擊板兩端的底面與下部壓簧的頂端面為焊接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的下端分別采用下部壓簧固定一字板與螺釘固定在彈簧導槽結構框架之中的框架底板的兩端,撞擊鎖扣連接板的上端面與撞擊板焊接連接,撞擊鎖扣連接板的下端與成T字形的觸發鎖扣下部一端面焊接連接。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彈簧導槽結構框架由框架前板、框架后板、框架底板與兩個結構相同的框架側板焊接而成。框架前板和框架后板為中間鏤空的板類結構件,在左右兩端加工有便于與分別置于兩側的結構相同的框架側板相焊接的工藝豁口,框架底板為長方形且中間設置有安裝撞擊鎖扣連接板的豁口的板類結構件,框架側板上端為矩形板結構,其下端為設置有楔形槽的斜向板。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聯動總成的下端設置有觸發總成。所述的觸發總成包括壓力板、兩個結構相同的壓力板導桿、楔形塊桿、觸發總成框架上板與觸發總成框架下板。兩個結構相同的相互平行的壓力板導桿的中間部分與壓力板的右端面采用焊接方式連接,觸發總成框架上板的左端面與處于壓力板右端面上端的壓力板導桿采用焊接方式連接,觸發總成框架上板的右端面與觸發總成框架下板中的豎直板的左端面采用焊接方式連接,楔形塊桿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觸發總成框架上板右端的表面上。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觸發總成框架下板是由四塊平板首尾依次連成一體的殼體類結構件,第一塊平板處于水平狀態,組成總成框架下板的第二塊平板與第一塊平板成30至60度,第三開平板垂直于第一塊平板,第四開平板又垂直于第三塊平板。組成觸發總成框架下板的第一塊平板與第二塊平板中間設置有矩形通孔,觸發總成框架下板右端的即第三塊與第四塊平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和聯動總成中的觸發鎖扣下部扣合在一起的觸發鎖扣上部。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兩個結構相同的壓力板導桿為中間部分采用橫截面是矩形或正方形的直桿類結構件,兩個結構相同的壓力板導桿的兩端皆設置有向右側凸出的用于放置在原座椅骨架中座椅骨架左側翼板與座椅骨架右側翼板上的滑槽中的長方體。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楔形塊桿為中間部分采用橫截面是矩形或正方形的直桿類結構件,楔形塊桿的兩端設置有和聯動總成中彈簧導槽結構框架上的楔形槽配裝的楔形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頭枕裝置法規驗證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5083-2006《汽車座椅、座椅固定裝置及頭枕強度要求和試驗方法》中對頭枕的高度提出沿平行于軀干基準線測量頭枕的頂端到R點的長度,前排座椅的最高位置不應小于800mm,其他座椅的最高位置不應小于750mm。本技術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是基于某款轎車前排座椅骨架開發設計的,在設計中,保持了原座椅頭枕支架的固定方式、位置及三檔可調的功能。原座椅頭枕的最高位置滿足大于800mm,本技術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同樣滿足法規要求。2.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防護功能驗證頸部損傷準則NIC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頸部損傷評價指標,也是最為研究者信服的評價指標,它經過了志愿者試驗、機械假人(如追尾碰撞假人BioRID II)試驗和計算機仿真試驗等多方面的驗證,充分說明了它評價頸部損傷的準確性。通常,研究者利用NIC在追尾碰撞后的前150ms內的最大值NICmax來評價頸部損傷的程度。參閱圖2,大多數的頸部傷害發生在速度變化量在10km/h到20km/h的范圍之內,相應的減速度大約是5g。減速度小于2. 5g的通常不會發生傷害。因此,選用的追尾碰撞加速度曲線如圖中所示,速度變化量為18km/h,加速度峰值為9. 0g,持續時間為90ms,此曲線滿足我國汽車評價規程C-NCAP低速后碰撞頸部保護試驗動態測試區間的要求。參閱圖3,為經汽車追尾碰撞試驗仿真模擬分析,原頭枕與主動安全頭枕NIC數值對比,粗實線、細實線分別為原汽車座椅頭枕、本技術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下NIC響應曲線,橫坐標為時間,單位ms,縱坐標為頸部損傷準則NIC,單位m2/s2。可知,原汽車座椅頭枕下,乘員頸部損傷準則NIC最大值為的17. 5m2/s2,當使用本技術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并且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完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包括有頭枕總成(1);所述的頭枕總成(1)包括頭枕活動面板(4)、頭枕固定面板(5)、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6)、鎖止臂(7)、頭枕鎖扣下部(8)、2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限度板(22)與頭枕鎖扣上部(23);頭枕活動面板(4)的4角處與頭枕固定面板(5)的4角處采用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6)與螺栓(33)轉動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的一端螺栓固定在頭枕固定板(5)的下端,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的左端面與頭枕活動面板(4)的下端接觸連接,頭枕固定面板(5)的背面與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中的2個橫管左端面焊接連接,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插入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中的2個豎管中,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的上端與插入頭枕固定板(5)中部矩形通孔中的頭枕鎖扣上部(23)的右端焊接連接,鎖止臂(7)焊接在上端的兩個搖臂(6)的頂端面的右端,限度板(22)固定在鎖止臂(7)右側的頭枕固定板(5)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包括有頭枕總成(I); 所述的頭枕總成(I)包括頭枕活動面板(4)、頭枕固定面板(5)、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6)、鎖止臂(7)、頭枕鎖扣下部(8)、2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限度板(22)與頭枕鎖扣上部(23); 頭枕活動面板(4)的4角處與頭枕固定面板(5)的4角處采用4個結構相同的搖臂(6)與螺栓(33)轉動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的一端螺栓固定在頭枕固定板(5)的下端,兩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的左端面與頭枕活動面板(4)的下端接觸連接,頭枕固定面板(5 )的背面與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中的2個橫管左端面焊接連接,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插入2個結構相同的頭枕支架(11)中的2個豎管中,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的上端與插入頭枕固定板(5)中部矩形通孔中的頭枕鎖扣上部(23)的右端焊接連接,鎖止臂(7)焊接在上端的兩個搖臂(6)的頂端面的右端,限度板(22)固定在鎖止臂(7)右側的頭枕固定板(5)上。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活動面板(4)和頭枕固定面板(5)皆為金屬板類結構件,在頭枕活動面板(4)和頭枕固定面板(5)的四角處皆采用翻邊工藝向里側翻出相同的與搖臂(6)進行螺栓連接的吊耳(32),頭枕活動面板(4)翻出吊耳(32)的一側的下端,即在下面兩個吊耳(32)之間均布2條相同的矩形的上部壓簧導向槽(25),2條上部壓簧導向槽(25)的頂端與上面兩個吊耳(32)之間的頭枕活動面板(4)上焊接固定有頭枕鎖扣下部(8),頭枕固定面板(5)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安裝頭枕鎖扣上部(23)的矩形通孔,頭枕固定面板(5)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安裝2個結構相同的上部壓簧(9)的2個結構相同的螺栓通孔。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安全頭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總成(I)或者說頭枕總成(I)中2個結構相同的頂桿(10)的正下方O至40mm處設置有聯動總成⑵; 所述的聯動總成(2)包括撞擊板(12)、彈簧導槽結構框架(13)、撞擊鎖扣連接板(14)、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15)、觸發鎖扣下部(24)與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固定一字板(34); 安裝在彈簧導槽結構框架(13)之中的撞擊板(12)兩端的底面與下部壓簧(15)的頂端面為焊接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下部壓簧(15)的下端分別采用下部壓簧固定一字板(34)與螺釘固定在彈簧導槽結構框架(13)之中的框架底板(28)的兩端,撞擊鎖扣連接板(1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威張君媛王波單齊金景旭周浩解東旋于德雨曹添玉崔凱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