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有以下步驟:⑴混凝:混凝反應時間10~60min,pH為6.0~9.0,投加質量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0.5~2.0kgFeSO4/t廢水;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3.0h;⑵水解: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6.5~13h,接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⑶酵母菌好氧: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9~18h,溶解氧2.0~4.0g/L,pH為4.0~7.0。接種實驗室培養擴增的混合酵母菌,⑷Fenton氧化:反應池反應時間為10~60min,pH為3.0~4.0,雙氧水和硫酸亞鐵的投加量分別為0.1~0.5kgH2O2/t廢水和0.2~1.0kgFeSO4/t廢水;中和池pH為7.0~9.0,反應時間為10~60min;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2.0h。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處理工業廢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廢水處理工藝,特別是用物化法和酵母童組合對難降解工業廢水並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 工業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種類多且含量高、色度深、水質變化大等特點。目前,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或多種方法聯合處理,生物法因具有處理量大、運行費用低、基本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一直是處理工業廢水的主要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法既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又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具有高負荷、高效率、低能耗、投資省,且能回收能源等優點;對于多數偶氮染料來說,在好氧條件下是難降解的,但在厭氧條件下偶氮鍵易被還原裂解。水解酸化工藝和厭氧生物濾池是最常見的厭氧處理工藝,技術簡單,應用較多。通常水解酸化工藝多用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一般情況下,COD去除率為20% 40%,色度去除率可達20% 35%。好氧法對BOD的去除率較高,操作簡單,但抗毒性差,色度去除率也不高,剩余污泥量大;厭氧法運行負荷高,可分解大分子有機物,色度的去除率非常高,出水COD偏高;厭氧-好氧組合方法,則可以結合兩種傳統處理技術優點,不僅出水達標,還降低了運行費用,比較適合我國國情。各種工業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都具有自身的優缺點,并且每個工業生產工藝差異很大,導致工業廢水水質有所不同,采用傳統生物技術處理印染廢水,雖然技術較為成熟,成本相對較低,但處理后的污水大多不能達標。物化法是彌補生物法缺陷的最好方法,其優點為處理效率高、時間短、見效快,但成本也很高。因此,采用單一的生物處理方法或者物化處理方法都很難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在實際的廢水處理中,應根據具體的條件和要求,從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兩方面出發,進行科學的選擇,合理地組合物化與生化工藝,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當前隨著排放標準、排放總量控制的日趨嚴格,高效處理難降解工業廢水并確保廢水達標排放一直是該領域的難點問題。針對厭氧、好氧廢水處理效率較低、而物化法具有效率高、處理徹底的優點,有效組合生物和物化方法,并通過酵母菌改善生化處理效率,克服傳統生物處理系統的缺陷,探索更具優勢的難降解工業廢水的新型處理技術,成為提出本專利技術的出發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去除廢水的各種有機物和脫色效果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驟:⑴混凝:混凝反應時間l(T60min,pH為6.(T9.0,投加質量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0.5~2.0kg FeS04/t廢水;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 3.0h ;⑵水解: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6.5 13h,接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⑶酵母菌好氧: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擴18h,溶解氧2.0^4.0g/L, pH為4.(T7.0。接種實驗室培養擴增的混合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由以下任何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成的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 Candida parapsilosis,Candida ghanaensis, Candida zeylanoides, Candida boidinii, Pichia spartinae,Pichia guilliermondii,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Rhodotorula slooffiae,Debaryomyces hansenii,和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Trichosporon coprophilum,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3h ;(4) Fenton氧化:反應池反應時間為l(T60min,pH為3.(Γ4.0,質量濃度2 10%的雙氧水和硫酸亞鐵的投加量分別為0.1 0.5kg H202/t廢水和0.2 1.0kgFeS04/t廢水;中和池pH為7.0 9.0,反應時間為l(T60min ;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 Γ2.0h0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處理廢水有機物廣和脫色效果好的顯著優點。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是:以混凝-水解-酵母菌好氧-Fenton氧化的次序四步工藝處理廢水,利用混凝去除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利用水解分解難降解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能,改善酵母菌的處理環境;利用酵母菌在好氧曝氣下去除有機物和部分色度;利用Fenton氧化工藝去除廢水生化處理后殘余的難降解有機物以及色度。所述的混凝,是由混凝反應池和沉淀池構成,在混凝反應池中投加鐵系、鋁系無機混凝劑,反應PH為6.(T9.0,反應時間為l(T60min ;沉淀池可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福流式沉淀池。所述的水解,是厭氧微生物在水解池中無氧分解難降解有機物,將其分解為揮發性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機物。厭氧微生物以懸浮狀態或生物膜狀態生存于水解池中。所述的酵母菌好氧,是在鼓風曝氣的好氧池中投加酵母菌,酵母菌懸浮狀態或生物膜狀態生存于好氧池中,通過攝取分解水中有機物繁殖生長。所述的Fenton氧化工藝,是由反應池、中和池和沉淀池構成,在反應池中投加質量濃度2 10%的雙氧水和硫酸亞鐵,反應pH為3.(Γ4.0,反應時間為l(T60min ;在中和池中投加堿,中和PH為7.(T9.0,反應時間為l(T60min ;沉淀池可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福流式沉淀池。所述的水解池,是由水解反應池和沉淀池構成,水解池中裝設有懸浮填料或固定填料,大部分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懸浮物態的微生物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回流到反應池。沉淀池可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所述的厭氧微生物是通過在水解池中投加微生物種污泥后慢慢培養所得。該微生物種污泥為下列之一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厭氧微生物污泥②好氧微生物污泥③剩余污泥 所述的好氧池,是由好氧反應池和沉淀池構成,好氧池中裝設有懸浮填料或固定填料,大部分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懸浮物態的微生物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回流到反應池。沉淀池可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或福流式沉淀池。所述的酵母菌由以下任何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成的酵母菌tropicalis ,Candida parapsilosis ,Candida ghanaensis ,Candida zeylanoides ,Candidaboidinii,Pichia spartinae, Pichia guilliermondii,Rhodotorula mucilaginosa,Rhodotorula slooffiae, Debaryomyces hansenii, 和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Trichosporon copropAHm/,其繁殖條件:D0 2^4 mg/L ;pH 4 7。所述的沉淀池產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再經螺桿泵給入壓濾機中脫水,脫水污泥由資質單位安全處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難降解工業廢水的物化和生化組合處理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I)充分發揮物化技術和微生物技術的優勢,解決單一技術難以降解的污染物,同時具有快速、高效等優點;(2)發揮酵母菌對特殊有機物或致色有機物的高效降解作用,確保系統對難降解有機物降解的高效性能。本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驟:⑴混凝:混凝反應時間10~60min,pH為6.0~9.0,投加質量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0.5~2.0kg?FeSO4/t廢水;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3.0h;⑵水解: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6.5~13h,接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⑶酵母菌好氧: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9~18h,溶解氧2.0~4.0g/L,pH為4.0~7.0,接種實驗室培養擴增的混合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由以下任何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成的酵母菌:Candida?tropicalis,Candida?parapsilosis,Candida?ghanaensis,Candida?zeylanoides,Candida?boidinii,Pichia?spartinae,Pichia?guilliermondii,Rhodotorula?mucilaginosa,Rhodotorula?slooffiae,Debaryomyces?hansenii,和Trichosporon?montevideense,Trichosporon?coprophilum,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3h;⑷Fenton氧化:反應池反應時間為10~60min,pH為3.0~4.0,質量濃度2~10%的雙氧水和硫酸亞鐵的投加量分別為0.1~0.5kg?H2O2/t廢水和0.2~1.0kgFeSO4/t廢水;中和池pH為7.0~9.0,反應時間為10~60min;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2.0h。...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驟:⑴混凝:混凝反應時間l(T60min,pH為6.(T9.0,投加質量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0.5 2.0kg FeS04/t廢水;沉淀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輻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5^3.0h ;⑵水解: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6.5 13h,接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⑶酵母菌好氧:內裝固定的組合填料,水力停留時間9 18h,溶解氧2.(Γ4.0g/L, pH為4.(Γ7.0,接種實驗室培養擴增的混合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由以下任何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組合成的酵母菌=Candidatropical is,Candida parapsi1sis,Candida ghanaensis,Candida zeylanoides,Candidaboidinii, Pich...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清香,吳成強,李明軍,董慧霞,張昊,徐穎,陳宣宇,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師范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