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及作法,屬于預制構件、關鍵節點構造、再生混凝土技術領域,具有環保、節能、施工方便等優點,適用于預制結構,以解決目前預制構件關鍵節點抗震性能差,震害嚴重的問題,翼端梁與立柱整澆,可以避免節點施工困難的這項弊端,并且采用蒸壓養護工廠預制成型,所以節點處混凝土的密實度、澆搗質量、強度會有顯著的提高,可以實現“強節點,弱桿件”的抗震設計目標,翼端梁與預制梁通過鋼筋搭接和鋼筋桁架實現連接,在連接處設置箍筋加密區,將連接處設置成后澆帶,此處在地震荷載作用時容易形成塑性鉸,可以實現“強柱弱梁”、“強剪弱彎”的抗震設計理念是理想的破壞機制,可以廣泛應用于預制結構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屬于預制構件、關鍵節點構造、再生混凝土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建筑工程,而如此大興土木勢必會需要大量的建筑原材料,隨之將會有大量的開山造石,挖沙,對有限的資源大肆利用,也對環境破壞嚴重。同時大量老建筑拆遷,加上許多達到建筑使用年限的建筑物不可避免的要被拆除,因此將有大量的建筑垃圾產生,這些建筑垃圾不但運輸成本高而且無處堆放,而且對市區和郊區的環境影響相當之大,而將建筑垃圾破碎,并經過篩選形成粗骨料,用以代替天然石子來配置混凝土,以此工藝生產的混凝土即為再生混凝土,發展再生混凝土不但能緩解建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同時還能減少普通混凝土的使用,進而從源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因此,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與普及具有非常積極的、長遠的意義。預制混凝土結構是現代建筑最重要的結構形式之一,具有節約材料和勞動力,提高施工工效,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建筑工程的產品質量等優勢。從環保節能的角度講,應用預制混凝土技術,可以減少現場濕做業,進而減輕施工現場對環境的污染;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講,預制裝配式結構減少能耗、節約資源、節約材料、減少建筑垃圾、降低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資源;從生產效率的角度講,預制裝配式結構能提高建筑質量和性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模數化、標準化、工業化水平、加快我國的城鄉建設速度,實現“四節一環保”的國家新型建筑目標。但是在預制構件實際施工過程中,預制構件連接處的施工定位困難,因此降低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同時預制構件的梁柱關鍵節點處的混凝土在澆搗過程中會由于鋼筋過密而導致混凝土密實度低、整體性不好、強度低;梁、柱預制桿件的連接處的強度是預制構件整體強度能否得到保證的關鍵,但是梁、柱的連接處多處于梁、柱端部,此處剪力集中往往會配置加密的箍筋用于抵抗剪力,這無疑使此處連接部位鋼筋過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使節點處的混凝土振搗不密實,使梁、柱節點處連接困難、延性、整體性降低,導致此處會成為結構的一個薄弱區,無法實現“強節點,弱桿件”的抗震抗震設計理念,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安全,因此如何解決預制構件中梁、柱的關鍵節點處澆搗難、連接困難等問題是能否進一步完善預制構件強度和整體性的關鍵。通常預制梁、柱節點連接處的抗剪承載力比較低,在地震作用下很難實現“強節點,弱桿件”的抗震設計理念,所以如何實現梁柱節點的抗震設計理念,而且同時實現“強剪弱彎”等抗震設計理念,是能否提高預制結構抗震水平的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在于提供了一種環保、節能、施工方便、可以提高預制構件梁柱節點抗震性能的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主要應用于預制結構,以解決目前預制構件關鍵節點抗震性能差,震害嚴重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作法,包括立柱1,翼端梁2,縱向鋼筋3,箍筋4,預制梁5,預制梁縱向鋼筋6,鋼筋桁架7,立柱I與翼端梁2通過再生混凝土整體澆注形成節點,立柱I和翼端梁2中含有縱向鋼筋3、箍筋4,縱向鋼筋3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翼端梁2與預制梁6在原有縱向鋼筋焊接基礎上新增鋼筋桁架7用于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后澆帶,預制梁5中含有預制梁縱向鋼筋6、箍筋4,預制梁縱向鋼筋6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節點為預制帯翼端梁的再生混凝土柱,位于層高整數倍處,再生混凝土強度采用C60.C70,縱向鋼筋3沿立柱1、翼端梁2縱向排布,可以采用HRB400、HRB500級鋼筋其直徑為16 28mm ;箍筋4采用HPB300、HRB335級鋼筋其直徑為8mm、10mm、12mm ;翼端梁2的伸出長度為O. 5h,h為翼端梁2截面高度,立柱I以節點中心為立柱I縱向中點,立柱I上、下半部分長度分別為上、下半部分該層高一半,立柱I的縱向鋼筋的連接,采用電渣壓力焊。在預制梁5中,再生混凝土強度采用C60、C70,預制梁縱向鋼筋6沿預制梁5縱向排布采用HRB335、HRB400級鋼筋其直徑為16 28mm。 在翼端梁2與預制梁5連接處設置后澆帶,長度為h,h為翼端梁2截面高度,后澆帶處的澆筑使用強度等級為C30、C35、C40、C50的再生混凝土,并在后澆帶設置箍筋4加密區,箍筋4間距為100 150臟。在翼端梁2梁端預留豁口,豁口的寬度為15d,d為縱筋3的直徑,豁口的高度為50mm,豁口的長度為翼端梁2梁寬,將預制梁上端的縱筋6向下彎曲,端頭搭在暴露在豁口下部的縱筋3上,將端頭與縱筋3焊接,再將預制梁下端的縱筋6向上彎曲,同時錯開向下彎曲的縱筋6,端頭搭在暴露在豁口上部的縱筋3上,將端頭與縱筋3焊接,形成鋼筋桁架7。本專利技術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1、通常的預制結構中,預制柱的連接位置往往位于層高整數倍處,而此處在梁、柱相交節點附近,由于節點處內力較大,再加上連接處較薄弱抗剪承載力、延性較低,當有水平荷載作用時,容易發生剪切破壞,本專利技術將立柱的連接位置選擇在每層層高的中點,此處避開關鍵節點,不但內力尤其是剪力很小,而且正處于柱的反彎點位置,彎矩很小。2、翼端梁與預制梁連接處的內力相對較小,能夠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設計要求,同時在地震作用下,此處連接相對較弱,易出現塑性鉸,如此的破壞機制可以實現“強柱弱梁”的設計理念,是理想的抗震機制。3、關鍵節點核心區為預制整澆,通過蒸壓養護能夠想成較高強度,整體性好,如此的設計能夠實現“強節點,弱桿件”的設計理念,同時解決了預制構件節點核心區澆筑困難,鋼筋連接麻煩等施工上的弊端。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三維效果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翼端梁與預制梁的連接處的構造詳圖。圖中I立柱,2翼端梁,3縱向鋼筋,4箍筋,5預制梁,6預制梁的縱向鋼筋,7鋼筋桁架。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于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包括立柱1,翼端梁2,預制梁5,立柱I與翼端梁2預埋縱筋3、箍筋4,并用高強再生混凝土整體澆注,振搗后進行蒸壓養護形成關鍵節點,預制梁5預埋預制梁縱筋6、箍筋4,澆注高強再生混凝土,振搗后蒸壓養護,翼端梁與預制梁通過縱筋3與預制梁的縱筋6搭接及鋼筋桁架7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后澆帶,采用強度相對較低的混凝土澆筑。鋼筋桁架7構造方法如圖4,在翼端梁的梁端預留豁口,豁口的寬度為15d(d為縱筋3的直徑),豁口的高度為50mm,豁口的長度為翼端梁2梁寬,通過將預制梁上端的縱筋6向下彎曲,端頭搭在暴漏在豁口下部的縱筋3上,將端頭與縱筋3焊接,再將預制梁下端的縱筋6向上彎曲(同時錯開向下彎曲的縱筋6 ),端頭搭在暴漏在豁口上部的縱筋3上,將端頭與縱筋3焊接。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的制作及裝配方法,采取如下步驟根據實際工程設計要求,確定立柱1,帶翼柱2,預制梁6的尺寸及配筋情況。綁扎縱筋3,箍筋4,預制梁的縱筋6,制作模具,在翼端梁兩端端頭上下部位都預留出豁口,澆筑高強再生混凝土,經過蒸壓養護,形成帶翼柱、預制梁。進行現場吊裝,對立柱I的上下部分進行連接,,將兩個立柱I中預埋的縱筋3,焊接采用電渣壓力焊。將預制梁5通過吊裝從橫向吊入帶翼柱胯間,然后將預制梁的梁端縱向鋼筋分別向下、向上彎曲,并將端頭搭在翼端梁3端頭縱筋3上,然后進行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包括立柱(1),翼端梁(2),縱向鋼筋(3),箍筋(4),預制梁(5),預制梁縱向鋼筋(6),鋼筋桁架(7);其特征在于:立柱(1)與翼端梁(2)通過再生混凝土整體澆注形成節點,立柱(1)和翼端梁(2)中含有縱向鋼筋(3)、箍筋(4),縱向鋼筋(3)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翼端梁(2)與預制梁(6)在原有縱向鋼筋焊接基礎上新增鋼筋桁架(7)用于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后澆帶,預制梁(5)中含有預制梁縱向鋼筋(6)、箍筋(4),預制梁縱向鋼筋(6)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包括立柱(1),翼端梁(2),縱向鋼筋(3),箍筋(4),預制梁(5),預制梁縱向鋼筋(6),鋼筋桁架(7);其特征在于:立柱(I)與翼端梁(2)通過再生混凝土整體澆注形成節點,立柱(I)和翼端梁(2)中含有縱向鋼筋(3 )、箍筋(4),縱向鋼筋(3 )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翼端梁(2 )與預制梁(6 )在原有縱向鋼筋焊接基礎上新增鋼筋桁架(7)用于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后澆帶,預制梁(5)中含有預制梁縱向鋼筋(6)、箍筋(4),預制梁縱向鋼筋(6)與箍筋(4)通過綁扎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其特點在于,節點為預制帯翼端梁的再生混凝土柱,位于層高整數倍處,再生混凝土強度采用C60、C70,縱向鋼筋(3)沿立柱(I)、翼端梁(2)縱向排布,采用HRB400、HRB500級鋼筋其直徑可為16 28mm ;箍筋(4)采用HPB300、HRB335級鋼筋其直徑可為8mm、10mm、12mm ;翼端梁(2)的伸出長度為0.5h,h為翼端梁(2)截面高度,立柱(I)以與翼端梁(2)連接的節點為中心作為立柱(I)縱向中點,立柱(I)上、下半部分長度分別為上、下半部分該層高一半,立柱(I)的縱向鋼筋的連接,采用電渣壓力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其特點在于,在預制梁(5)中再生混凝土強度采用C60、C70,預制梁縱向鋼筋(6)沿預制梁(5)縱向排布采用HRB335、HRB400級鋼筋其直徑可為16 28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端部含有鋼筋桁架梁的裝配式再生混凝土節點,其特點在于,在翼端梁(2)與預制梁(5)連接處設置的后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萬林,李東華,張建偉,董紅英,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