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用于橫向移動臺車,其包括處理器以及首尾相接的至少兩個輸送區段,該至少兩個輸送區段包括最后輸送區段及位于最后輸送區段之前的一般輸送區段,每個一般輸送區段均包括電機及電機驅動的兩條平行的同步輸送帶;每個一般輸送區段中,兩條同步輸送帶的末端對應設有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最后輸送區段包括兩條輸送帶、分別驅動該兩條輸送帶的兩個電機、分別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機調速裝置;處理器用于控制最后輸送區段的兩個電機調速裝置分別對其對應的電機轉速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可包括顯示裝置,用于顯示臺車工位模擬圖、偏移量統計、糾偏誤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
技術介紹
臺車為大型機械制造中常用的設備,在生產實踐中,經常將車間的主線做成封閉循環線。通過增設橫移工位用于橫向移動臺車,使臺車沿與原來方向相反的方向運行,以達到循環的效果。該橫移工位通常包括多個輸送區段組成,每個輸送區段安裝兩條輸送帶,前面輸送區段通過一個電機驅動兩條輸送帶,最后一個輸送區段中,每條輸送帶由獨立電機驅動。理論上,通過一個電機驅動的兩條輸送帶的運轉速是一致的,但由于受現場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兩條輸送帶運轉時會出現一定的異步,或者輸送帶與臺車之間的摩擦力在各個部位都不一樣。這時臺車橫向移動時可能會出現偏移,偏移嚴重時可能會發生碰撞的危險。最后一個輸送區段的兩條輸送帶由兩個電機單獨控制,其目的是當臺車出現偏移時,可以人工調整這兩條輸送帶的速度,來調整臺車姿態,使臺車最后停止時恢復正常姿態。這樣操作存在諸多缺陷。首先。臺車在每個輸送區段停止時的偏移情況不同,如果前面的輸送區段中對臺車沒有糾正,由于疊加效應,臺車在最后輸送區段停止時的偏移更加嚴重,甚至會造成安全事故發生;其次,臺車在每個輸送區段的偏移量無法準確預知,這樣就無法針對具體輸送帶的偏移情況進行調整;最后,最后輸送區段的兩條輸送帶的速度靠人工設定,只有在人看到臺車偏移后,根據臺車偏移情況憑經驗來設定電機的速度,這樣不能準確調整臺車的偏移,而且靠人工設定不能實時調節速度且過程繁瑣,給工作帶來諸多麻煩。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成為了業界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用于橫向移動臺車,其包括處理器以及首尾相接的至少兩個輸送區段,該至少兩個輸送區段包括最后輸送區段及位于最后輸送區段之前的一般輸送區段,每個一般輸送區段均包括電機及電機驅動的兩條平行的同步輸送帶;每個一般輸送區段中,兩條同步輸送帶的末端對應設有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最后輸送區段包括兩條輸送帶、分別驅動該兩條輸送帶的兩個電機、分別與兩個電機相連的電機調速裝置,兩條輸送帶上對應設有兩對臺車到位傳感器,其中一對為總到位傳感器,分別位于兩條輸送帶的末端,另一對為總偏移量傳感器,分別位于兩條輸送帶的初始端或者位于兩條輸送帶的初始端和末端之間;處理器用于控制最后輸送區段的兩個電機調速裝置分別對其對應的電機轉速進行調整。本技術中,每個一般輸送區段中,兩條同步輸送帶的末端對應設有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即,該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在兩條同步輸送帶上的位置相互對應,二者與輸送帶的終點相等。本技術中,根據對應的一對臺車到位傳感器的到位時間差,可以計算出臺車該輸送區段的偏移量,因而對應的一對臺車到位傳感器也可稱作偏移量傳感器。本技術中,總偏移量傳感器優選為位于最后輸送區段的兩條輸送帶的前半段。本技術中,根據生產車間的規模、布置及實際需要,輸送區段的數目可為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其優選為三個。本技術中,輸送帶可為鏈條、鏈板、齒形帶、皮帶等。本技術中,臺車到位傳感器可為接觸式傳感器,也可為感應式傳感器,也可為例如行程開關。本技術中,臺車橫架在同一輸送區段的兩條同步輸送帶上,如果在整個輸送區段中沒有發生偏移,則在臺車到達該輸送區段的終點時,兩個到位傳感器同時發出信號;如果在整個輸送區段中有發生偏移,則在臺車到達該輸送區段的終點時,兩個到位傳感器發出信號存在時間差。本技術中,最后輸送區段的電機調速裝置可以在處理器的控制下,通過改變最后輸送區段兩個電機之間的相對轉速,例如通過改變輸入給某一電機的頻率來改變該電機的轉速,或者通過以不同的改變量來改變兩個電機的轉速,以使兩個輸送帶具有不同的運行速度,進而對臺車進行糾偏,使臺車在到達終點時恢復規正狀態,從而避免發生碰撞。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還包括停止運行控制單元,用于控制臺車觸碰到任意一個臺車到位傳感器都停止運行。具體而言,電機都由電機調速裝置例如變頻器進行控制,處理器通過控制電機調速裝置來控制電機。由于在某一輸送區段中,臺車觸碰到任意一個到位傳感器都停止運行,因而可以有效避免臺車偏移嚴重超出限度,進而消除安全隱患。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臺車到位傳感器為控制該輸送區段的電機開或關的行程開關。即并非通過處理器來控制電機的開或關,而是直接將臺車到位傳感器設置為電機的開關,只要臺車的一端到位,則控制電機關閉,進而使輸送帶停止運行。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還包括繼續運行控制單元,用于判斷后一輸送區段上沒有臺車運行后控制該停止運行的臺車繼續運行。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還包括總偏移量計算單元,用于通過最后輸送區段中總偏移量傳感器發出臺車到位信號的時間差來計算臺車的總偏移量。由于在某一輸送區段上發生的偏移量為其前面各個輸送區段的偏移量及其自身偏移量的疊加,因而,總偏移量為最后輸送區段之前及其自身所有輸送區段的臺車偏移量的總和。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還包括臺車規正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總偏移量通過兩個電機調速裝置來控制最終區段的兩條輸送帶的運行速度、進而使臺車的兩端同時到達最終輸送單元的終點。具體而言,在最后輸送區段時,臺車規正控制單元根據前述總偏移量自動改變兩條輸送帶的運行速度,讓每個偏移的臺車在最后輸送區段都可以有針對性地調節,其自動調節且調節準確度高,避免了人工調節費時費力。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還包括分偏移量計算單元,用于通過同一個一般輸送區段中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發出臺車到位信號的時間差來分別計算臺車在各個一般輸送區段上的各個分偏移量。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電機調速裝置為變頻調速裝置例如變頻器。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處理器為PLC處理器。根據本技術另一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包括顯示裝置(例如各種CRT顯示器、IXD顯示器、LED顯示器、觸摸屏),用于顯示臺車工位模擬圖、偏移量統計、糾偏誤差。其中,臺車工位模擬圖為臺車在各個工位的狀態,臺車往哪邊偏移、哪個輸送區段有臺車都可實時顯示。偏移量統計包括每一一般輸送區段中臺車到達終點后的分偏移量、以及總偏移量;系統計算出臺車在各個輸送區段的偏移量后實時顯示,方便操作人員觀察各輸送區段的臺車偏移量,進而進行針對性調整。臺車到達終點后,對臺車最終的糾偏誤差進行顯示,方便操作人員觀察糾偏效果,同時再做相應調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備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中,最后輸送區段的電機調速裝置可以在處理器的控制下,通過改變最后輸送區段兩個電機之間的相對轉速,例如改變某一電機的轉速,或者改變兩個電機的轉速,以使兩個輸送帶具有不同的運行速度,進而對臺車進行糾偏,使臺車在到達終點時恢復規正狀態,從而避免發生碰撞。進一步地,可以由處理器根據總偏移量自動改變兩條輸送帶的運行速度,讓每個偏移的臺車在最后輸送區段都可以有針對性地調節,其自動調節且調節準確度高,避免了人工調節費時費力。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的臺車輸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用于橫向移動臺車,其包括首尾相接的至少兩個輸送區段,該至少兩個輸送區段包括最后輸送區段及位于所述最后輸送區段之前的一般輸送區段,每個所述一般輸送區段均包括電機及電機驅動的兩條平行的同步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一般輸送區段中,兩條同步輸送帶的末端對應設有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所述最后輸送區段包括兩條輸送帶、分別驅動該兩條輸送帶的兩個電機、分別與所述兩個電機相連的電機調速裝置;所述兩條輸送帶上對應設有兩對臺車到位傳感器,其中一對為總到位傳感器,分別位于所述兩條輸送帶的末端;另一對為總偏移量傳感器,分別位于所述兩條輸送帶的初始端或者位于所述兩條輸送帶的初始端和末端之間;?所述臺車輸送系統還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最后輸送區段的兩個電機調速裝置分別對其對應的電機轉速進行調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以自動糾偏的臺車輸送系統,用于橫向移動臺車,其包括首尾相接的至少兩個輸送區段,該至少兩個輸送區段包括最后輸送區段及位于所述最后輸送區段之前的一般輸送區段,每個所述一般輸送區段均包括電機及電機驅動的兩條平行的同步輸送帶,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一般輸送區段中,兩條同步輸送帶的末端對應設有兩個臺車到位傳感器; 所述最后輸送區段包括兩條輸送帶、分別驅動該兩條輸送帶的兩個電機、分別與所述兩個電機相連的電機調速裝置;所述兩條輸送帶上對應設有兩對臺車到位傳感器,其中一對為總到位傳感器,分別位于所述兩條輸送帶的末端;另一對為總偏移量傳感器,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文超,劉競輝,劉江虹,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