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夾具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多點同步夾緊裝置。
技術介紹
大型薄壁零件和異型曲面零件在機械加工時的裝夾與定位是至關重要,不允許發生裝夾變形,而且還要保證在加工過程中裝夾定位的可靠性,不影響零件的形狀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等。目前,采用普通夾緊裝置,在加工大型薄壁回轉體零件時,不但生產效率低,而且很難保證產品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廢品率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大型薄壁零件和異型曲面零件在機械加工時裝夾與定位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夾方便、變形小、定位好和成本低的多點同步夾緊裝置,能滿足大型薄壁零件、異型曲面零件及回轉體類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的需要。本技術由內外兩部分卡具組成,包括后端蓋、缸體、活塞桿、前端蓋、外卡頭、外側卡頭、內側卡頭、內卡頭和密封圈,前后端蓋分別固定在缸體的兩端,缸體與前后端蓋之間都設置有前蓋密封圈和后蓋密封圈,活塞桿設置在缸體內,內卡具的活塞桿前端分別設置有內側卡頭、內卡頭,外卡具的活塞桿前端分別設置有外卡頭、外側卡頭,所述活塞桿與缸體之間和與前端蓋之間都分別設置有O型密封圈。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裝夾方便、變形小、定位好和成本低等優點,能滿足大型薄壁零件、異型曲面零件及回轉體類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的需要。附圖說明圖2是本技術結構外形圖的腑視示圖;圖3是本技術內外卡具的結構剖示圖;圖4是圖3的A-A剖示圖;圖5是圖3的B-B剖示圖;圖中1后端蓋、2缸體、3活塞桿、4前端蓋、5外卡頭、6外側卡頭、7內側卡頭、8內卡頭、9工件、10前蓋密封圈、11后蓋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實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結構方案和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點同步夾緊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后端蓋、缸體、活塞桿、前端蓋、外卡頭、外側卡頭、內側卡頭、內卡頭和密封圈,前后端蓋分別固定在缸體的兩端,缸體與前后端蓋之間都設置有前蓋密封圈和后蓋密封圈,活塞桿設置在缸體內,內卡具的活塞桿前端分別設置有內側卡頭、內卡頭,外卡具的活塞桿前端分別設置有外卡頭、外側卡頭,可更換的內外卡頭形狀與工件卡緊面形狀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軍,鑫龍,焦可如,宮瑩,查繼紅,王君涵,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9[中國|沈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