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其通過在旋轉運行過程中將按照一定形態纏繞線圈的電機線圈繞線機供給線圈。具體地說,就是涉及一種將安裝在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上的至少兩個以上的線圈同時引出時能夠確保其始終處于拉緊的緊張狀態而又不被纏住并能夠持續引出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依據本發明專利技術,位于旋轉臺構件上面的安置構件使卷繞線圈的線軸以水平狀態放置,因此能夠使通過自重作用引出的線圈始終保持被拉緊的緊張狀態,同時通過繞線機供給線圈而旋轉運行,隨著纏繞線圈的錠翼旋轉,旋轉臺構件也隨之旋轉,從而可以改變線圈的位置,因此在引出過程中就可以根源性地防止被纏問題,從而可以提供作業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其通過在旋轉運行的過程中將以一定形態纏繞線圈的電機線圈繞線機供給線圈。具體地說,就是涉及一種將安裝在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上的至少兩個以上的線圈同時引出時能夠確保其始終處于拉緊的緊張狀態而又不被纏住并能夠持續引出從而提高作業效率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情況下,所謂的“電機”是指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從而獲得旋轉力的裝置,它不僅用于家用電子產品,而且還廣泛用于電動汽車設備及工業設備。這種電機用于家用電子產品的例子,如:廣泛用于設置在空調或冰箱等制冷設備內用于將冷媒還原為液態的壓縮機、洗衣機、吸塵器等。特別地,近來還廣泛用于混合動力汽車及電動汽車。這種電機主要由以下兩部分構成:卷繞線圈的定子(stator)和位于所述定子上并留有一定空隙以確保能夠旋轉的轉子(rotor)。在這里,將線圈纏繞在所述定子上的方法包括:直接纏繞在定子上的方式和首先按照一定的形態將線圈纏繞然后再將其插入位于定子上的多個齒輪(tooth)內的方式,線圈可以一股一股地纏繞,而對于大型電機來說,也可以同時纏繞許多股。當同時纏繞多股線圈時,在引出多股線圈的過程中會相互纏住或者不能使其保持拉緊的緊張狀態,這樣就會在制造電機的工序中大大降低作業效率。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現有技術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就是為確保能夠同時可供給多股線圈的防扭裝置。韓國登記專利第10-0732373號中提出了一種技術,就是通過帶有能夠使線圈個別穿過的孔的第I導板將多股線圈分別引出從而防止被纏住。通過這種方式雖然可以防止在從卷繞輥引出的過程中線圈被纏住,但是普通的繞線機以錠翼為媒介進行旋轉而纏繞線圈,因此通過第I導板后就不能防止多股線圈相互纏繞。也就是說,在各個卷繞輥處于原來位置的狀態下繞線機的錠翼旋轉運行,因此當通過第I導板且錠翼旋轉幾圈之后,位于第I導板與錠翼之間的線圈就會相互纏繞。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課題本專利技術就是為了解決所述問題而研發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安裝在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上的至少兩個以上的線圈同時引出時能夠確保其始終處于拉緊的緊張狀態而又不被纏繞住并能持續引出從而提高作業效率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課題解決方法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對于以旋轉的錠翼為媒介纏繞線圈的電機線圈繞線機所帶有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來說,它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固定設置于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的上部,為確保能夠將線圈向內部移送而設置有上下貫通的移送孔的支撐體;按照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上面以水平狀態放置有纏繞線圈的線軸,并至少設置有呈環狀的兩個以上能夠自轉的安置構件,當將卷繞在所述線軸上的線圈通過所述移送孔向下引出并向所述錠翼供給時,能夠確保通過所述安置構件上以水平狀態下能自轉的方式放置的線軸的自重作用而引出的線圈始終處于被拉緊的緊張狀態進行供給的旋轉臺構件;以及與所述旋轉臺構件相連并使其旋轉運行的旋轉裝置。優選地,所述旋轉臺構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能夠旋轉的狀態設置在所述支撐體上的圓盤狀旋轉臺,以及與所述旋轉臺下側結合并與所述旋轉裝置相連以用于傳遞旋轉力的旋轉齒輪。優選地,為防止引出的線圈損壞內徑,在所述支撐體的移送孔上部還設置有線圈引導裝置。優選地,所述旋轉臺構件和錠翼沿相同的方向按相同的旋轉數進行旋轉。優選地,所述旋轉裝置與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的錠翼聯動旋轉的同時使所述旋轉臺構件旋轉。專利技術的效果依據本專利技術,位于旋轉臺構件上面的安置構件將卷繞線圈的線軸水平放置,因此能夠使通過自重作用引出的線圈始終保持被拉緊的緊張狀態,通過電機線圈繞線機供給線圈而旋轉運行,隨著纏繞線圈的錠翼旋轉,旋轉臺構件也隨之旋轉,由此改變卷繞線圈的線軸位置,所以在引出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源性地防止被纏住,從而可以提高作業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供給裝置的斜視圖;圖2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沿圖1所示a-a線形成的剖面圖;圖3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供給裝置運行關系的概略斜視圖;圖4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供給裝置運行關系的概略側面圖。符號說明100:本專利技術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110:支撐體112:移送孔114:線圈引導裝置120:旋轉臺構件122:旋轉臺124:旋轉齒輪126:安置構件128:線軸C:線圈130:旋轉裝置132:小齒輪134:鏈條138:傳送帶:200:繞線機210:機框220:線圈架 230:錠翼232:噴嘴234:軸240:驅動電機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圖1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的斜視圖,圖2是依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沿圖1所示a-a線形成的剖面圖。參照圖1及圖2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的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100大致包括支撐體110,旋轉臺構件120及旋轉裝置130。首先,雖然在圖中沒有標示,所述支撐體110固定設置于電機線圈繞線機上部,為確保向內部移送線圈C而設置有上下貫通的移送孔112。另外,在所述移送孔112的上端內徑處設置有防止因線圈C的引出或移送時產生的摩擦熱等使其受損的線圈引導裝置114,所述線圈引導裝置114采用非常耐磨的硬質合金等材料制造。另外,所述旋轉臺構件120設置成能夠沿所述支撐體110的外周旋轉,為確保能夠同時供給多股線圈C,其上面呈環狀至少設置有兩個以上將卷繞線圈的各個線軸128以水平狀態放置的安置構件126,這樣,就可以確保將卷繞在所述線軸128上的線圈C通過所述移送孔112向下引出。這種旋轉臺構件120的構成在于,包括:位于所述支撐體110的上側以軸承(沒有標記符號)等為媒介按照能夠旋轉的狀態設置的圓盤狀旋轉臺122 ;以及以螺栓B為媒介結合于所述旋轉臺122下側的旋轉齒輪124。在這里,對于所述安置構件126來說,為確保線軸128能夠自轉而對兩軸進行支撐并成水平狀態放置,并呈環狀至少設置有兩個以上。根據所需電機規格的不同,為確保能夠同時供給多股線圈,甚至可以設置10個以上。另外,所述線軸128也可以不完全成水平狀態而是接近水平狀態稍微傾斜地放置于安置構件126上。最后,所述旋轉裝置130與所述旋轉臺構件120相連并使其旋轉運行,包括:旋轉軸131 ;位于所述旋轉軸131上端,通過所述旋轉臺構件120的旋轉齒輪124和鏈條134連接的小齒輪132 ;位于所述旋轉軸131下端的第I齒輪部136 ;以傳送帶138為媒介與所述第I齒輪部連接的第2齒輪部137。所述旋轉裝置不是直接產生驅動力,而主要是傳遞驅動力。這一點在下面的說明中會有所涉及,但是,對于普通的電機線圈繞線機來說,由于它帶有驅動電機,因此,它的作用就是通過驅動電機產生的旋轉力而旋轉運行并使所述旋轉臺構件120旋轉。旋轉裝置130也可為并非所述形態的類似伺服電機的裝置,其可直接產生驅動力而使旋轉臺個別旋轉。但是,所述旋轉裝置130按照上述形態構成,與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聯動并通過其旋轉力使旋轉臺構件120旋轉,這樣,裝置整體的構成更加簡便,并能確保運行準確。另外,所述旋轉裝置130與旋轉臺構件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以旋轉的錠翼為媒介纏繞線圈的電機線圈繞線機所帶有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固定設置于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的上部,為確保能夠將線圈向內部移送而設置有上下貫通的移送孔的支撐體;按照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上面以水平狀態放置有纏繞線圈的線軸,并至少設置有呈環狀的兩個以上能夠自轉的安置構件,當將卷繞在所述線軸上的線圈通過所述移送孔向下引出并向所述錠翼供給時,能夠確保通過在所述安置構件上以水平狀態下能自轉的方式放置的線軸的自重作用而引出的線圈始終處于被拉緊的緊張狀態進行供給的旋轉臺構件;以及與所述旋轉臺構件相連并使其旋轉運行的旋轉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1.19 KR 10-2012-00061211.一種電機線圈繞線機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以旋轉的錠翼為媒介纏繞線圈的電機線圈繞線機所帶有的線圈整列供給裝置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固定設置于所述電機線圈繞線機的上部,為確保能夠將線圈向內部移送而設置有上下貫通的移送孔的支撐體; 按照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上面以水平狀態放置有纏繞線圈的線軸,并至少設置有呈環狀的兩個以上能夠自轉的安置構件,當將卷繞在所述線軸上的線圈通過所述移送孔向下引出并向所述錠翼供給時,能夠確保通過在所述安置構件上以水平狀態下能自轉的方式放置的線軸的自重作用而引出的線圈始終處于被拉緊的緊張狀態進行供給的旋轉臺構件; 以及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鎮日,
申請(專利權)人:亞虎電器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