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輔助設備技術領域,特指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它包括有電機底座、驅動電機、多根導桿、升降板、軸承座、旋轉臂軸、多工位轉盤,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的下端,旋轉臂軸的上端穿過軸承座且與多工位轉盤連接,多工位轉盤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組件,每組機械手臂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吸嘴頭,機械手臂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固定連接,吸嘴頭設置在機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與軸承座之間設有緩沖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
:本技術涉及機械輔助設備
,特指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為自動化生產制造行業迅速崛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在自動化生產制造行業中,為了保證產品的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要求,相應地,應用于自動化生產制造行業中的各種設備、裝置或機器必須能達到要求。目前,在焊接、裝配、注塑等機械加工生產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對工件進行取料和放料的操作,但是在很多機械加工生產過程中都是采用人工實施取料和放料的操作,操作不方便,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包括有電機底座、設置在電機底座底部的驅動電機、多根導桿、滑動設置在電機底座內的升降板、設置在電機底座頂部的軸承座、旋轉臂軸、多工位轉盤,多根導桿豎向固定在電機底座上,升降板與多根導桿滑動連接,旋轉臂軸豎向轉動設置在升降板上,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的下端,旋轉臂軸的上端穿過軸承座且與多工位轉盤連接,多工位轉盤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組件,每組機械手臂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頭,機械手臂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固定連接,吸嘴頭設置在機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與軸承座之間設有緩沖器。所述驅動電機為伺服電機。所述導桿為4根。所述導桿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多工位轉盤上端面設有防護罩。所述機械手臂組件為4組。本技術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提供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它包括有電機底座、驅動電機、多根導桿、升降板、軸承座、旋轉臂軸、多工位轉盤,多根導桿豎向固定在電機底座上,升降板與多根導桿滑動連接,旋轉臂軸豎向轉動設置在升降板上,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的下端,旋轉臂軸的上端穿過軸承座且與多工位轉盤連接,多工位轉盤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組件,每組機械手臂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頭,機械手臂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固定連接,吸嘴頭設置在機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與軸承座之間設有緩沖器,本技術通過驅動電機控制吸嘴頭旋轉到所需工位,再由升降板帶動吸嘴頭下降移動到工件表面,使吸嘴頭吸附工件,然后再控制吸嘴頭上升和旋轉到所需工位,完成取料過程,將工件送至指定位置后吸嘴頭停止吸氣,而將工件放下,完成放料過程,本技術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多工位轉盤每次轉動固定的角度,將多工位轉盤的圓周運動改變為多個角度位置的固定作業,可以同時在兩條以上的生產線上作業,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有電機底座1、設置在電機底座I底部的驅動電機2、多根導桿3、滑動設置在電機底座I內的升降板4、設置在電機底座I頂部的軸承座5、旋轉臂軸6、多工位轉盤7,多根導桿3豎向固定在電機底座I上,升降板4與多根導桿3滑動連接,旋轉臂軸6豎向轉動設置在升降板4上,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6的下端,旋轉臂軸6的上端穿過軸承座5且與多工位轉盤7連接,多工位轉盤7的周緣設有4組機械手臂8組件,每組機械手臂8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頭9,機械手臂8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7固定連接,吸嘴頭9設置在機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7與軸承座5之間設有緩沖器10,起到緩沖作用。驅動電機2為伺服電機,控制精度高。導桿3為4根,導桿3為圓柱形結構,使得升降板4滑動順暢。多工位轉盤7上端面設有防護罩11,防止灰塵進入。本技術通過驅動電機2控制吸嘴頭9旋轉到所需工位,再由升降板4帶動吸嘴頭9下降移動到工件表面,使吸嘴頭9吸附工件,然后再控制吸嘴頭9上升和旋轉到所需工位,完成取料過程,將工件送至指定位置后吸嘴頭9停止吸氣,而將工件放下,完成放料過程,本技術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多工位轉盤7每次轉動固定的角度,將多工位轉盤7的圓周運動改變為多個角度位置的固定作業,可以同時在兩條以上的生產線上作業,提聞生廣效率。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電機底座(I)、設置在電機底座(I)底部的驅動電機(2)、多根導桿(3)、滑動設置在電機底座(I)內的升降板(4)、設置在電機底座(I)頂部的軸承座(5 )、旋轉臂軸(6 )、多工位轉盤(7 ),多根導桿(3 )豎向固定在電機底座(I)上,升降板(4)與多根導桿(3)滑動連接,旋轉臂軸(6)豎向轉動設置在升降板(4)上,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6)的下端,旋轉臂軸(6)的上端穿過軸承座(5 )且與多工位轉盤(7 )連接,多工位轉盤(7 )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8 )組件,每組機械手臂(8)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頭(9),機械手臂(8)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7)固定連接,吸嘴頭(9)設置在機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7 )與軸承座(5 )之間設有緩沖器(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2)為伺服電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3)為4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3)為圓柱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轉盤(7)上端面設有防護罩(11)。6.根據權利要求1飛任意一項所述的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臂(8)組 件為4組。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機械輔助設備
,特指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它包括有電機底座、驅動電機、多根導桿、升降板、軸承座、旋轉臂軸、多工位轉盤,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的下端,旋轉臂軸的上端穿過軸承座且與多工位轉盤連接,多工位轉盤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組件,每組機械手臂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吸嘴頭,機械手臂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固定連接,吸嘴頭設置在機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與軸承座之間設有緩沖器,本技術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文檔編號B25J11/00GK203092564SQ201320012719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專利技術者劉汝榮 申請人:東莞市安利通用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電機底座(1)、設置在電機底座(1)底部的驅動電機(2)、多根導桿(3)、滑動設置在電機底座(1)內的升降板(4)、設置在電機底座(1)頂部的軸承座(5)、旋轉臂軸(6)、多工位轉盤(7),多根導桿(3)豎向固定在電機底座(1)上,升降板(4)與多根導桿(3)滑動連接,旋轉臂軸(6)豎向轉動設置在升降板(4)上,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6)的下端,旋轉臂軸(6)的上端穿過軸承座(5)且與多工位轉盤(7)連接,多工位轉盤(7)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8)組件,每組機械手臂(8)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8)、用于吸附物料的吸嘴頭(9),機械手臂(8)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7)固定連接,吸嘴頭(9)設置在機械手臂(8)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7)與軸承座(5)之間設有緩沖器(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汝榮,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安利通用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