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隱形拉繩窗簾,包括百葉窗簾和通過拉繩控制百葉窗簾升降、葉片開閉的拉繩機構,所述百葉窗簾包括葉片和承托葉片的梯帶,所述梯帶為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拉繩設置在梯帶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中空的梯帶將升降拉繩和角度拉繩隱藏起來,避免了直接外露造成纏繞的問題,結構簡單,成本低,有利于推廣。(*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隱形拉繩窗簾,包括百葉窗簾和通過拉繩控制百葉窗簾升降、葉片開閉的拉繩機構,所述百葉窗簾包括葉片和承托葉片的梯帶,所述梯帶為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拉繩設置在梯帶內。本技術通過中空的梯帶將升降拉繩和角度拉繩隱藏起來,避免了直接外露造成纏繞的問題,結構簡單,成本低,有利于推廣。【專利說明】一種隱形拉繩窗簾
本技術涉及百葉窗簾,尤其是將拉繩隱藏起來的隱形拉繩窗簾。
技術介紹
近年來,由于窗簾的普及,窗簾中常使用拉繩的結構出現了很多小孩子被窗簾上的拉繩給纏住或纏死的不幸事件,原因都在于窗簾上葉片閉合拉繩或葉片收放拉繩可能在風吹或者晃動的時候把拉繩纏繞在一起,導致小孩子不小心吊掛在繩子上窒息死亡的悲劇事件的發生。針對這些事件,目前窗簾的拉繩改進為一些由多顆圓珠串在一起的拉繩,這些拉繩雖然不容易被風吹動,但是也容易發生纏繞。另外一些則通過電動的裝置隱藏拉繩,但是制作成本較高,并不利于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簡單的防止拉繩纏繞的隱形拉繩窗簾。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隱形拉繩窗簾,包括百葉窗簾和通過拉繩控制百葉窗簾升降、葉片開閉的拉繩機構,所述百葉窗簾包括葉片和承托葉片的梯帶,所述梯帶為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拉繩設置在梯帶內。進一步地,所述梯帶由豎帶和橫帶組成,所述橫帶固定連接豎帶,所述豎帶為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拉繩穿過中空的豎帶與百葉窗簾底部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拉繩包括分別連接百葉窗簾底部和拉繩機構的升降拉繩,以及固定連接豎帶的角度拉繩。進一步地,所述梯帶包括布管梯帶。進一步地,所述拉繩機構包括一轉棒、一轉換器、一傳動條和兩個以上雙轉向控制器;所述傳動條依次與轉換器、雙轉向控制器傳動連接;所述轉換器包括殼體,一端穿入殼體內部、另一端與轉棒連接的螺桿;所述穿入轉換器的傳動條設有與傳動條同軸的齒輪,所述齒輪與穿入殼體內部的螺桿嚙合連接;所述每個雙轉向控制器分別連接兩根升降拉繩,連接兩根角度拉繩。進一步地,所述雙轉向控制器包括固定座、以及設置在固定座的依次供傳動條貫穿連接的第一轉輪、角度轉輪、彈簧和第二轉輪,所述第一轉輪與一根升降拉繩連接,所述第二轉輪與另一根升降拉繩連接,所述角度轉輪與角度拉繩連接,所述彈簧為螺旋彈簧;所述第一轉輪設有一軸套,螺旋彈簧套接于角度轉輪內部,并套接在軸套外表面,且與第二轉輪同軸同步轉動。進一步地,所述角度轉輪外表面設有對稱的分別連接一根角度拉繩的固定端,兩個固定端中部設有容納彈簧首尾兩端的卡緊端;所述固定座底部設有供升降拉繩貫穿的第二通孔和供角度拉繩貫穿的第一通孔,還設有與角度轉輪固定端活動抵觸的抵觸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上設有轉芯座,其設有兩根緊貼的轉芯,所述升降拉繩從兩根轉芯之間穿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拉繩隱藏在梯帶中,避免了拉繩纏繞造成拆解困難或造成兒童被拉繩纏繞的危險。另外,通過轉棒代替常用的外部控制拉繩或電動控制,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安全性。再次,通過雙轉向控制器,兩個方向轉動都可以令拉繩上升或下降。同時控制了葉片的角度調整。【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隱形百葉窗簾拉繩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省略百葉窗簾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轉換器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雙轉向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圖2的部分剖視圖;圖6是拉繩機構及梯帶的爆炸圖。圖不:I—百葉窗簾;11—葉片;12—梯帶;121—豎帶;122—橫帶;2—拉繩機構;21—轉棒;22—轉換器;221—螺桿;23 —傳動條;231—齒輪;24—雙轉向控制器;241—第一轉輪;2411—軸套;242—角度轉輪;2421—固定端;2422—卡緊端;243—彈簧;244一第二轉輪;245—第一通孔;246—第二通孔;247—抵觸部;248—轉芯座;249一轉芯;25—升降拉繩;26—角度拉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法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在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及說明用來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所示,其為本實施例的隱形拉繩窗簾的主要結構示意圖。其包括百葉窗簾I和通過拉繩控制百葉窗簾I的升降、葉片11的開閉的拉繩機構2。所述百葉窗簾I包括葉片11和承托葉片的梯帶12。拉繩機構2設置在頂部的安裝槽中,通過拉繩連接百葉窗簾1,連接百葉窗簾I的拉繩則隱藏在中空管狀結構的梯帶12內。如圖2所示,每一個梯帶12均由豎帶121和橫帶122組成。豎帶121為兩根平行設置的豎直的中空圓管狀的可壓縮體積的材料做成。橫帶122為多根相互平行的,間距相等的兩端分別連接兩根豎帶121的柔軟材料做成。優選地,梯帶12所使用的材料為布料。由織布制作而成的中空布管梯帶具有良好的壓縮性。拉繩穿過中空的布管梯帶的豎帶121連接至百葉窗簾底部。百葉窗簾I的葉片11穿過兩根橫帶122之間的空隙,并與并與下方的橫帶122抵觸連接。每一葉片11的寬度方向設有容納豎帶121的小凹口,防止豎帶121發生偏移。拉繩包括兩端分別連接百葉窗簾底部和拉繩機構的升降拉繩25,以及固定連接豎帶121的角度拉繩26。在一個窗簾中,包括兩組或以上升降拉繩25和角度拉繩26,每組升降拉繩25和角度拉繩26包括兩根。升降拉繩25貫穿中空的豎帶121連接至百葉窗簾的底部,角度拉繩26與豎帶121的最上端連接。當需要調整葉片11的角度時,使用拉繩機構令其中的一根角度拉繩26下降,另一根角度拉繩26上升。橫帶122與豎帶121固定連接,并帶動葉片調整角度。當需要將葉片收起來或者放下來時,通過拉繩機構將升降拉繩25收緊或放松,升降拉繩25在中空的豎帶121中移動,并不會與中空的豎帶121纏繞。本實施例的梯帶12將升降拉繩25及角度拉繩26有效地隱藏起來,防止由于多組升降拉繩25或角度拉繩26纏繞而造成小孩窒息的現象發生。如圖2所不,所述拉繩機構包括一轉棒21、一轉換器22、一傳動條23和兩個雙轉向控制器24。雙轉向控制器的數量并不限于兩個,本實施例的數量僅為一種說明,并不代表雙轉向控制器的數量僅包括兩個的情況,還包括兩個以上的情況。傳動條23穿過轉換器22、兩個雙轉向控制器24與其傳動連接。自旋轉棒21令其帶動轉換器22內部的轉換結構帶動傳動條23,令傳動條23帶動雙轉向控制器24從而拉動升降拉繩25或角度拉繩26令葉片開啟或關閉或者整個百葉窗簾收起或降下。如圖3所示,轉換器包括殼體和螺桿221。螺桿221 —端穿入殼體內部、另一端突出殼體外部并與轉棒連接。穿入轉換器的傳動條上設有齒輪231,該齒輪231與傳動條同軸轉動并與穿入殼體內部的螺桿221嚙合連接。當旋轉轉棒時,其能帶動螺桿221旋轉轉動,進而令與螺桿221嚙合的傳動桿轉動。如圖4所示,所述雙轉向控制器包括固定座、以及設置在固定座的第一轉輪241、角度轉輪242、彈簧和第二轉輪244。固定座底部設有供角度拉繩貫穿的第一通孔245和供升降拉繩貫穿的第二通孔246,還設有與角度轉輪固定端2421活動抵觸的抵觸部247。傳動條穿過第一轉輪241、角度轉輪242、彈簧和第二轉輪244,并帶動這些部件跟隨傳動條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隱形拉繩窗簾,包括百葉窗簾和通過拉繩控制百葉窗簾升降、葉片開閉的拉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葉窗簾包括葉片和承托葉片的梯帶,所述梯帶為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拉繩設置在梯帶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漢森,
申請(專利權)人:立森博羅木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