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型鋼柱(16)之間連接有槽鋼,上下層槽鋼之間連接有縱向型鋼(10)形成鋼結構房屋骨架。骨架側面連接有保溫層和板材。在相對的槽鋼之間以及墻體兩層保溫層之間澆筑混凝土。在樓板與梁體接觸處澆筑充滿梁體內層保溫層(7)與槽鋼之間空間以及梁體外層保溫層(5)與槽鋼之間空間并與兩條相對的槽鋼之間的混凝土相連續的混凝土。建筑施工效率更高,周期更短,房屋混凝土澆筑后成一體化結構,具有更好的質量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保溫層與墻體同壽命,并且施工中不必進行水泥養護和鋼結構防腐防銹處理。(*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房屋,具體涉及一種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合,并且模板保溫一體化的建筑房屋。
技術介紹
現有的居住型房屋,主要包括基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房屋和基于鋼結構的建筑房屋。在基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房屋施工中,建筑基礎完成后一般首先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然后在框架中填充磚塊,并在磚墻的側面施工保溫層,最后在保溫層外側施工保護層。其主要缺點是:第一、建筑施工程序復雜,勞動量大,工期長,產生大量建筑垃圾,而且由于現場施工量大難于實現嚴格的質量控制。第二、整個建筑體的混凝土在不同施工部位分別實施澆注,澆筑后互相獨立,難于確保建筑物的整體密封性能,防水效果較差。第三、在施工框架和涂覆水泥時需要頻繁、大批量使用模板,梁、柱、板需要水泥養護,增加了施工成本并影響了建設效率。第四、主體施工完畢后需要房間隔離、內外墻裝飾和保溫處理,房屋建造周期較長,建造成本進一步提高。第五、墻體施工完畢后需要另外的保溫處理,時間長了容易脫離,開裂、漏水,一方面操作繁瑣,施工周期長,關鍵問題是:后期保溫層通常會先于墻體失效,無法保證保溫層與房屋同壽命,房屋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修復保溫層,給房屋用戶帶來麻煩。基于鋼結構的建筑房屋中,其鋼結構與外界接觸,需要防腐、防銹處理,在常年濕度較大的地區,比如沿海、多雨地帶,即使經過防腐、防銹處理,建筑物環境中的酸性液體和氣體仍然會對鋼結構產生比較嚴重的侵蝕,導致房屋維護成本提高,使用壽命縮短。另一方面,鋼結構房屋在密封、保溫、隔音、抗震、防火、防水方面難于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用以克服現有基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房屋和基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房屋的缺陷,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建筑施工效率更高,周期更短,房屋混凝土澆筑后成一體化結構,具有更好的質量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保溫層與墻體同壽命,并且施工中不必進行水泥養護和鋼結構防腐防銹處理。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混凝土基礎和底端安裝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的若干根作為柱體鋼結構骨架的型鋼柱;兩根型鋼柱下端之間連接有橫向型鋼,兩根型鋼柱之間還連接有作為梁體鋼結構骨架并且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和內側槽鋼,兩條槽鋼之間留有作為混凝土澆筑口的間隙;在橫向型鋼與其相鄰的梁體骨架之間以及相鄰梁體骨架之間分別連接有間隔平行設置的若干條縱向型鋼;縱向型鋼的外側設置有墻體外層保溫層和固定于墻體外層保溫層外側面上的墻體外側板,縱向型鋼的內側設置有墻體內層保溫層和固定于墻體內層保溫層外側面上的墻體內側板;縱向型鋼的內、外兩側分別與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或者縱向型鋼的內、外兩側之一與其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另一側靠在該側墻體保溫層上;外側槽鋼的外側設置有梁體外層保溫層和固定于梁體外層保溫層外側面上的梁體外側板,內側槽鋼的內側設置有梁體內層保溫層和固定于梁體內層保溫層外側面上的梁體內側板;其中外側槽鋼與梁體外層保溫層之間以及內側槽鋼與有梁體內層保溫層之間分別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型鋼柱與梁體及墻體對接之外的側面外側設置有柱體保溫層和固定在柱體保溫層外側面上的柱體外側板;在內外兩側槽鋼之間、墻體內層保溫層和墻體外層保溫層之間以及柱體保溫層與型鋼柱之間澆筑有水泥或者混凝土 ;還包括安裝在梁體上端的樓板。優選地,縱向型鋼為方管,并在所述方管之內澆注有與內外兩側槽鋼之間水泥或者混凝土相連續的水泥或者混凝土。優選地,在樓板與梁體接觸處澆筑有充滿梁體內層保溫層與內側槽鋼之間空間以及梁體外層保溫層與外側槽鋼之間空間并通過兩條相對的槽鋼之間的間隙與兩條相對的槽鋼之間的混凝土相連續的混凝土。[0011 ] 優選地,在縱向型鋼與墻體保溫層之間所留有的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中,設置有根部固定在縱向型鋼上用于支撐同側墻體保溫層或者用于支撐并連接同側墻體保溫層的支撐架。優選地,外側槽鋼通過支撐架連接梁體外層保溫層,內側槽鋼也通過支撐架連接梁體內層保溫層。優選地,型鋼柱通過支撐架連接柱體保溫層。優選地,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和內側槽鋼之間具有連接件。優選地,相鄰縱向型鋼之間連接有鋼筋。本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第一、與傳統鋼結構建筑物比較,本技術一體化澆注的混凝土包覆鋼結構,使整個建筑物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性能和更好的保溫、隔音、防水、抗震效果,并且能夠節省大量鋼材,另一方面,由于鋼結構被混凝土保護,鋼結構不與外界接觸,不必進行防腐、防銹處理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能,水泥被保溫板包裹在中間不受氣溫的影響,壽命更長。第二、本技術的一體化模板保溫墻體板、柱體板、梁體板等均可采用工廠化制造,現場連接澆筑混凝土安裝,不僅具有安裝快捷,省工省時的突出特點,能夠實現工廠化施工,不產生建筑垃圾,而且更便于質量控制。第三、施工中省去了模板,并且所用墻板、樓板均為保溫、防水、防火、隔音模塊一體化,進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并提高了建設效率,保溫板和鋼結構件起到永久模板的作用。第四、由于混凝土位于板材之間,省去了混凝土養護工序,進一步提高了建設效率。第五、內外墻、梁體、柱體均自身帶有保溫層,不需要另外做保溫處理,保溫層與墻體同壽命。第六、由于鋼結構被混凝土完全包覆,出現火情時各部位之間導熱更慢,建筑物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墻體和梁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墻體、柱體和梁體的骨架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墻體和柱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柱體和梁體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施工步驟實施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本技術的實施例包括鋼筋混凝土基礎和底端安裝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的若干根型鋼柱16,所述型鋼柱16為空心鋼柱、工字鋼或者槽鋼,四周均焊有鋼筋鉚釘14。如圖2,兩根型鋼柱16下端之間連接有橫向型鋼15,兩根型鋼柱16之間還連接有作為梁體骨架的兩條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6-1和內側槽鋼6-2,槽鋼外側焊有鉚釘14,兩條槽鋼之間留有一定間隙和外側作為水泥或者混凝土澆筑口 ;在相鄰梁體骨架之間連接有間隔平行設置的若干條縱向型鋼10。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和內側槽鋼之間具有連接件19。如圖1、3,縱向型鋼10之間用鋼筋交叉連接,所述縱向型鋼10的外側設置有墻體外層保溫層2和固定于墻體外層保溫層2外側面上的墻體外側板1,縱向型鋼10的內側設置有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固定于墻體內層保溫層12外側面上的墻體內側板13。其中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分別與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或者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之一與其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另一側靠在該側墻體保溫層上,如圖1所示。本技術優選的方式是:在縱向型鋼10與墻體保溫層之間所留有的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中設置有根部固定在縱向型鋼I上的支撐架3,支撐架3用于支撐同側墻體保溫層或者用于支撐并連接同側墻體保溫層。在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墻體外層保溫層2之間澆筑有包覆縱向型鋼10的水泥或者混凝土 9。在有支撐架3的方案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混凝土基礎和底端安裝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的若干根作為柱體鋼結構骨架的型鋼柱(16);兩根型鋼柱(16)下端之間連接有橫向型鋼(15),兩根型鋼柱(16)之間還連接有作為梁體鋼結構骨架并且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6?1)和內側槽鋼(6?2),兩條槽鋼之間留有作為混凝土澆筑口的間隙;在橫向型鋼(15)與其相鄰的梁體骨架之間以及相鄰梁體骨架之間分別連接有間隔平行設置的若干條縱向型鋼(10);縱向型鋼(10)的外側設置有墻體外層保溫層(2)和固定于墻體外層保溫層(2)外側面上的墻體外側板(1),縱向型鋼(10)的內側設置有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固定于墻體內層保溫層(12)外側面上的墻體內側板(13);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分別與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或者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之一與其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另一側靠在該側墻體保溫層上;外側槽鋼(6?1)的外側設置有梁體外層保溫層(5)和固定于梁體外層保溫層(5)外側面上的梁體外側板(4),內側槽鋼(6?2)的內側設置有梁體內層保溫層(7)和固定于梁體內層保溫層(7)外側面上的梁體內側板(8);其中外側槽鋼(6?1)與梁體外層保溫層(5)之間以及內側槽鋼(6?2)與有梁體內層保溫層(7)之間分別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型鋼柱(16)與梁體及墻體對接之外的側面外側設置有柱體保溫層(17)和固定在柱體保溫層(17)外側面上的柱體外側板(18);在內外兩側槽鋼之間、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墻體外層保溫層(2)之間以及柱體保溫層(17)與型鋼柱(16)之間澆筑有水泥或者混凝土(9);還包括安裝在梁體上端的樓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結構混凝土內外保溫一體化模塊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混凝土基礎和底端安裝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的若干根作為柱體鋼結構骨架的型鋼柱(16);兩根型鋼柱(16)下端之間連接有橫向型鋼(15),兩根型鋼柱(16)之間還連接有作為梁體鋼結構骨架并且開口相對的外側槽鋼(6-1)和內側槽鋼(6-2),兩條槽鋼之間留有作為混凝土澆筑口的間隙;在橫向型鋼(15)與其相鄰的梁體骨架之間以及相鄰梁體骨架之間分別連接有間隔平行設置的若干條縱向型鋼(10);縱向型鋼(10)的外側設置有墻體外層保溫層(2)和固定于墻體外層保溫層(2)外側面上的墻體外側板(1),縱向型鋼(10)的內側設置有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固定于墻體內層保溫層(12)外側面上的墻體內側板(13);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分別與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或者縱向型鋼(10)的內、外兩側之一與其同側墻體保溫層之間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另一側靠在該側墻體保溫層上;外側槽鋼(6-1)的外側設置有梁體外層保溫層(5)和固定于梁體外層保溫層(5)外側面上的梁體外側板(4),內側槽鋼(6-2)的內側設置有梁體內層保溫層(7)和固定于梁體內層保溫層(7)外側面上的梁體內側板(8);其中外側槽鋼(6-1)與梁體外層保溫層(5)之間以及內側槽鋼(6-2)與有梁體內層保溫層(7)之間分別留有用于澆注混凝土的間隙;型鋼柱(16)與梁體及墻體對接之外的側面外側設置有柱體保溫層(17)和固定在柱體保溫層(17)外側面上的柱體外側板(18);在內外兩側槽鋼之間、墻體內層保溫層(12)和墻體外層保溫層(2)之間以及柱體保溫層(17)與型鋼柱(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仁德,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