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及制作方法,屬于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技術領域;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沿長度方向開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縱向貫通孔洞,縱向邊緣間隔設置與至少一個縱向孔洞相交的橫向凹槽,橫向凹槽間的一側或兩側板面設置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本發明專利技術可用于樓蓋結構中,也可用于多層、高層剪力墻建筑結構和框架-剪力墻建筑結構墻體中,可提高建筑結構的工業化水平,改善受力性能,節省資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
;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沿長度方向開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縱向貫通孔洞,縱向邊緣間隔設置與至少一個縱向孔洞相交的橫向凹槽,橫向凹槽間的一側或兩側板面設置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本專利技術可用于樓蓋結構中,也可用于多層、高層剪力墻建筑結構和框架-剪力墻建筑結構墻體中,可提高建筑結構的工業化水平,改善受力性能,節省資源。【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
。
技術介紹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現場制作多,濕作業多,有大量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等中間環節,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從業人員素質、施工現場環境等對工程質量影響很大,帶來建筑性能、質量和耐久性等問題。預制混凝土結構的主要結構構件在工廠里制作,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節省資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采用預制混凝土結構是建筑工業化發展方向。預制混凝土空心板自重小,運輸安裝方便,應用非常廣泛。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間存在水平接縫、豎向接縫等,接縫的受力性能決定了結構整體性能。現有的預制混凝土結構接縫處新舊混凝土結合面是薄弱環節,影響了受力性能,而且易于開裂,影響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高建筑結構的工業化水平,解決現澆混凝土結構和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不足,提供。本專利技術提出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沿長度方向開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縱向貫通孔洞,縱向邊緣間隔設置與至少一個縱向孔洞相交的橫向凹槽,橫向凹槽間設置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所述橫向凹槽的側視圖為梯形或矩形。所述縱向孔洞、板面孔洞橫截面為圓形、矩形或其他形狀。所述板面孔洞設置于預制板的一側板面,或者設置于兩側板面。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設置至少連通一個縱向孔洞的橫向不貫通孔洞,所述橫向孔洞設置于橫向凹槽端部,或者設置于橫向凹槽間。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的一側或兩側板面設置兩列或兩列以上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在橫向凹槽部位的一側或兩側板面保留混凝土。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的鋼筋采用鋼筋籠,所述鋼筋籠包括多個橫向箍筋。所述制混凝土空心板的縱向側面、橫向側面以及縱向孔洞表面、橫向孔洞表面、板面孔洞表面為粗糙面。一種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I)在預制板生產場地上,采用底模,頂模,側模、多根用于制作縱向貫通孔洞的長向鋼管內模、多個用于制作板面孔洞的短鋼管內模作模板;其中側模每間隔一定距離向內凹,內凹部分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能夠貼合在一起;頂模上開有與長向鋼管形狀尺寸相同的孔,底模上開有與短鋼管內模形狀尺寸相同的孔,短鋼管內模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能夠貼合在一起。(2)將側模、頂模和底模組合在一起,布置鋼筋網,將多跟長向鋼管穿過一側頂模的孔洞,穿過兩層鋼筋網間的間隙,穿過另一側頂模的孔洞;將短鋼管內模穿過底模,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貼合在一起;側模內凹部分的頂部與外側長向鋼管內模貼合在一起。(3)在側模、頂模和底模組成的空間內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抽出短鋼管內模形成板面孔洞,抽出長向鋼管形成縱向貫通孔洞。(4)待混凝土達到預期強度拆除底模,頂模,側模,形成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勢。(1)工業化水平高:本專利技術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為工廠化生產,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節省資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2)標準化程度高。(3)運輸、安裝方便。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制混凝土空心板內開有孔洞,重量輕,運輸安裝方便。(4)制混凝土空心板接縫連接方便、可靠。本專利技術提出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可用于樓板、屋面板、管道頂板或底板、坑道頂板或底板以及其他水平受力構件;可用于墻體等豎向構件,例如剪力墻結構或框架-剪力墻結構墻體、地下室墻體、儲料池側壁、擋土墻、坑道墻體、管道墻體等。【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1為預制混凝土空心板,2為縱向貫通孔洞,3為橫向凹槽,4為板面孔洞,5為橫向凹槽間的突起,8為安裝吊環。圖2是圖1中的截面示意圖,預制混凝土空心板一側板面設板面孔洞。圖3是圖1中的截面示意圖,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兩側板面設板面孔洞。圖4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板兩側各設置一個縱向孔洞。圖5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橫向凹槽的側視圖為矩形。圖6是圖5中的截面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縱向孔洞端部設置板面孔洞。圖8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橫向凹槽端部設置連通一個縱向孔洞的橫向不貫通孔洞,6為橫向不貫通孔洞。圖9是圖8中的截面示意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板兩側各設置兩列板面孔洞。圖11是圖10中的截面示意圖。圖12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橫向凹槽的一側板面保留混凝土,7為橫向凹槽部位保留的混凝土。圖13是圖12中的截面示意圖。圖14是本專利技術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模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是一種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如圖1、圖2、圖3所示,預制混凝土空心板1內沿長度方向開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縱向貫通孔洞2,縱向邊緣間隔設置與至少一個縱向孔洞相交的橫向凹槽3,橫向凹槽與凹槽間的突起5交錯布置;橫向凹槽間的突起5上設置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4,板面孔洞4設置在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的一側板面,如圖2,或者兩側板面,如圖3 ;預制混凝土空心板I上設置了安裝吊環8。所述縱向孔洞的橫截面為圓形、矩形等,直徑或邊長為60mm至340mm。橫向凹槽的側視圖為梯形,如圖1,或矩形,如圖5,亦可是其他形狀。板面孔洞4為圓形、矩形等,直徑或邊長不超過縱向孔洞。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用作樓板時,長度取樓板跨度,寬度一般取300的模數。實施例1的制作方法,如圖14,包括以下步驟:(I)在預制板生產場地上,采用底模21,側模22,頂模23、多根用于制作縱向貫通孔洞的長向鋼管內模24、多個用于制作板面孔洞的短鋼管內模25作模板;其中側模每間隔一定距離向內凹221,內凹部分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能夠貼合在一起;頂模上開有與長向鋼管形狀尺寸相同的孔231,底模上開有與短鋼管內模形狀尺寸相同的孔211,短鋼管內模25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24能夠貼合在一起。(2)將底模21、側模22和頂模23組合在一起,布置鋼筋網(圖中未示出),將多跟長向鋼管24穿過一側頂模的孔洞231,穿過兩層鋼筋網間的間隙,穿過另一側頂模的孔洞231 ;將短鋼管內模25穿過底模21,頂部與長向鋼管內模貼合在一起;側模內凹部分的頂部221與外側長向鋼管內模貼合在一起。(3)在底模21、側模22和頂模23組成的空間內澆筑混凝土(圖中未示出),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抽出短鋼管內模25形成板面孔洞,抽出長向鋼管24形成縱向貫通孔洞。(4)待混凝土達到預期強度拆除底模,頂模,側模,形成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按照上述類似的方法可制作出其他類型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圖4是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僅在兩側開有縱向貫穿孔洞。圖5、圖6是橫向凹槽側視圖為矩形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圖7表示縱向孔洞端部開有板面孔洞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圖8、圖9是內部開有橫向不貫通孔洞的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示意圖,橫向孔洞6布置于橫向凹槽3頂部;亦可在橫向凹槽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內沿長度方向開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縱向貫通孔洞,縱向邊緣間隔設置與至少一個縱向孔洞相交的橫向凹槽,橫向凹槽間的一側或兩側板面設置連通縱向孔洞的板面孔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初明進,
申請(專利權)人:初明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