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包括單元模板,單元模板設計有平面型模板和圓弧型模板兩種,單元模板非澆灌的外側面上端靠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柱,非澆灌的外側面下端靠兩側設有與連接柱套接的連接套柱,單元模板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耳件,單元模板分為同時設置連接柱和連接套柱的雙向連接模板、只設置連接柱的單向上連接模板、只設置連接套柱的單向下連接模板三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將體積巨大的外模結構化整為零,避免了以往模板采用螺栓連接時,豎直方向上連接困難,連接不牢的問題,拼接固定方便快捷,勞動強度低,通過設置緊固件的方式,對連接柱和連接套柱分別進行了定位加固,定位準確,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橋梁墩柱外模
本技術涉及橋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橋梁墩柱外模。
技術介紹
近十幾年來,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出現和橋梁設計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強度、高韌性、高密實性及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發展和應用,為橋墩結構向著輕型、高強和快速施工方向發展提供了實現的可能,新型的橋墩結構和施工方式可以把橋墩從沉重、寬大的現有結構和施工形式中解放出來。拼裝式橋墩就是將橋墩分解成若干輕型部件,在工廠或工地集中預制,再運往現場拼接成橋墩,由于具有輕便、施工快捷的特點,這種新型橋墩及其施工方法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現有的拼接式橋墩使用的墩柱外模存在樣式單一,拼接安裝及固定困難,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具有平面型和圓弧型兩種模板樣式,橋墩拼接安裝方便,同時模板固定存在簡單,勞動強度低。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包括單元模板,所述單元模板設計有平面型模板和圓弧型模板兩種,所述單元模板非澆灌的外側面上端靠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柱,非澆灌的外側面下端靠兩側設有與連接柱套接的連接套柱,所述單元模板左右兩側對稱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連接耳件,且連接耳件上設有螺栓孔,所述單元模板分為上端面設置連接柱同時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的雙向連接模板、只有上端面設置連接柱的單向上連接模板、只有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的單向下連接模板三種。進一步地,所述單元模板通過連接柱和連接套柱的套接實現豎向連接,通過在相鄰單元模板的連接耳件的螺栓孔內穿接螺栓實現橫向連接,若干個單元模板通過拼接組成完整的墩柱外模。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以及連接套柱的一半長度固定在單元模板上,另一半長度伸出單元模板。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之間以及連接套柱之間連接有緊固件。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橋梁墩柱外模采用若干個單元模板拼接組裝而成,可以實現將體積巨大的外模結構化整為零,施工搬運方便,其中單元模板設計有平面型和圓弧型兩種模板樣式,方便了橋梁墩柱拼接,同時豎直方向上相鄰的單元模板采用連接柱和連接套柱套接的方式連接,水平方向上相鄰的單元模板采用在連接耳件的螺栓孔內穿接螺栓方式實現連接,避免了以往模板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全部采用螺栓連接時,豎直方向上連接困難,連接不牢的問題,拼接固定方便快捷,勞動強度低,通過在連接柱之間以及連接套柱之間連接有緊固件的方式,對連接柱和連接套柱分別進行了定位加固,定位準確,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上端面設置連接柱同時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的雙向連接平面型單元模板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只有上端面設置連接柱的單向上連接平面型單元模板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只有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的單向下連接平面型單元模板的主視圖;圖4為本技術平面型單元模板的側視圖;圖5為本技術圓弧型單元模板的俯視圖;圖6為本技術圓弧型單元模板的主視圖。其中:1、單元模板;2、連接耳件;3、連接柱;4、緊固件;5、連接套柱;6、螺栓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6所示,本技術涉及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包括單元模板1,所述單元模板I設計有平面型模板和圓弧型模板兩種,所述單元模板I非澆灌的外側面上端靠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柱3,非澆灌的外側面下端靠兩側設有與連接柱3套接的連接套柱5,所述單元模板I左右兩側對稱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連接耳件2,且連接耳件2上設有螺栓孔6,所述單元模板I分為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同時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雙向連接模板、只有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的單向上連接模板、只有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單向下連接模板三種,所述單元模板I通過連接柱3和連接套柱5的套接實現豎向連接,通過在相鄰單元模板I的連接耳件2的螺栓孔6內穿接螺栓實現橫向連接,若干個單元模板I通過拼接組成完整的墩柱外模,所述連接耳件2設置在圓弧型的單元模板I兩側外圓弧邊緣,所述連接柱3設置在圓弧型的單元模板I的外圓面靠上端,連接套柱5設置在圓弧型的單元模板I的外圓面靠下端,且連接柱3和連接套柱5都關于圓弧型的單元模板I的圓心對稱布置,所述連接柱3以及連接套柱5的一半長度固定在單元模板I上,另一半長度伸出單元模板1,所述連接柱3之間以及連接套柱5之間連接有緊固件4。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橋梁墩柱外模采用若干個單元模板I拼接組裝而成,可以實現將體積巨大的外模結構化整為零,施工搬運方便,其中單元模板I設計有平面型和圓弧型兩種模板樣式,方便了橋梁墩柱拼接,同時豎直方向上相鄰的單元模板I采用連接柱3和連接套柱6套接的方式連接,水平方向上相鄰的單元模板I采用在連接耳件2的螺栓孔6內穿接螺栓方式實現連接,避免了以往模板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全部采用螺栓連接時,豎直方向上連接困難,連接不牢的問題,拼接固定方便快捷,勞動強度低,通過在連接柱3之間以及連接套柱6之間連接有緊固件4的方式,對連接柱3和連接套柱6分別進行了定位加固,定位準確,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包括單元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模板(1)設計有平面型模板和圓弧型模板兩種,所述單元模板(1)非澆灌的外側面上端靠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柱(3),非澆灌的外側面下端靠兩側設有與連接柱(3)套接的連接套柱(5),所述單元模板(1)左右兩側對稱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連接耳件(2),且連接耳件(2)上設有螺栓孔(6),所述單元模板(1)分為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同時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雙向連接模板、只有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的單向上連接模板、只有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單向下連接模板三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橋梁墩柱外模,包括單元模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模板(I)設計有平面型模板和圓弧型模板兩種,所述單元模板(I)非澆灌的外側面上端靠兩側對稱設有兩個連接柱(3),非澆灌的外側面下端靠兩側設有與連接柱(3)套接的連接套柱(5),所述單元模板(I)左右兩側對稱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連接耳件(2),且連接耳件(2)上設有螺栓孔(6),所述單元模板(I)分為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同時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雙向連接模板、只有上端面設置連接柱(3)的單向上連接模板、只有下端面設置連接套柱(5)的單向下連接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尚慶峰,
申請(專利權)人:尚慶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