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所述島頭與島身連接,所述島頭由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組合拼裝而成,所述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所述左側弧形島頭與右側弧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成四分之一個圓;所述矩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而成矩形;所述島頭上部設有欄桿和弧形護圈;所述防撞腰帶采用PVC軟性材料;所述島身漆畫黑黃相間的反光材料;這種安全島不僅提高了道路安全性和安裝拆卸的便利性,同時保證了道路的景觀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所述島頭與島身連接,所述島頭由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組合拼裝而成,所述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所述左側弧形島頭與右側弧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成四分之一個圓;所述矩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而成矩形;所述島頭上部設有欄桿和弧形護圈;所述防撞腰帶采用PVC軟性材料;所述島身漆畫黑黃相間的反光材料;這種安全島不僅提高了道路安全性和安裝拆卸的便利性,同時保證了道路的景觀性。【專利說明】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道路安全島,尤其涉及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現有安全島大致可分為三類:1.綠化式安全島(安全島由緣石和植被形 成);2.現場燒筑式安全島(交叉口施工時同時燒筑安全島);3.預制式安全島(提前制作 出安全島模型,隨時安裝至路中)。現有安全島由于缺少統一成熟的行業規范,普遍存在安 全性差,標準化低、安裝生產困難等問題。首先,澆筑式和預制式安全島大多作為一個整體 來生產制造,批量生產大小固定,安裝拆卸困難;其次,安全島由于顏色、形狀、高度等因素 并不醒目,司機在行駛過程中難以察覺--對汽車司機來說,遠處很難看到灰色或很矮的 安全島,起不到警示作用,且不合適的高度會遮擋司機視線;最后,安全島安全性差,當汽車 發生碰撞時,由于體積問題難以保護在島上行人,并且可能會造成直接傷害--有些大點 的安全島,當汽車發生碰撞,由于材料及設計問題會對汽車表面產生不可修復的破壞,以致 危及駕駛員安全。鑒于此,本專利技術針對預制式安全島,采取模塊組合的方式,提出專業化、標 準化道路中央安全島設計方案和模式,并可有效替代前綠化式和澆筑式安全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這 種安全島不僅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保證了道路的景觀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所述島頭與島身連接,其特征 是,所述島頭由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組合拼裝而成,所述左側弧形島 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 所述左側弧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成四分之一個圓。 所述右側弧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成四分之一個圓。 所述矩形島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而成矩形。 所述島頭上部設有欄桿和弧形護圈。 所述防撞腰帶采用PVC軟性材料。 所述安全島島頭高Η為0. 6-0. 8米,左側弧形島頭與右側弧形島頭的半徑R為 0. 5-1米,厚度d為0. 05-0. 1米;所述矩形島頭厚度d為0. 05-0. 1米,寬度D = L-2R,其中 L為道路中央隔離帶寬度;所述弧形護圈和欄桿總高度h'為0. 05-0. 15米;所述軟性防撞 腰帶距地面0. 3-0. 5米,寬h為0. 1-0. 2米,厚度d'為0. 05-0. 1米。 所述島身漆畫黑黃相間的反光材料。 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保證安全島的便利性:模塊組合式生產方式能做到標準化批量生產,因地制 宜、靈活便利,易形成一種產業。各個模塊之間不進行剛性固定,部分模塊損壞時只需替換 損壞模塊,較整體替換更為節儉。 (2)提高安全島的安全性:遠距離看,反光漆表層具有醒目的警示作用,防止駕駛 員遠距離視線模糊,同時適宜的顏色和材料能在物理與心理上保證安全。近距離輕微撞擊 時,軟性腰帶能吸收部分撞擊能量,不會對碰撞車輛產生強烈破壞,保護駕駛人和車輛安 全。近距離強烈撞擊時,非剛性連接的模塊解體,避免了對機動車駕駛人造成致命傷害。 (3)保證道路的景觀性:尺度適宜,顏色搭配合適的安全島既有警示作用又能成 為靚麗的風景線;安全島中央可種植灌木、水生植物荷花睡蓮等,既能體現交叉口美觀特 點,又能使島上行人駐足觀賞。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安全島島頭的立體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安全島島頭的俯視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安全島島頭的前視圖。 其中,1、左側弧形島頭;2、右側弧形島頭;3、中間矩形島頭;4、防撞帶;5、護欄;6、 弧形護圈;7、島身。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以便利、安全為設計理念;以模塊組合化、標準安全化、景觀化為設計原則; 根據道路寬度和過街需求確定安全島寬度,根據行車視距確定安全島高度,突出安全島組 合式柔性連接和軟性防撞腰帶的緩沖保護作用,突破傳統的選用堅固材料的整體化結構模 式,以期達到消能解體、保護司機和乘客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7,安全島島頭包括三部分,左側弧形島頭1 (半徑為R)、中 間的矩形島頭3 (寬度為D)和右側弧形島頭2 (半徑為R),三部分間不進行剛性固定而是通 過拼裝組合而成。其中中間島是調節尺寸的中間件,安全島的整體寬度主要有它調節,寬度 較小的安全島也可不加中間島,直接由兩個弧形島拼接而成。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 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4。安全島上部附有護欄5和弧形護圈6,方便吊裝的同 時增加美觀性。 為保障視距,同時提高警示性,設計左側弧形島頭與右側弧形島頭高Η(安全島總 高度,包括護欄和弧形護圈高度)為〇. 6-0. 8米,半徑R為0. 5-1米,厚度d為0. 05-0. 1 米;中間的矩形島頭高H(安全島總高度,包括護欄和弧形護圈高度)為0. 6-0.8米,厚度 d為0. 05-0. 1米,寬度D = L-2R,其中L為道路中央隔離帶寬度;弧形護圈和欄桿高h'為 0.05-0. 15米;在安全島的向外方向設置厚d'為0.05-0. 1米的軟性材料防撞腰帶,可以在 沖撞時起到保護作用。 防撞腰帶采用彈性好的吸能材料,距地面0. 4米左右,寬h為0. 1-0. 2米,也可視 具體情況加兩條或多條,橫向或縱向均可。防撞腰帶在沖撞發生時可有效防止破碎,并能在 低速碰撞發生時吸收能量,盡可能的不對安全島的形態發生破壞,安全腰帶的位置經過實 驗計算,可有效地涵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碰撞產生的初始位置,最大限度減少破壞。 安全島表層漆畫顏色明顯的反光涂料,例如黑黃相間的反光材料,起到警示作用。 安全島內可種植植物,但要控制在總高度Η內,綠化植物可提高交叉口景觀觀賞 性。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 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 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以內。【權利要求】1. 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所述島頭與島身連接,其特征 是,所述島頭由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組合拼裝而成,所述左側弧形島 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其特征是,所述左側弧形島 頭為防水混凝土結構圍合成四分之一個圓。3. 如權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防撞型道路中央安全島,包括島頭和島身,所述島頭與島身連接,其特征是,所述島頭由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組合拼裝而成,所述左側弧形島頭、右側弧形島頭和矩形島頭外側設有軟性防撞腰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汝華,牛馨雅,董正,王金萍,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