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集裝箱汽車運輸的裝卸設備,特別是用于內路集裝箱汽車運輸裝卸。目前廣泛使用的集裝箱裝卸設備(見《CargoSystems》1987.10.pll″A new container leg system″)是由動力裝置和裝卸裝置組成。兩裝置通過高壓膠管連接。設在車外的動力裝置是由外接電源、液壓箱及操作閥組成。裝卸裝置是由四根支柱組成,它們分別與集裝箱四個角支柱的上下角配件機械連接。每個支柱是由缸體及旋鎖件組成,缸體內的活塞桿與地面接觸。該設備是以外接電源為動力,帶動油泵產生高壓油,通過控制操縱閥,可使集裝箱同步上升或降落。該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等優點,其缺點是該設備不能隨車攜帶,裝卸貨物時須具備有電源的場合方能裝卸,適應性差。本技術的目 在于提供一種既發揮上述技術的優點,又可將動力裝置安裝在牽引車上,以牽引車本身發動機為動力并可隨車攜帶的集裝箱汽車運輸裝卸設備。本技術是由動力裝置、裝卸裝置組成且兩裝置通過高壓膠管連接,其特征在于動力裝置裝在牽引車(1)上,它以牽引車(1)本身發動機為動力,取力器(5)裝在發動機或變速箱上,取力器(5)的輸出軸由連軸節與液壓箱(6)內的油泵相接,裝在減速箱上的液壓箱(6)是由液壓回路組成。每個支柱是由缸體(18)、結構架(4)和旋鎖件(7)、(8)組成,缸體(18)與結構架(4)焊接,裝在結構架(4)上下兩端的旋鎖件(7)、(8)與集裝箱(3)的一個角柱的上下角配件孔機械相接,缸體(18)內的活塞桿(9)與地面接觸。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論述如下一種由動力裝置、裝卸裝置組成且兩裝置通過高壓膠管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由動力裝置、裝卸裝置組成且兩裝置通過高壓膠管相接的集裝箱汽車運輸裝卸設備,其特征在于動力裝置裝在牽引車(1)上,它以牽引車(1)本身發動機為動力,取力器(5)裝在發動機或變速箱上,取力器(5)的輸出軸由連軸節與液壓箱(6)內的油泵連接,裝在減速箱上的液壓箱(6)是由液壓回路組成,操作閥(17)裝在液壓箱(6)上,其裝卸裝置是由四個支柱組成,它們分別與集裝箱(3)的四個角柱的上下角配件孔機械連接,每個支柱是由缸體(18)、結構架(4)及旋鎖件(7)、(8)組成,缸體(18)與結構架(4)焊接,裝在結構架(4)上下兩端的旋鎖件(7)、(8)與集裝箱(3)一個角柱的上下角配件孔機械相接,缸體(18)內的活塞桿(9)與地面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秉安,王希寧,
申請(專利權)人: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