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輪及車輪飾蓋,車輪飾蓋包括:飾蓋本體,設有用于供螺栓穿過的安裝孔;位于所述飾蓋本體軸向內側的旋轉遮蓋;位于所述旋轉遮蓋背向飾蓋本體一側的抵壓座,所述抵壓座與飾蓋本體固定連接并擠壓旋轉遮蓋,使所述旋轉遮蓋沿朝向飾蓋本體的軸向方向抵靠在飾蓋本體上,并能夠旋轉以遮擋或露出所述安裝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解決了以下問題:現有車輪飾蓋造成車輪的拆裝非常不方便,且在拆裝過程中容易損壞車輪飾蓋中的部件。(*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輛
,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輪及車輪飾蓋。
技術介紹
車輪飾蓋是汽車上的重要外觀件,其位于車輪的軸向外側,用于美化車輪外觀并使車輛整體風格趨于一致。于2006年7月19日公告、公告號為CN2797087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輪飾蓋,如圖1所示,該車輪飾蓋由固定連接的輪蓋基體I和中心裝飾蓋2組成。其中,如圖2所示,輪蓋基體I的中心部位設有多個沿周向均勻間隔排列的螺栓孔3、以及位于螺栓孔3徑向外側的卡槽4。如圖3所示,中心裝飾蓋2朝向輪蓋基體I的表面設有卡爪5。結合圖1至圖3所示,安裝車輪時,先利用穿過螺栓孔3的螺栓(未圖示)將輪蓋基體I固定至車輪(未圖示)上,再將中心裝飾蓋2上的卡爪5嵌入對應的卡槽4內,使得中心裝飾蓋2固定連接至輪蓋基體I上,并將輪蓋基體I上的螺栓遮擋住,防止螺栓暴露出來受外界環境的腐蝕、以及影響車輪的美觀。在拆卸車輪時,需先將中心裝飾蓋2從輪蓋基體I上拆卸下來。根據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現有車輪飾蓋存在以下不足:在拆裝車輪時,需拆裝車輪飾蓋的各個部件,具體為將中心裝飾蓋2安裝至輪蓋基體I上、或者將中心裝飾蓋2從輪蓋基體I上拆下來,造成車輪的拆裝非常不方便,且在拆裝過程中容易損壞車輪飾蓋中的部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問題是:現有車輪飾蓋造成車輪的拆裝非常不方便,且在拆裝過程中容易損壞車輪飾蓋中的部件。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車輪飾蓋,包括:飾蓋本體,設有用于供螺栓穿過的安裝孔;位于所述飾蓋本體軸向內側的旋轉遮蓋;位于所述旋轉遮蓋背向飾蓋本體一側的抵壓座,所述抵壓座與飾蓋本體固定連接并擠壓旋轉遮蓋,使所述旋轉遮蓋沿朝向飾蓋本體的軸向方向抵靠在飾蓋本體上,并能夠旋轉以遮擋或露出所述安裝孔。可選地,所述飾蓋本體還設有:位于所述安裝孔徑向內側的中心通孔;所述旋轉遮蓋具有:旋轉操作部、以及自所述旋轉操作部沿徑向向外的方向突伸的遮擋葉片;所述旋轉操作部位于所述中心通孔內,所述抵壓座抵靠在旋轉操作部上;所述旋轉遮蓋旋轉時,所述遮擋葉片遮擋或露出所述安裝孔。可選地,所述旋轉操作部設有旋鈕,所述旋鈕沿背離所述抵壓座的方向突伸出所述中心通孔外。可選地,所述飾蓋本體具有:沿朝向旋轉遮蓋的軸向方向突伸的限位部,所述遮擋葉片遮擋安裝孔時,所述限位部、遮擋葉片在旋轉遮蓋的周向方向上錯開;所述遮擋葉片在旋轉遮蓋的旋開方向上靠近限位部的一端設有:朝向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缺口,所述遮擋葉片露出安裝孔時,所述限位部嵌入第一缺口內。可選地,所述限位部靠近第一缺口的一端設有:朝向所述第一缺口的第二缺口 ;所述遮擋葉片露出安裝孔時,所述遮擋葉片未設置所述第一缺口的另一端嵌入第二缺口內,所述限位部未設置所述第二缺口的另一端嵌入第一缺口內。可選地,所述限位部設有卡槽,所述抵壓座具有卡爪,所述卡爪卡設于卡槽內。可選地,所述抵壓座包括:與所述飾蓋本體固定連接的壓蓋、以及位于所述旋轉遮蓋和壓蓋之間的呈壓縮狀態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設于壓蓋上、另一端抵靠在旋轉遮蓋上,并能夠沿所述旋轉遮蓋的軸向發生彈性形變。可選地,所述彈性件為螺旋彈簧。可選地,所述抵壓座還包括:位于所述旋轉遮蓋和彈性件之間的支撐蓋,所述支撐蓋的一端固設于彈性件上、另一端抵靠在旋轉遮蓋上。可選地,所述壓蓋具有:底蓋、以及自所述底蓋沿朝向旋轉遮蓋的方向突伸的卡爪;所述飾蓋本體設有卡槽,所述卡爪卡設于卡槽內。另外,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車輪,包括:輪輞、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車輪飾蓋,所述輪輞位于抵壓座背向飾蓋本體的一側,并與所述飾蓋本體固定連接。可選地,所述輪輞為鋼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無需拆裝車輪時,旋轉遮蓋遮擋安裝孔,防止車輪上的螺栓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受外界環境的腐蝕、以及影響車輪的美觀。需拆裝車輪時,轉動旋轉遮蓋以露出安裝孔之后即可對車輪進行拆裝,而無需拆裝車輪飾蓋中的各個部件,使得車輪的拆裝非常方便,且避免了拆裝車輪飾蓋過程中損壞車輪飾蓋中的部件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現有車輪飾蓋沿軸向方向看過去的平面視圖;圖2是圖1所示車輪飾蓋中輪蓋基體沿軸向方向看過去的平面視圖;圖3是圖1所示車輪飾蓋中中心裝飾蓋沿徑向方向看過去的平面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車輪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圖4所示車輪中車輪飾蓋的剖視圖;圖6是圖4所示車輪中旋轉遮蓋遮擋飾蓋本體上的安裝孔時的裝配圖;圖7是圖4所示車輪中旋轉遮蓋露出飾蓋本體上的安裝孔時的裝配圖;圖8是圖4所示車輪中旋轉遮蓋的立體結構圖;圖9是圖8所示旋轉遮蓋遮擋飾蓋本體上的安裝孔時的局部示意圖;圖10是圖8所示旋轉遮蓋沿旋開方向旋轉以露出飾蓋本體上的安裝孔的局部示意圖;圖11是圖4所示車輪中抵壓座的立體圖;圖12是圖11所示抵壓座與飾蓋本體固定連接的示意圖;圖13是圖11所示抵壓座將旋轉遮蓋抵靠在飾蓋本體上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車輪包括:輪輞10、以及在輪輞10的軸向一側與其固定連接的車輪飾蓋20,車輪飾蓋20位于車輪的軸向外側。輪輞10設有用于安裝螺栓30的螺栓孔(未標識),所述螺栓孔的數量為多個(圖中以五個為例)并沿輪輞10的周向均勻間隔排列。在具體實施例中,輪輞10為鋼輪。車輪飾蓋20包括沿車輪的軸向依次排列的飾蓋本體21、旋轉遮蓋22、以及抵壓座23,輪輞10位于抵壓座23背向飾蓋本體21的一側,旋轉遮蓋22位于飾蓋本體21的軸向內側,即,旋轉遮蓋22位于飾蓋本體21面向輪輞10的一側。飾蓋本體21設有用于供螺栓30穿過的安裝孔210,安裝孔210的數量為多個并沿飾蓋本體21的周向均勻間隔排列。安裝孔210與輪輞10上的螺栓孔位置對應。飾蓋本體21還設有位于徑向外邊緣的卡爪211,卡爪211位于飾蓋本體21面向輪輞10的一側,并卡設于輪輞10的卡槽(未圖示)內,使得飾蓋本體21與輪輞10固定連接在一起。在本實施例的變換例中,飾蓋本體21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與輪輞10固定連接在一起。結合圖4至圖5所示,抵壓座23與飾蓋本體21固定連接并擠壓旋轉遮蓋22,使旋轉遮蓋22沿朝向飾蓋本體21的軸向方向抵靠在飾蓋本體21上。抵靠在飾蓋本體21上的旋轉遮蓋22能夠旋轉以遮擋或露出安裝孔210。如圖6所示,在無需拆裝車輪時,旋轉遮蓋22遮擋安裝孔210,防止螺栓30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受外界環境的腐蝕、以及影響車輪的美觀。在圖6中,旋轉遮蓋22被飾蓋本體21遮擋住的部分用虛線顯示。結合圖6至圖7所示,在需拆裝車輪時,轉動旋轉遮蓋22以露出安裝孔210。在本技術中,定義旋轉遮蓋22旋轉以露出安裝孔210的旋轉方向為旋開方向A。露出安裝孔210之后,可以進行螺栓30的拆裝。即,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在拆裝車輪時,轉動旋轉遮蓋22以露出安裝孔210之后,即可對車輪進行拆裝,而無需拆裝車輪飾蓋中的各個部件,使得車輪的拆裝非常方便,且避免了拆裝車輪飾蓋過程中損壞車輪飾蓋中的部件的問題。在安裝車輪之后,沿與旋開方向A相反的方向轉動旋轉遮蓋22,以遮擋安裝孔210。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飾蓋本體21還設有:位于安裝孔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輪飾蓋,其特征在于,包括:飾蓋本體,設有用于供螺栓穿過的安裝孔;位于所述飾蓋本體軸向內側的旋轉遮蓋;位于所述旋轉遮蓋背向飾蓋本體一側的抵壓座,所述抵壓座與飾蓋本體固定連接并擠壓旋轉遮蓋,使所述旋轉遮蓋沿朝向飾蓋本體的軸向方向抵靠在飾蓋本體上,并能夠旋轉以遮擋或露出所述安裝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嶷,于義長,丁家翔,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