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包括車輪飾蓋、自動發電裝置;所述自動發電裝置包括:轉軸、線圈繞組、第一軸套、第二軸套、磁極磁鐵、外殼、連接板、偏心配重塊、齒形連接板、線路板。車輛運行時,與車輪飾蓋連接為一體的齒形連接板、線路板、第一軸套和線圈繞組處于旋轉狀態,同時磁極磁鐵在偏心配重塊的重力作用下不轉;旋轉的線圈繞組切割不轉動的磁鐵的磁極形成的磁力線發出電能;所述自動發電裝置的線路板設有發光單元,利用自動發電裝置發出電能發光。本發明專利技術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無需加裝電源,能自動發光,其采用的微型發電機組件結構簡單,防水耐用,和車輪飾蓋的連接方式簡單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配件
,涉及一種車輪飾蓋,尤其涉及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車輪裝飾蓋在轎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對于提高轎車的外觀整體美觀效果有顯著的作用。其多樣化的造型及低廉的價格,得到了生產廠家和消費者的歡迎。設計制作類似于霓虹燈般燈光裝飾的車輪飾蓋對拓展車輪飾蓋的設計品種,擴展外觀造型種類、提高轎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車輪在轎車行駛時處于旋轉狀態,受車輪在轎車上位置和其結構的限制,用已有·技術手段,將位于轎車車身上的電瓶或發電機上的電源引入裝在車輪輪轂上的車輪飾蓋,不但結構復雜,而且成本很高。申請號為200620022016. 3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輪轂自發電閃光裝置,其特征為發電裝置用固定裝置輪轂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剎車轂上。由于固定裝置輪轂的固定螺栓為動力連接零件,對其的強度和安裝力矩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將其拆下后再用其安裝電源,一是操作強度大,二是如若擰緊螺栓的力矩達不到要求,便存在安全風險。申請號為201020506696. 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車輪飾蓋,對發光車輪飾蓋供電所提出的方案是用插座連接在輪轂上安放的電源,如上所述,輪轂是用螺栓聯接在車軸端,輪轂上可用連接固定電源的零件只有這種螺栓。用固定輪轂于車軸端的螺栓固定安裝電源顯然非常不便。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自發光車輪飾蓋,以解決現有自發光車輪飾蓋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結構簡單方便,無需電源,可解決現有發光裝飾蓋供電電源安裝使用上存在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包括車輪飾蓋、自動發電裝置;所述自動發電裝置包括轉軸、線圈繞組、第一軸套、第二軸套、磁極磁鐵、外殼、連接板、偏心配重塊、齒形連接板、線路板;所述線圈繞組固定在第一軸套上,第一軸套能相對于轉軸轉動;所述磁極磁鐵固定在外殼上,外殼靜配合固裝于第二軸套上,第二軸套靜配合固裝在轉軸上;所述連接板一側與偏心配重塊固定連接,另一側和外殼底部固定;或者,連接板與外殼設計成一體;所述齒形連接板上的中心孔和第一軸套靜配合固定聯接;齒形連接板的下側面連接著線路板;所述線圈繞組的引出線穿過齒形連接板和線路板上的電路連通;利用齒形連接板的外緣下部的凸凹形結構與車輪飾蓋上設置的卡扣結合,將所述自動發電裝置與車輪飾蓋聯接成一體;車輛運行時,與車輪飾蓋連接為一體的齒形連接板、線路板、第一軸套和線圈繞組處于旋轉狀態,同時磁極磁鐵在偏心配重塊的重力作用下不轉;旋轉的線圈繞組切割不轉動的磁鐵的磁極形成的磁力線發出電能;所述自動發電裝置的線路板設有發光單元,利用自動發電裝置發出電能發光。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板的一側通過螺釘、螺母與偏心配重塊連 接,另一側則和外殼底部焊為一體或粘結為一體;所述轉軸的一端設有軸端擋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齒形連接板的外邊緣上部靜配合固裝著防水保護罩;所述防水保護罩與齒形連接板構成密封空間,防止自動發電裝置進水;線路板上的所有導電元件均用絕緣膠密封。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利用齒形連接板的外緣下部的凸凹形結構與車輪飾蓋上設置的若干呈長鉤狀的卡扣結合;卡扣沿車輪飾蓋旋轉中心對稱均勻分布。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發光單元為若干個發光二極管,所述車輪飾蓋主體包括飾蓋機構、標志牌、透明材料制作的U形導光元件;標志牌通過連接長鉤與飾蓋機構連為一體,在中心飾蓋和小飾蓋中,飾蓋機構通過其長爪卡入輪轂中心孔上的槽中,使飾蓋機構和輪轂為一體;在大飾蓋中,飾蓋上的卡爪W卡入鋼輪轂輪圈內側的槽內,使飾蓋與輪轂結合為一體;線路板上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通過U形導光元件,飾蓋機構上的導光孔照亮標志牌。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包括車輪飾蓋、自動發電裝置;所述自動發電裝置包括轉軸、線圈繞組、第一軸套、第二軸套、磁極磁鐵、外殼、連接板、偏心配重塊、齒形連接板、線路板;所述磁極磁鐵與第一軸套靜配合連接,第一軸套與轉軸靜配合連接,連接板與第一軸套靜配合連接;所述偏心配重塊與連接板連為一體,線圈繞組與外殼連為一體,外殼固連在第二軸套上,第二軸套套裝在軸上,第二軸套相對于轉軸轉動;所述齒形連接板與外殼聯為一體;齒形連接板連接著線路板;線圈繞組的引出線與線路板上的電路聯通;車輪旋轉時,與偏心配重塊連為一體的第一軸套、轉軸、磁極磁鐵在偏心配重塊的重力作用下不轉動,線圈繞組則和與其連為一體的外殼、第二軸套、齒形連接板線路板、車輪飾蓋一起轉動;旋轉的線圈繞組切割不轉動的磁極磁鐵形成的磁力線發出電能;所述自動發電裝置的線路板設有發光單元,利用自動發電裝置發出電能發光。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偏心配重塊通過螺釘、螺母與連接板連為一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轉軸的一端設有軸端擋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發光單元為若干個發光二極管,所述車輪飾蓋主體包括飾蓋機構、標志牌、透明材料制作的U形導光元件;標志牌通過連接長鉤與飾蓋機構連為一體,在中心飾蓋和小飾蓋中,飾蓋機構通過其長爪卡入輪轂中心孔上的槽中,使飾蓋機構和輪轂為一體;在大飾蓋中,飾蓋上的卡爪W卡入鋼輪轂輪圈內側的槽內,使飾蓋與輪轂結合為一體;線路板上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通過U形導光元件,飾蓋機構上的導光孔照亮標志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無需加裝電源,能利用車輪的轉動產生電源,自動發光。其采用的微型發電機組件結構簡單,防水耐用,和車輪飾蓋的連接方式簡單可靠。自動發電的微型發電機組件和車輪飾蓋聯接為一體的自動發光車輪飾蓋和車輪轂的安裝連接簡單。本專利技術所敘述的能自動發光的車輪飾蓋的技術方法可推廣使用在現有大、中、小各類車輪飾蓋中,可大大拓展車輪飾蓋的外觀造型,提高轎車的市場競爭力。附圖說明 圖I為自動發電微型發電機組件原理圖,亦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圖2為自動發電微型發電機組件的X向視圖。圖3為自動發電微型發電機組件的C-C剖視圖。圖4為自動發電微型發電機組件的B-B剖視圖。圖5為偏心重力塊與發電機殼體的另一種聯接方式。圖6為齒形連接件軸向剖面圖。圖7為齒形連接件的D-D剖面圖。圖8為飾蓋中與齒形連接件相聯的長鉤位置H部的局部引出視圖。圖9為飾蓋長鉤的E-E剖視圖。圖10為齒形連接件對準飾蓋長鉤的位置示意圖。圖11為齒形連接件與飾蓋長鉤聯接的位置示意圖。圖12為圖10中剖切位置F-F的剖面圖。圖13為圖11中剖切位置G-G的剖面圖。圖14為自動發電的微型發電機組件與小飾蓋聯為一體組成發光車輪飾蓋的實施例。圖15為圖14的I向視圖。圖16為圖14的J向視圖。圖17為自動發電的微型發電機組件與中心飾蓋聯為一體組成發光中心飾蓋的實施例。圖18為發光車輪飾蓋的電路原理圖。圖19為自動發電的微型發電機組件與大飾蓋聯為一體組成發光大飾蓋的實施例。圖20為發光大飾蓋的外觀圖。圖21為另一種結構的自動發電微型發電機組件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實施例一請參閱圖I至圖4,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包括車輪飾蓋、微型發電機(即自動發電裝置)。微型發電機包括轉軸2、線圈繞組I、第一軸套9、第二軸套3、磁極磁鐵6、外殼4、連接板14、偏心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發光車輪飾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輪飾蓋、自動發電裝置;所述自動發電裝置包括:轉軸(2)、線圈繞組(1)、第一軸套(9)、第二軸套(3)、磁極磁鐵(6)、外殼(4)、連接板(14)、偏心配重塊(11)、齒形連接板(7)、線路板(8);所述線圈繞組(1)固定在第一軸套(9)上,第一軸套(9)能相對于轉軸(2)轉動;所述磁極磁鐵(6)固定在外殼(4)上,外殼(4)靜配合固裝于第二軸套(3)上,第二軸套(3)靜配合固裝在轉軸(2)上;所述連接板(14)一側與偏心配重塊(11)固定連接,另一側和外殼(4)底部固定;或者,連接板(14)與外殼(4)設計成一體;所述齒形連接板(7)上的中心孔和第一軸套(9)靜配合固定聯接;齒形連接板(7)的下側面連接著線路板(8);所述線圈繞組(1)的引出線(10)穿過齒形連接板(7)和線路板(8)上的電路連通;利用齒形連接板(7)的外緣下部的凸凹形結構與車輪飾蓋上設置的卡扣結合,將所述自動發電裝置與車輪飾蓋聯接成一體;車輛運行時,與車輪飾蓋連接為一體的齒形連接板(7)、線路板(8)、第一軸套(9)和線圈繞組(1)處于旋轉狀態,同時磁極磁鐵(6)在偏心配重塊(11)的重力作用下不轉;旋轉的線圈繞組(1)切割不轉動的磁鐵(6)的磁極形成的磁力線發出電能;所述自動發電裝置的線路板設有發光單元,利用自動發電裝置發出電能發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瑞爾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