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涉及一種連續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的膠合竹、木梁多呈簡支形式,破壞呈脆性,材料強度不能被充分利用,且變形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竹、木材(1)的兩端固定有端部U型連接件(11),相鄰兩個竹、木材(1)通過端部U型連接件(11)建立連接;一體化錨固單元(5)固定在端部U型連接件(11)的頂板上,竹、木材(1)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轉向承壓輪(2),預應力鋼絞線(3)布于竹、木材(1)前后兩側,并通過轉向承壓輪(2)控制線型形成折線,并錨固在一體化錨固單元(5)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高了現代竹木結構在工程中的運用速度,實現了竹木結構的有效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續梁,具體涉及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屬于土木工程領域。
技術介紹
研宄預應力膠合竹木結構意義重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第4項20條指出,“重點研宄開發高效、低成本、大規模農林生物質的培育、收集與轉化關鍵技術”,預應力膠合竹木張弦梁樓蓋結構體系是裝配式建筑的另一種重要形式,其研宄、示范與推廣,屬于對我國農林生物質材料的高效利用,與發改委、住建部大力提倡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精神相吻合。由預應力膠合竹木張弦梁樓蓋體系建造的房屋,不僅低碳環保,能夠可持續發展,而且利潤大、附加價值高,能夠引導建筑行業和竹、木材相關行業向高效、健康的方向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I)竹、木結構房屋綠色環保,性能優異,可持續發展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日益凸顯。據資料統計,我國的建筑中,超過80%是非節能建筑,其每單位面積的耗能水平是發達國家的2?3倍,建筑行業能源消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另一方面,鋼材、混凝土等傳統建材工業具有不可持續性,所用的礦石資源日漸枯竭,不可再生。以石灰石為例,我國可采儲量為790億噸,按目前水泥年產量22億噸計算,還可采30多年。在這種大背景下,發展可再生建材,實現綠色建筑,成為了當前建筑結構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竹材和木材是天然資源,具有可再生性,而且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釋放氧氣,改善環境。竹木結構房屋保溫性好,具有節能減排的特點,據統計,如果用木結構代替混凝土結構,在建造階段,可節省45.24%的能源和46.17%的水;在使用階段節省10.92%的電能。此外,相比于鋼材和混凝土,竹木材制品廢棄后更易處理,可作為燃料,也可以作為人造板或紙張原料等進行循環利用。由此可見,竹、木結構房屋具有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綠色建筑產業化政策,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建筑形式。(2)竹、木材結合了竹材和木材的優點,強度高,剛度好,適合用做結構材竹、木材是指將竹材與木材以相同或不同的結構單元形式進行組合及膠接而成的復合板材或方材。這種材料將強度高的竹材用于構件表面,易于加工的木材用于構件內部,可以充分發揮兩種材料的優點。通過現代膠合技術加工而成的竹、木材,構件的長度和截面尺寸不受材料天然尺寸限制,能夠充分利用我國竹、木林業資源。我國竹類資源豐富,竹子種類和竹林面積約占世界的1/4,達538.10萬公頃,竹材產量約占1/2,居世界各國之首,而且隨著膠合竹、重組竹加工技術的成熟,徹底改變了竹材外圓內空,不宜加工使用的缺點,極大地拓展了竹材的適用范圍;在木材方面,我國人公林面積達0.69億公頃,也居世界首位。將竹、木材用于量大面廣,高附加值的建筑結構中,可以解決我國小徑材、劣質材的出路,帶動竹木加工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只要規劃管理得當,科學砍伐,合理補種,需求會刺激林業發展,進而推動綠化,改善環境,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3)普通膠合竹、木梁多呈簡支形式,破壞呈脆性,材料強度不能被充分利用,且變形較大竹、木材料受原材料尺寸和加工公益限制,長度一般達不到連續梁的要求,此外,竹、木構件對接接頭傳遞彎矩的能力較低,導致節點連接剛度不足,因此,一般木梁大多呈簡支形式。一般均布荷載作用下,普通膠合竹、木簡支梁在跨中截面達到彎矩最大值,從跨中到支座,外荷載產生的彎矩逐漸減小,因此,除跨中截面外,其他截面的材料強度均不能被充分利用。膠合竹、木簡支梁一般先在受拉邊缺陷位置出現裂縫,最后因材料抗拉強度不足,發生脆性破壞,此時,材料的抗壓強度尚未充分發揮。和連續梁相比,簡支梁的變形要大得多,而且竹、木材料的蠕變,會進一步增大梁變形,影響使用。實際工程中,很多竹、木材的截面尺寸由變形控制,更有研宄表明,膠合竹梁按撓度驗算的極限承載力大約是按強度驗算的極限承載力的1/5,材料強度未能得到充分利用?,F有連續梁間常采用U形鋼板、角鋼等作為傳力單元,通過螺栓或螺釘與竹、木材連成整體,這種連接方式傳遞彎矩的能力較低,設計時只能按簡支進行處理。綜上所述,亟待設計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其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社會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膠合竹、木梁多呈簡支形式,破壞呈脆性,材料強度不能被充分利用,且變形較大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將預應力技術從簡支梁延伸到連續梁、框架梁,進而形成預應力膠合竹木樓蓋結構體系。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包括竹、木材,竹、木材的兩端固定有端部U型連接件,相鄰兩個竹、木材通過端部U型連接件建立連接;一體化錨固單元固定在端部U型連接件的頂板上,竹、木材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轉向承壓輪,預應力鋼絞線布于竹、木材前后兩側,并通過轉向承壓輪控制線型形成折線,并錨固在一體化錨固單元上。優選的: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還包括加勁板,所述加勁板設置在竹、木材的前后兩側,且加勁板與端部U型連接件固定連接。如此設置,結構穩定性強。優選的:所述端部U型連接件的底板長度大于其頂板長度。如此設置,線型需要,結構穩定性強。優選的:所述預應力鋼絞線通過絲扣擰張裝置施加預應力張拉在竹、木材上,絲扣擰張裝置包括墊板、張拉螺桿和轉向塊,所述墊板固定在竹、木材的底面上,張拉螺桿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墊板上,所述轉向塊連接在張拉螺桿上,轉向塊上加工有導槽,預應力鋼絞線的張拉點處嵌入導槽內。如此設置,便于實現鋼絞線的張拉,固定鋼絞線位置,對木梁施加預應力,不僅提高了承載力,加大梁跨。優選的:所述墊板的底面上留有Imm的涂料滑油凹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技術的預應力連續竹木梁將預應力技術從簡支梁延伸到連續梁、框架梁,進而形成預應力膠合竹木樓蓋結構體系。通過一套自行研發的端部連接裝置,實現膠合竹、木結構的梁梁連接、梁柱連接和梁墻連接,并通過預應力增強構件之間的整體性,進而形成整體裝配式預應力膠合竹木樓梯結構體系,具有如下優點:①通過端部連接裝置和預應力,可以提高節點剛度,實現剛接或半剛接,改變簡支梁的彎矩分布,從體系上,達到充分利用材料,減小變形的目的;②施加預應力可以減小膠合竹、木梁的短期變形,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調節預應力的大小,減小或消除蠕變對長期變形影響;[00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應力連續竹木梁推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竹、木材(1),竹、木材(1)的兩端固定有端部U型連接件(11),相鄰兩個竹、木材(1)通過端部U型連接件(11)建立連接;一體化錨固單元(5)固定在端部U型連接件(11)的頂板上,竹、木材(1)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轉向承壓輪(2),預應力鋼絞線(3)布于竹、木材(1)前后兩側,并通過轉向承壓輪(2)控制線型形成折線,并錨固在一體化錨固單元(5)上;所述端部U型連接件(11)的底板長度大于其頂板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楠,賀鐵,陳慧慧,徐嫚,張平陽,左宏亮,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林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