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建筑澆灌輔助用品技術領域,包括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用于支撐水平的鋁模板單元的豎向支撐件、用于支撐豎直的所述鋁模板單元的斜向支撐件和設置在所述鋁模板單元外的外墻支撐。采用上述方案為了使得澆灌成型后的墻體平整光滑且厚度統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澆灌輔助用品
,特別是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全鋁模板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有50年的應用歷史。但是目前的國內市場上在建筑澆灌的時候普遍采用的是成本較低的木質模板,木質模板拼合后的澆灌面會有大量的縫隙,會導致澆灌后的墻體表面出現大量不整齊的條紋,這些條紋需要進一步的整平處理既浪費了資源也浪費了時間;而且木質模板的使用壽命短使得建筑業對森林資源的浪費與消耗變得很大。支撐的時候都是木質模板單元單獨被支撐,木質模板單元之間的聯系就少了,不利于形成平整光滑且厚度統一的墻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使得澆灌成型后的墻體平整光滑且厚度統一。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包括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用于支撐水平的鋁模板單元的豎向支撐件、用于支撐豎直的所述鋁模板單元的斜向支撐件和設置在所述鋁模板單元外的外墻支撐。保證樓面,梁底及懸挑結構的支撐穩固。外墻支撐的設置使得若干鋁模板單元連城一個整體面而被進行固定。作為優選,所述豎向支撐件包括支撐座和支撐桿,所述支撐座與相互緊接的所述連接板接觸來支撐排列的所述鋁模板單元。整個豎向支撐件結構簡單,調節長度操作方便。作為優選,所述斜向支撐件包括斜支撐座和斜支撐桿,所述斜支撐座與相互緊接的所述連接板接觸來支撐排列的所述鋁模板單元。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支撐包括兩根平行排列的方形鋼管和設置在所述方形鋼管之間的方形鋼管孔。作為優選,所述斜向支撐件包括斜支撐座和斜支撐桿,所述斜支撐座與相互緊接的所述連接板接觸來支撐排列的所述鋁模板單元。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支撐包括兩根平行排列的方形鋼管和設置在所述方形鋼管之間的方形鋼管孔。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支撐被設置在所述鋁模板單元上的對拉螺桿限制其在上述鋁模板單元表面上的位置。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通過支撐結構的設置使得鋁模板單元形成一個整體受力面,而且對鋁模板單元的進行整體支撐,使得模板不會輕易變形且整面操作,其工作面和工作側面上的物理性能被改變,變得更加光滑的工作面和工作側面使得澆灌成型后的墻面不需要進一步的整平處理就能達到建筑人員進行下一步操作的需要。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1中,1-鋁模板單元,3-支撐結構,22-對拉螺桿,31-豎向支撐件,32-斜向支撐件,33-外墻支撐,311-支撐座,312-支撐桿,321-斜支撐座,322-斜支撐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的,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用來支撐鋁模板單元1,因為現在鋁模板單元1形成澆灌腔體在澆灌完成后,由于剛澆灌的混凝土內混合有大量的水,且內部并沒有形成有效的連接,在重力的作用下對鋁模板單元1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很好的輔助支撐件,鋁模板單元1連接形成的腔體容易變形,通過設置支撐結構3來輔助鋁模板單元1和緊固結構2幫助混凝土凝固。支撐結構3包括用于支撐水平的鋁模板單元1的豎向支撐件31、用于支撐豎直的鋁模板單元1的斜向支撐件32和設置在鋁模板單元1外的外墻支撐33。豎向支撐件31包括支撐座311和支撐桿312,支撐座311安放在鋁模板單元1相互緊密接觸的連接處。支撐座311設置在上述位置是為了保證鋁模板單元1連接處不會開裂產生縫隙,如果支撐座311設置在鋁模板單元1上會使得主板11的局部壓力過大而變形,使得混凝土凝固后的表面達不到申請人所需要的平整程度。支撐座311為一個卡槽結構,卡槽結構包括有一底邊和設置在該底邊兩側的檔邊,在檔邊上開設有均勻排列的三個通孔,該通孔內設置固定連桿保證支撐桿312與支撐座311連接,根據需要支撐座311上可以連接1根或2根或3根支撐桿312。連接桿312包括上連接桿、下連接桿和伸縮件,上連接桿通過固定連桿與支撐座連接,并且嵌入下連接桿內可以自由移動,伸縮件包括均勻排列開設在上連接桿上的固定孔,上述帶有固定孔的部分上連接桿被下連接桿覆蓋,在覆蓋上述上連接桿的下連接桿上開設嵌槽配合固定孔,固定孔內設置有貫穿上連接桿和下連接桿且與嵌槽配合的支桿,覆蓋上述上連接桿的下連接桿表面開設有螺紋,并且配合螺紋設置螺母支撐支桿,通過調節螺母使得上連接桿在下連接桿內伸縮來控制連接桿312的長度對鋁模板單元1起到更好的支撐。斜向支撐件32包括斜支撐座321和斜支撐桿322,斜支撐座321支撐鋁模板單元1的位置也是鋁模板單元1相互緊接處。斜支撐座321分為上斜支撐座和與地面接觸的下斜支撐座,斜支撐座321包括斜支撐底板,設置在斜支撐底板上轉軸限位件、被轉軸限位件固定的轉軸和設置在轉軸上可以沿著轉軸轉動且與斜支撐桿固定的固定套。為了方便斜向支撐件32搬取,斜支撐桿322上設置有把手。鋁模板單元1連接形成一個澆灌用的腔體后,在相對的鋁模板單元1上設置有三個對拉螺桿22限制鋁模板單元1之間的距離。外墻支撐33用于支撐對拉螺桿22并把相互練級的鋁模板單元1設置成一個整體受力面,包括兩根平行排列的方形鋼管,且在方形鋼管之間設置有方形鋼管孔,方形鋼管孔內容納有上述對拉螺桿22。外墻支撐33配合上述三排對拉螺桿22設置有三組,每組內包含多個對拉螺桿22。斜向支撐件32在對豎直放置的鋁模板單元1支撐的時候將上斜支撐座安置在方形鋼管上。而且斜向支撐件32可以挑選不同組的外墻支撐33進行支撐。這樣使得豎直放置的鋁模板單元1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墻面之后可以被整體固定支撐,經過這樣固定的鋁模板單元1會使得成型后的墻體表面光滑平整。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包括支撐結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3)包括用于支撐水平的鋁模板單元(1)的豎向支撐件(31)、用于支撐豎直的所述鋁模板單元(1)的斜向支撐件(32)和設置在所述鋁模板單元(1)外的外墻支撐(33)。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包括支撐結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3)包括用于支撐水平的鋁模板單元(1)的豎向支撐件(31)、用于支撐豎直的所述鋁模板單元(1)的斜向支撐件(32)和設置在所述鋁模板單元(1)外的外墻支撐(3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支撐件(31)包括支撐座(311)和支撐桿(312),所述支撐座(311)與相互緊接的所述連接板(12)接觸來支撐排列的所述鋁模板單元(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模板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撐件(32)包括斜支撐座(321)和斜支撐桿(322),所述斜支撐座(321)與相互緊接的所述連接板(12)接觸來支撐排列的所述鋁模板單元(1)。4.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繼華,彭英干,景斌,陳軍宏,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誼科建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