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屬于大型結構件提升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大跨鋼結構通廊運抵至目標位置→在大跨鋼結構通廊兩端設置基座,在基座上垂直組裝通廊支柱,在兩通廊支柱相對的一側,上部安裝輔助提升支架→在輔助提升支架上懸掛提升裝置→將提升裝置和大跨鋼結構通廊連接→啟動提升裝置,大跨鋼結構通廊整體提升就位后,在通廊支柱上安裝通廊支座→拆除輔助提升支架,完成整體提升。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無需使用吊車的提升裝置,在不需采用吊車的情況下,通過安裝本機構,只需在低位固定拉升機構、在高位固定輔助提升支架,就可以實現對大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構件進行提升的目的,機動性強,對加工現場的安裝環境要求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大型結構件提升方法
,尤其涉及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
技術介紹
大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構件重量往往幾十噸、上百噸,傳統的吊裝施工,主要采用的起重設備為吊車,各種吊車包括汽車吊、履帶吊、塔吊、水上浮吊、行車等等。通常采用一臺吊車起吊或多臺吊車聯合抬吊的方式進行吊裝。但在有些特種困難條件下,如在水上作業,目前水上大跨徑拱橋施工方案有:纜索吊裝方案,支架方案,轉體施工方案等。主要問題如下:1、纜索吊裝方案,需設置多座較高的塔架,設置扣索、背索及地錨,采用大噸位的纜索吊機,吊拼拱肋及橋面,采用纜索吊投入大,造價高,施工過程受風的影響大、風險高,整個施工過程對過往船只安全有較大影響。2、支架法施工方案,在支架上散件安裝或澆注,需要大量的臨時支架,施工周期長,不適合有通航要求的橋梁。3、轉體施工方案,在河岸或水中搭設支架,完成拱肋拼裝后,轉體拱肋,安裝橋面板,轉體的轉動盤造價高,轉體過程風的影響大,風險高,施工周期較長。以上各種施工方案,都需要各種方式來創造吊裝條件,需要的費用很大,或者有時根本沒有條件采用吊車。比如還由于場地空間狹小、障礙物影響或不可拆除,吊車無法進入作業區,也不能使用吊車;還有的一些重型構件,高度高,吊車起重力不夠,也無法進行起吊。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201610102507.7,公開日:2016.05.25,公開了一種整體拼裝浮運提升拱橋及其施工方法,拱橋包括整體拱梁和橋墩,整體拱梁包括主拱肋、主拱橫撐、吊桿、主梁、柔性系桿、拱梁臨時固結構件和臨時端橫梁,主拱肋采用鋼箱截面,主拱橫撐與主拱肋剛性連接,主梁與主拱肋在拱腳處固定相連接,拱梁臨時固結構件設置在主拱肋與主梁之間,拱梁臨時固結構件分別與主拱肋和主梁臨時固結,臨時端橫梁沿與主梁長度方向相垂直的橫向設置在主梁的端部,柔性系桿為沿主梁長度方向縱向設置在主梁內的多股,柔性系桿的兩端分別錨固在主梁與主拱肋的交接處,吊桿為豎向掉掛在主梁與主拱肋之間的多根桿,該拱橋能夠在岸上整體拼裝,然后整體浮運及整體提升成橋。但該專利技術申請結構復雜,安裝繁瑣,施工成本高,而且,只能適用于水面拱橋的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1.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提升使用吊車起吊受局限多、吊裝條件要求高、費用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它通過滑輪組和拉升機構的簡單組合,結合施工現場,在現場創造簡單條件,即可實現將大跨鋼結構通廊提升的目的。2.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步驟為:步驟一、將大跨鋼結構通廊運抵至目標位置;步驟二、在大跨鋼結構通廊兩端設置基座,在基座上垂直組裝通廊支柱,在兩通廊支柱相對的一側,上部安裝輔助提升支架;步驟三、在輔助提升支架上懸掛提升裝置;步驟四、將提升裝置和大跨鋼結構通廊連接;步驟五、啟動提升裝置,大跨鋼結構通廊整體提升就位后,在通廊支柱上安裝通廊支座;步驟六、拆除輔助提升支架,完成整體提升。優選地,步驟三中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所述滑輪組通過定滑輪的轉軸懸掛于輔助提升支架上,所述拉升機構通過牽引線穿過滑輪組滑槽帶動動滑輪提升大跨鋼結構通廊上升,是一種無需使用吊車的提升裝置,在不需采用吊車的情況下,只需在低位的基座固定拉升機構、在高位固定輔助提升支架,就可以實現對大跨鋼結構通廊等大型鋼結構或大型鋼筋混凝土構件進行提升的目的,機動性強,對加工現場的安裝環境要求低。優選地,所述滑輪組中的定滑輪和動滑輪數量相同,并一一對應,配合設置,可以結合大跨鋼結構通廊的體型和重量進行相應配置,配合大跨鋼結構通廊體型大,對稱性好,吊點位置容易選擇的特點,能夠取得互相協同的技術效果。優選地,提升裝置還包括導向滑輪,拉升機構的牽引線先穿過導向滑輪滑槽后,再工作于滑輪組,可以根據現場情況協調滑輪組和拉升機構的位置,進一步提高提升裝置的靈活性和通用性。優選地,所述拉升機構為卷揚機,固定于基座上,通廊支柱的下方,以提高整個機構對重物的拉升高度,理論上可以是任意高度,而且機動靈活性強,所述導向滑輪固定于和卷揚機水平方向,滑輪組的正下方,將牽引線的施力方向轉向為垂直向下,拉動滑輪組,避免斜拉、搖晃,實現平穩提升的效果,還能實現動滑輪動力臂的最大化,達到最大化省力的效果;卷揚機卷揚力通過動滑輪組數量,能夠實現相應倍數的增大。優選地,提升裝置共有2~10套,偶數套,理論上可以是無數套,根據大跨鋼結構通廊的體型和重量通過簡單的計算即可進行相應的調整和確定,相對應的,2~10個輔助提升支架對稱固定于2架通廊支柱中相對的頂部一側;并在步驟四中進行2~10點式連接,步驟五中實現2~10點式提升。優選地,所述定滑輪和動滑輪均為定滑輪組和動滑輪組,在同一提升裝置中使用,實現了單體提升裝置提升重量的倍增。卷揚機的卷揚力通過提升裝置中動滑輪組數量,能夠成倍的增大,在不計摩擦的情況下,理論上有多少動滑輪,卷揚力就有多少倍的提升,而卷揚機對牽引用的鋼絲繩能夠盤卷,因此,對拉升行程倍增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優選地,定滑輪組和動滑輪組分別為數個定滑輪同軸串聯和數個動滑輪同軸串聯,與垂直式并聯相比,減少了滑輪組的空間,相應了提高了整個升降系統的升降空間,減少了滑輪組對提升高度的影響。優選地,牽引線為鋼絲繩,提升重力大,強度高;所述動滑輪組正下方連接有吊鉤,以提高升降的穩定性,卷揚鋼絲繩通過動滑輪組數量,對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提升力倍增,提升速度倍減,減慢了提升速度,操作安全可控。優選地,所述拉升機構由同步伺服電機帶動;還適用于特定條件下大跨鋼結構、大跨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整體吊裝升降,穩定性高,速度可控,平衡性好,能夠避免安全事故。3.有益效果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通過滑輪組和拉升機構、輔助提升支架的配合,是一種無需使用吊車的提升裝置,在不需采用吊車的情況下,只需在低位的基座固定拉升機構、在高位固定輔助提升支架,就可以實現對大跨鋼結構通廊等大型鋼結構或大型鋼筋混凝土構件進行提升的目的,機動性強,對加工現場的安裝環境要求低;(2)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定、動滑輪一一對應,配合設置,根據大跨鋼結構通廊的體型和重量進行相應配置,結合了結構件體型大,對稱性好,吊點位置容易選擇的特點,能夠取得互相協同的技術效果;(3)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導向滑輪的使用,可以根據現場情況協調滑輪組和拉升機構的位置,進一步提高提升裝置的靈活性和通用性;(4)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卷揚機能夠提高整個機構對重物的拉升高度,理論上可以是任意高度,而且機動性強;導向滑輪固定于和卷揚機水平方向,滑輪組的正下方,將牽引線的施力方向轉向為垂直向下,拉動滑輪組,避免斜拉、搖晃,實現平穩提升的效果,還能實現動滑輪動力臂的最大化,達到最大化省力的效果;卷揚機卷揚力通過動滑輪組數量,能夠成倍增大;(5)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基座和通廊支柱為卷揚機和輔助提升支架的固定打下良好的基礎,利用大型結構件的永久基礎和支架,一次施工,前后利用,投資省和經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步驟一、將大跨鋼結構通廊(10)運抵至目標位置;步驟二、在大跨鋼結構通廊(10)兩端設置基座(9),在基座(9)上垂直組裝通廊支柱(8),在兩通廊支柱(8)相對的一側,上部安裝輔助提升支架(4);步驟三、在輔助提升支架(4)上懸掛提升裝置;步驟四、將提升裝置和大跨鋼結構通廊(10)連接;步驟五、啟動提升裝置,大跨鋼結構通廊(10)整體提升就位后,在通廊支柱(8)上安裝通廊支座;步驟六、拆除輔助提升支架(4),完成整體提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步驟一、將大跨鋼結構通廊(10)運抵至目標位置;步驟二、在大跨鋼結構通廊(10)兩端設置基座(9),在基座(9)上垂直組裝通廊支柱(8),在兩通廊支柱(8)相對的一側,上部安裝輔助提升支架(4);步驟三、在輔助提升支架(4)上懸掛提升裝置;步驟四、將提升裝置和大跨鋼結構通廊(10)連接;步驟五、啟動提升裝置,大跨鋼結構通廊(10)整體提升就位后,在通廊支柱(8)上安裝通廊支座;步驟六、拆除輔助提升支架(4),完成整體提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定滑輪(5)和動滑輪(6)組成的滑輪組;所述滑輪組通過定滑輪(5)的轉軸懸掛于輔助提升支架(4)上,所述拉升機構(1)通過牽引線穿過滑輪組滑槽帶動動滑輪(6)提升大跨鋼結構通廊(10)上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輪組中的定滑輪(5)和動滑輪(6)數量相同,并一一對應,配合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鋼結構通廊的整體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裝置還包括導向滑輪(3),拉升機構(1)的牽引線先穿過導向滑輪(3)滑槽后,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茅志輝,羅剛,程學祥,羅宏,易萍萍,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馬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