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風道連接結構及空調器。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風道連接結構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包括安裝框(31),第二連接部上對應安裝框(31)的至少一邊框設置有卡槽結構,卡槽結構與安裝框(31)上對應的邊框卡接連接。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風道連接結構及空調器中,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通過卡槽結構和安裝框的至少一邊框卡接連接,減少了旋擰螺釘操作,從而有利于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在狹小空間內的拆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調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風道連接結構及空調器。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在現有技術中,兩個空調機組對接安裝時,一般會在兩個空調機組對應的安裝框和安裝板上設置螺釘孔11’,待兩個空調機組對接好后,將螺釘13’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旋擰進入螺釘孔,從而實現兩個空調機組的安裝。但是在售后維修中,對兩個空調機組進行拆裝時,可能存在操作空間較為狹小的情況,例如空調機組安裝好后空調機組頂部離天花板較近,由于不方便螺絲刀立起對準螺釘,上述打螺釘的方式給維修人員的操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拆裝簡單的風道連接結構及空調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風道連接結構,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包括安裝框,第二連接部上對應安裝框的至少一邊框設置有卡槽結構,卡槽結構與安裝框上對應的邊框卡接連接。進一步地,第二連接部包括固定設置的安裝板和卡板,卡板與安裝板之間配合形成卡槽結構。進一步地,風道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卡板上的引導結構。進一步地,卡板為L型板,L型板包括豎直延伸的第一側板和水平延伸的第二側板,第一側板固定設置在第二連接部上,第二側板與安裝板配合用于形成所述卡槽結構;第二側板的自由端彎折形成引導結構。進一步地,還包括彈性密封件,彈性密封件設置在卡槽結構與安裝框之間。進一步地,彈性密封件為海綿,海綿粘貼在卡槽結構內和/或安裝框上。進一步地,安裝框包括上邊框、下邊框、左邊框以及右邊框;安裝板包括上安裝板、下安裝板、左安裝板以及右安裝板;卡槽結構設置在上安裝板上,并與上邊框卡接連接;下安裝板與下邊框、左安裝板與左邊框以及右安裝板與右邊框之間通過螺釘連接。進一步地,安裝框包括上邊框、下邊框、左邊框以及右邊框;安裝板包括上安裝板、下安裝板、左安裝板以及右安裝板;卡槽結構包括設置在上安裝板上的第一卡槽和設置在下安裝板上的第二卡槽,第一卡槽與上邊框卡接連接,第二卡槽與下邊框卡接連接;左安裝板與左邊框以及右安裝板與右邊框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多個空調機組,多個空調機組中的相鄰兩個空調機組通過如上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連接,其中,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設置在相鄰兩個空調機組中的之一上,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二連接部設置在相鄰兩個空調機組中的另一上。在本技術的風道連接結構及空調器中,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通過卡槽結構和安裝框的至少一邊框卡接連接,減少了旋擰螺釘操作,從而有利于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在狹小空間內的拆裝。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中兩空調機組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風道連接結構應用于兩空調機組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風道連接結構中的第二連接部應用于空調機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記為:11’、螺釘孔;13’、螺釘;30、第一空調機組;31、安裝框;50、第二空調機組;51、安裝板;53、L型板;531、引導結構;60、彈性密封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如圖2和圖3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風道連接結構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包括安裝框31,第二連接部上對應安裝框31的至少一邊框設置有卡槽結構,卡槽結構與安裝框31上對應的邊框卡接連接。在本技術的風道連接結構中,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通過卡槽結構和安裝框的至少一邊框卡接連接,減少了旋擰螺釘操作,從而有利于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在狹小空間內的拆裝。本技術中用于與第一連接部連接的的第二連接部具體包括固定設置的安裝板51和卡板,其中,卡槽結構由卡板和安裝板51之間配合形成。其中,安裝板51可以用于與安裝框31通過打螺釘連接,通過另外固定設置的卡板,卡板與安裝板51配合形成卡槽結構并與安裝框31卡接,這樣,利用第二連接部中的安裝板51,通過新增卡板與安裝板51配合形成卡槽結構與安裝框31卡接,可以簡化卡槽結構的結構,減少零件的使用,整個設計方案較為簡單,有利于節省成本。在對卡槽結構位置進行設置時,以風道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頂部的空間狹小的情況為例進行具體說明。風道連接結構中設置在第一連接部的安裝框31包括上邊框、下邊框、左邊框以及右邊框,設置在第二連接部的安裝板51包括上安裝板、下安裝板、左安裝板以及右安裝板。同時由于頂部的空間狹小,不方便打螺釘,卡板設置在在第二連接部的上安裝板處,與上安裝板配合形成卡槽結構并與上邊框卡接連接。與此同時,下安裝板與下邊框、左安裝板與左邊框以及右安裝板與右邊框之間通過螺釘連接,這樣卡接連接和螺釘連接結合的方式連接好后的風道連接結構更加的穩固可靠。當然,根據具體安裝的情況,可以對卡槽結構的位置進行適應性調整,例如,卡槽結構包括設置在上安裝板上的第一卡槽和設置在下安裝板上的第二卡槽,具體是卡板分別設置在在第二連接部的上安裝板和下安裝板處,分別與上安裝板和下安裝板配合,形成分別與上邊框卡接的第一卡槽和與下邊框卡接的第二卡槽,而左安裝板與左邊框以及右安裝板與右邊框之間通過螺釘連接,這樣可以減少螺釘的使用,同樣能夠方便可靠的實現風道連接結構中兩個連接部的連接。優選地,為了方便風道連接結構中的連接部在狹小空間內對接安裝,本技術實施例的風道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卡板上的引導結構531,由引導結構531引導卡槽結構和安裝框31準確的對接。具體地,如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卡板為L型板53,L型板53包括豎直延伸的第一側板和水平延伸的第二側板,引導結構531由第二側板的自由端彎折形成。第一側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部上,可以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是通過打螺釘的方式固定設置。優選地,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風道連接結構還包括彈性密封件60,彈性密封件60設置在卡槽結構與安裝框31之間,從而可以避免風道中的風從卡槽結構的連接處漏出。同時,由于無論卡槽結構還是安裝框31,都是剛性結構,卡接時易出現連接不穩定的情況,通過設置彈性密封件60,又可以保證卡槽結構和安裝框31良好的卡接。具體地,如圖2所示,彈性密封件60為海綿,海綿可以是粘貼在卡槽結構內,可以是粘貼在安裝框31上,也可以是在卡槽結構內和安裝框31上均粘貼海綿。對于彈性密封件60,當然也可以采用彈性橡膠,同樣能夠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中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空調器包括有多個空調機組,多個空調機組中的相鄰兩個空調機組通過上述實施例中的風道連接結構連接。如圖2至圖4所示,例如風道連接結構設置在相互連接的第一空調機組30和第二空調機組50上,第一連接部設置在第一空調機組30上,第二連接部設置在第二空調機組50上,用于實現空調器中第一空調機組30和第二空調機組50的連接,從而本技術的空調器在拆裝過程中,可以減少旋擰螺釘的操作,方便空調器的多個空調機組在狹小空間內拆裝,給售后人員的操作帶來便利。以上所述僅為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安裝框(31),所述第二連接部上對應所述安裝框(31)的至少一邊框設置有卡槽結構,所述卡槽結構與所述安裝框(31)上對應的邊框卡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安裝框(31),所述第二連接部上對應所述安裝框(31)的至少一邊框設置有卡槽結構,所述卡槽結構與所述安裝框(31)上對應的邊框卡接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固定設置的安裝板(51)和卡板,所述卡板與所述安裝板(51)之間配合形成所述卡槽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卡板上的引導結構(53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為L型板(53),所述L型板(53)包括豎直延伸的第一側板和水平延伸的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部上,所述第二側板與所述安裝板(51)配合形成所述卡槽結構;所述第二側板的自由端彎折形成所述引導結構(531)。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密封件(60),所述彈性密封件(60)設置在所述卡槽結構與所述安裝框(31)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道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密封件(60)為海綿,所述海綿粘貼在所述卡槽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紅梅,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