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公開了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其技術方案:包括圍繞于基坑邊緣安裝的圍檁、若干對稱設置在圍檁上的連接座以及若干安裝在基坑內部的托座,所述連接座之間設有型鋼支撐架,所述圍檁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所述相鄰三角件之間連接有型鋼支撐架,所述型鋼支撐架通過連接座與三角件固定連接,所述托座包括型鋼立柱、托件以及橫梁,所述型鋼立柱側部與托件側部通過螺栓組件連接,所述托件上側通過螺栓組件與橫梁底部連接,所述橫梁與型鋼立柱垂直設置,所述型鋼支撐架安裝于橫梁上側,所述橫梁上側通過螺栓組件與型鋼支撐架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可以使施工速度變快、重復利用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施工
,特別是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
技術介紹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筑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而且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現有結構都是通過混泥土柱和鋼筋支架進行加固和支擋,這種安裝方式不僅費時費力,增加了圍護結構的安裝和拆卸,浪費了資源,增加了建造成本。目前,我國正積極倡導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已被建設部納入今后城市建設的重點發展方向,相關的標準和法規也相繼出臺。根據國家倡導的“四節一環保”精神,結合項目特點,采用預應力型鋼組合內支撐PAS技術方案取代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方案,實現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節能減排。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可以使施工速度變快、重復利用的優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包括圍繞于基坑邊緣安裝的圍檁、若干對稱設置在圍檁上的連接座以及若干安裝在基坑內部的托座,所述連接座之間設有型鋼支撐架,所述托座分別按均勻間隔安裝于型鋼支撐架下側,所述圍檁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所述相鄰三角件之間連接有型鋼支撐架,所述型鋼支撐架通過連接座與三角件固定連接,所述托座包括型鋼立柱、托件以及橫梁,所述型鋼立柱側部與托件側部通過螺栓組件連接,所述托件上側通過螺栓組件與橫梁底部連接,所述橫梁與型鋼立柱垂直設置,所述型鋼支撐架安裝于橫梁上側,所述橫梁上側通過螺栓組件與型鋼支撐架連接。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型鋼支撐架包括蓋板和至少兩根并排設置的H型鋼,所述蓋板垂直或傾斜安裝于并排設置的H型鋼之間;所述H型鋼上側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蓋板與H型鋼通過螺栓組件與固定孔連接,所述蓋板上還設有H型鋼相垂直的肋板。多跟型鋼通過蓋板即可連接在一起,增加整體強度,而且安裝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型鋼立柱底部設有止水鋼片,所述型鋼立柱通過止水鋼片與基坑底部連接。型鋼固定更加牢固,提升了整體的支撐效果。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三角件包括底鋼和兩個側鋼,所述底鋼和側鋼構成等腰三角形結構,所述底鋼和側鋼之間還設有一對按十字交錯分布的加強桿,所述加強桿分別與底鋼和側鋼焊接。三角結構的三角件起到連接方便,結構穩固,適合各種基坑的形狀。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鋼與圍檁之間通過螺栓組件連接,連接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圍檁由至少兩根工字型鋼相連接組成,所述工字型鋼采用Q345B材質。Q345B材質它是低碳合金鋼(c<0.2%),綜合性能好,低溫性能好,冷沖壓性能,焊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好。本技術具有有益效果為:采用型鋼支撐架可拆卸的安裝于圍檁之間,這種結構和安裝方式相比傳統,不僅具有自重輕、安裝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復利用等優點,而且安裝后能立即發揮支撐作用,對減小由于時間效應而產生的支護結構位移十分有效,以滿足各類基坑支護要求。所述圍檁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可以滿足基各類形狀不規則坑布置的要求,起到連接作用。所述型鋼支撐架底部的托座起到支撐作用,使結構更加穩定;該支撐組合結構實現了圍護支護體系結構技術的跨躍式發展,不僅顯著改善施工場地條件,而且大大減少圍護結構的安拆、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的造價及工期。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處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中三角件與連接座連接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型鋼支撐架的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托座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中鋼立柱安裝于基坑底部的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中止水鋼片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圍檁;2、連接座;3、托座;31、鋼立柱;32、托件;33、橫梁;4、型鋼支撐架;41、蓋板;42、H型鋼;5、三角件;51、底鋼;52、側鋼;6、螺栓組件;7、肋板;8、止水鋼片。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8所述的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包括圍繞于基坑邊緣安裝的圍檁1、若干對稱設置在圍檁1上的連接座2以及若干安裝在基坑內部的托座3,所述連接座2之間設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托座3分別按均勻間隔安裝于型鋼支撐架4下側,所述圍檁1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5,所述相鄰三角件5之間連接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型鋼支撐架4通過連接座2與三角件5固定連接,所述托座3包括型鋼立柱31、托件32以及橫梁33,所述型鋼立柱31側部與托件32側部通過螺栓組件6連接,所述托件32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橫梁33底部連接,所述橫梁33與型鋼立柱31垂直設置,所述型鋼支撐架4安裝于橫梁33上側,所述橫梁33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型鋼支撐架4連接。所述型鋼立柱31底部設有止水鋼片8,所述型鋼立柱31通過止水鋼片8與基坑底部連接。型鋼固定更加牢固,提升了整體的支撐效果。采用型鋼支撐架4可拆卸的安裝于圍檁1之間,這種結構和安裝方式相比傳統,不僅具有自重輕、安裝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復利用等優點,而且安裝后能立即發揮支撐作用,對減小由于時間效應而產生的支護結構位移十分有效,以滿足各類基坑支護要求。所述圍檁1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5,可以滿足基各類形狀不規則坑布置的要求,起到連接作用。所述型鋼支撐架4底部的托座3起到支撐作用,使結構更加穩定;該支撐組合結構實現了圍護支護體系結構技術的跨躍式發展,不僅顯著改善施工場地條件,而且大大減少圍護結構的安拆、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的造價及工期。所述型鋼支撐架4包括蓋板41和至少兩根并排設置的H型鋼42,所述蓋板41垂直或傾斜安裝于并排設置的H型鋼42之間;所述H型鋼42上側均勻間隔設有若干固定孔(未標出),所述蓋板41與H型鋼42通過螺栓組件6與固定孔連接,所述蓋板41上還設有H型鋼42相垂直的肋板7。多跟型鋼通過蓋板41即可連接在一起,增加整體強度,而且安裝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所述三角件5包括底鋼51和兩個側鋼52,所述底鋼51和側鋼52構成等腰三角形結構,所述底鋼51和側鋼52之間還設有一對按十字交錯分布的加強桿,所述加強桿分別與底鋼51和側鋼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圍繞于基坑邊緣安裝的圍檁(1)、若干對稱設置在上的連接座(2)以及若干安裝在基坑內部的托座(3),所述連接座(2)之間設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托座(3)分別按均勻間隔安裝于型鋼支撐架(4)下側,所述圍檁(1)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5),所述相鄰三角件(5)之間連接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型鋼支撐架(4)通過連接座(2)與三角件(5)固定連接,所述托座(3)包括型鋼立柱(31)、托件(32)以及橫梁(33),所述型鋼立柱(31)側部與托件(32)側部通過螺栓組件(6)連接,所述托件(32)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橫梁(33)底部連接,所述橫梁(33)與型鋼立柱(31)垂直設置,所述型鋼支撐架(4)安裝于橫梁(33)上側,所述橫梁(33)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型鋼支撐架(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圍繞于基坑邊緣安裝的圍檁(1)、
若干對稱設置在上的連接座(2)以及若干安裝在基坑內部的托座(3),所
述連接座(2)之間設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托座(3)分別按均勻間隔安
裝于型鋼支撐架(4)下側,所述圍檁(1)拐角處設有若干三角件(5),所
述相鄰三角件(5)之間連接有型鋼支撐架(4),所述型鋼支撐架(4)通過
連接座(2)與三角件(5)固定連接,所述托座(3)包括型鋼立柱(31)、
托件(32)以及橫梁(33),所述型鋼立柱(31)側部與托件(32)側部通
過螺栓組件(6)連接,所述托件(32)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橫梁(33)
底部連接,所述橫梁(33)與型鋼立柱(31)垂直設置,所述型鋼支撐架(4)
安裝于橫梁(33)上側,所述橫梁(33)上側通過螺栓組件(6)與型鋼支
撐架(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應力型鋼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支
撐架(4)包括蓋板(41)和至少兩根并排設置的H型鋼(42),所述蓋板(41)
垂直或傾斜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德軍,張永光,酈佳榮,雷華興,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耀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