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組合預應力吊橋,屬于大跨度人行吊橋
技術介紹
:由于三板溪水庫建成,清水江劍河縣段水位上升50米,貴州劍河等數縣許多鄉鎮原道路被淹沒。群眾來往及學生上學被水阻斷,必須修建橋梁。由于工程造價的限制,只能修建人行橋,跨度從100米到320米不等,橋面寬僅2米,寬跨比1/50~1/160,縱梁只是鋼軌。考慮到牲畜也要過橋,因此對橋的穩定性要求較高。現有技術中的人行吊橋其結構通常為在河岸兩端修建塔柱,塔柱上連接主纜索,主纜索通過吊桿連接吊橋的橋面,吊橋的寬跨比通常在1/30以內,當吊橋的跨度超過150米時,這種橋一般的抗風索已不能滿足豎向和橫向穩定要求,會被風吹得晃動,甚至將吊橋吹翻。為了提高吊橋的穩定性,如果吊橋采用橫向抗風索需要在橋的兩側展開,從平面看,由于橋址一般在河道狹窄,兩岸凸出位置,有時抗風索無法架設。如果吊橋采用倒張拱(即從橋下反拉一道索),增加豎向剛度,在干河溝處可采用,水庫則不行。因為橋面距水面很近(如抬高橋面,跨度增加許多),沒有倒張拱的位置,不然倒張索就在水下,從通航和防腐要求都不允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較低、適合于大跨度人行吊橋建設的組合預應力吊橋。本技術的組合預應力吊橋為,它包括吊橋,吊橋的兩端設有塔柱(1),在塔柱(1)之間設有預應力索(5),吊橋的橋面(4)與預應力索(5)連接在一起。上述的組合預應力吊橋,塔柱(1)上連接主纜索(2),主纜索(2)通過吊桿(3)連接吊橋的橋面(4),在吊桿(3)與橋面(4)的每個連接處,橋面(4)通過夾件(6)與預應力索(5)固定在一起。上述的組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預應力吊橋,它包括吊橋,吊橋的兩端設有塔柱(1),其特征在于:在塔柱(1)之間設有預應力索(5),吊橋的橋面(4)與預應力索(5)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預應力吊橋,它包括吊橋,吊橋的兩端設有塔柱(1),其特征在于:在塔柱(1)之間設有預應力索(5),吊橋的橋面(4)與預應力索(5)連接在一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預應力吊橋,其特征在于:塔柱(1)上連接主纜索(2),主纜索(2)通過吊桿(3)連接吊橋的橋面(4),在吊桿(3)與橋面(4)的每個連接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竹石,鄭新貴,吳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2[中國|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