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U形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涵洞、通道結構工程領域,具體地指一種U形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蓋板涵洞大多采用的是立墻和基礎現場澆筑、蓋板集中預制的方式進行施工。這種蓋板涵洞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現場澆筑工程質量控制難度大,所需施工周期較長;二是已有的預制蓋板涵結構形式欠佳,適用范圍較窄,不具備通用性。在現今道路新建或改造過程中盡量減少對交通的影響的要求下,裝配式涵洞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研制一種合適、通用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結構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的U形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能夠保證構件施工質量、有效節省工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由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及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分別從上方、兩側及下方繞涵洞軸線圍合而成,兩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關于涵洞軸線左右對稱,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每一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由立墻節段、立墻踵板節段及立墻趾板節段預制成一體,所述立墻踵板節段、所述立墻趾板節段自所述立墻節段的下端分別沿橫向向內、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墻踵板節段及所述立墻趾板節段內預埋有多根橫向布置的連接鋼筋,所述連接鋼筋自所述立墻踵板節段的縱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內設置有多根兩端分別與兩側的所述連接鋼筋焊接連接的鋼筋,所述現澆鋼筋混凝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由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及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分別從上方、兩側及下方繞涵洞軸線圍合而成,兩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關于涵洞軸線左右對稱,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每一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由立墻節段(4)、立墻踵板節段(5)及立墻趾板節段(6)預制成一體,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自所述立墻節段(4)的下端分別沿橫向向內、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及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內預埋有多根橫向布置的連接鋼筋(8),所述連接鋼筋(8)自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的縱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內設置有多根兩端分別與兩側的所述連接鋼筋(8)焊接連接的鋼筋,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軸線方向順次連接兩側相對的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由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及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分別從上方、兩側及下方繞涵洞軸線圍合而成,兩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關于涵洞軸線左右對稱,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每一側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包括多個沿涵洞軸線方向順序貼合的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由立墻節段(4)、立墻踵板節段(5)及立墻趾板節段(6)預制成一體,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自所述立墻節段(4)的下端分別沿橫向向內、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及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內預埋有多根橫向布置的連接鋼筋(8),所述連接鋼筋(8)自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的縱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內設置有多根兩端分別與兩側的所述連接鋼筋(8)焊接連接的鋼筋,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軸線方向順次連接兩側相對的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的橫向斷面為上端寬、下端窄的兩個矩形組合成的階梯,所述立墻節段(4)的寬度與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的兩側的所述階梯的階梯面的寬度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的頂部距離兩外側邊緣四分之一寬度處設置有用于起吊裝配的吊環鋼筋(7)。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的橫向斷面為梯形,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的上端面斜向上連接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的外側上邊緣與所述立墻節段(4)的外側壁。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的橫向斷面為矩形,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的厚度與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底板(3)的厚度相等。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對相對的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上方橫向蓋壓有多個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每一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的節段長等于多個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的節段長。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上方擱置三個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的節段長為1m,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的節段長為3m。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工廠內采用平放方式預制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節段(1),采用側臥方式預制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b)在施工現場進行底基層施工;(c)通過所述立墻(4)、所述立墻踵板節段(5)和所述立墻趾板節段(6)側面的所述吊環鋼筋(7)將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起吊至運輸車上,并在所述運輸車到達施工現場后采用同樣的起吊方式將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從所述運輸車上卸下;(d)在施工現場通過所述立墻(4)頂部和側面的所述吊環鋼筋(7)將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2)從側臥方式翻轉為直立方式,并通過所述立墻(4)頂部的所述吊環鋼筋(7)將所述預制鋼筋混凝土側墻節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飛,趙梅龍,余順新,宋林,王標新,段寶山,王志剛,張春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