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包組件和具有其的車輛,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容納腔,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避讓口;水冷系統,所述水冷系統包括主體和轉接頭,所述主體與所述轉接頭為一體件,所述水冷系統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轉接頭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避讓口伸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通過將主體與轉接頭設置成一體件,不僅便于裝配成型,減小裝配所需空間,而且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
Battery pack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with the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池包組件和具有其的車輛
本技術涉及車輛制造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包組件和具有所述電池包組件的車輛。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中的電池包組件,包括水管系統和單獨設置的水管插件,水管插件與水管系統插接配合,利用密封圈實現水管插件與水管系統之間的密封連接。但是,電池包組件需要為水管插件預留一定的安裝空間,且水管插件的安裝工藝較復雜,影響電池包組件的裝配效率。水管插件在與水管系統連接后,連接處存在漏液風險,導致電池包存在短路的風險,影響電池包組件的使用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電池包組件,以使該電池包組件具有通過將主體與轉接頭設置成一體件,不僅便于裝配成型,減小裝配所需空間,而且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等優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池包組件,所述電池包組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容納腔,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避讓口;水冷系統,所述水冷系統包括主體和轉接頭,所述主體與所述轉接頭為一體件,所述水冷系統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轉接頭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避讓口伸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通過將主體與轉接頭設置成一體件,不僅便于裝配成型,減小裝配所需空間,而且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等優點。另外,根據本技術上述實施例的閥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主體和所述轉接頭焊接成為一體件。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殼體包括框架和底板,所述框架具有開口,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設在所述開口處,所述避讓口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側壁上,所述避讓口與所述開口相連,所述避讓口的形狀與所述轉接頭的形狀相適配。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避讓口處設有圍繞所述避讓口的圍板,所述圍板沿所述轉接頭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圍板沿其延伸方向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段和第二連接段,所述第一連接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連接段的厚度,所述第一連接段與所述避讓口的內周壁焊接相連,所述第二連接段與所述轉接頭固定相連。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在垂直于所述圍板延伸方向的平面內,所述圍板的內邊沿輪廓平行于所述轉接頭的外邊沿輪廓。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圍板與所述轉接頭之間設有密封件。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主體包括集流管和水冷板,所述集流管與所述轉接頭焊接相連,所述集流管與所述水冷板焊接相連。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轉接頭內設有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進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分別沿所述轉接頭的長度方向延伸。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所述的閥組件具有以下優勢:本技術所述的電池包組件,通過將主體與轉接頭設置成一體件,不僅便于裝配成型,減小裝配所需空間,而且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本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以使所述車輛具有等優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車輛,包括上述的電池包組件。所述車輛與上述電池包組件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爆炸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D處的放大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水冷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框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的轉接頭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電池包組件1、殼體100、避讓口101、框架110、開口111、底板120、圍板130、第一連接段131、第二連接段132、水冷系統200、主體210、集流管211、水冷板212、轉接頭220、第一進口221、第一出口222、第二進口223、第二出口224、密封件300。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圖1-圖7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參照圖1-圖7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1包括殼體100和水冷系統200。殼體100內設有容納腔,殼體100上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避讓口101。水冷系統200包括主體210和轉接頭220,主體210與轉接頭220為一體件,水冷系統200設在所述容納腔內,轉接頭220的至少一部分從避讓口101伸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1,通過將主體210與轉接頭220設置為一體件,這樣可以減少水冷系統200的零件數量,簡化電池包組件1的結構和裝配工藝,提高電池包組件1的裝配效率,降低電池包組件1的生產成本。同時,還可以省去單獨裝配轉接頭220所需的預留空間,使電池包組件1的結構更加的合理緊湊,提高電池包組件1的空間利用率,避免殼體100因安裝轉接頭220而需要凸出設置。并且,主體210與轉接頭220成為一個整體,相比相關技術中主體與轉接頭分體設置的方式,可以提高水冷系統200的密封可靠性,省去在主體210與轉接頭220之間設置密封圈等密封結構,避免密封不良發生泄漏而導致電池包組件1出現短路的風險,而且無需因密封結構老化而進行拆裝更換,便于對電池包組件1進行維護,提高電池包組件1的工作可靠性和穩定性,提高電池包組件1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1通過將主體與轉接頭設置成一體件,不僅便于裝配成型,減小裝配所需空間,而且電池包組件1的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電池包組件1。在本技術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參照圖1-圖7所示,電池包組件1包括殼體100和水冷系統200。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主體210和轉接頭220焊接成為一體件。這樣可以提高主體210和轉接頭220之間的連接強度,提高主體210和轉接頭220之間的密封效果。具體地,如圖1所示,殼體100包括框架110和底板120,框架110具有開口111,底板120可拆卸地設在開口111處,避讓口101形成在框架110的側壁上,避讓口101與開口111相連,避讓口101的形狀與轉接頭220的形狀相適配。這樣便于將水冷系統200安裝到所述容納腔內,便于水冷系統200的安裝設置。同時,避讓口101與開口111相連,可以便于同時安裝主體210和轉接頭220,進一步便于減少水冷系統200所需的安裝時間,減少水冷系統200所需的安裝預留空間。具體而言,框架110具有朝向下方的開口111(上下方向如圖3中的箭頭A所示,這里需要理解的是,圖中所示方向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池包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n殼體(100),所述殼體(100)內設有容納腔,所述殼體(100)上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避讓口(101);/n水冷系統(200),所述水冷系統(200)包括主體(210)和轉接頭(220),所述主體(210)與所述轉接頭(220)為一體件,所述水冷系統(200)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轉接頭(220)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避讓口(101)伸出。/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包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100),所述殼體(100)內設有容納腔,所述殼體(100)上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避讓口(101);
水冷系統(200),所述水冷系統(200)包括主體(210)和轉接頭(220),所述主體(210)與所述轉接頭(220)為一體件,所述水冷系統(200)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轉接頭(220)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避讓口(101)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210)和所述轉接頭(220)焊接成為一體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0)包括框架(110)和底板(120),所述框架(110)具有開口(111),所述底板(120)可拆卸地設在所述開口(111)處,所述避讓口(101)形成在所述框架(110)的側壁上,所述避讓口(101)與所述開口(111)相連,所述避讓口(101)的形狀與所述轉接頭(220)的形狀相適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讓口(101)處設有圍繞所述避讓口(101)的圍板(130),所述圍板(130)沿所述轉接頭(220)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建華,單小林,任榮彬,王路,劉鵬,
申請(專利權)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