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地基檢測,具體是指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
技術介紹
1、地基承載力檢測可分為天然地基承載力檢測和復合地基承載力檢測,但檢測方法原理都差不多的,通常采用平板靜載荷試驗來檢測,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檢測可以幫助相關部門和人員規范、強制地基質量,保證建筑質量。一般使用一定大小的承壓板置于準備檢測的地基土上,在承壓板上放置一個千斤頂,千斤頂上面架設荷載平臺,平臺上面堆放配重,可用水泥塊,也用口袋裝砂石作為配重,如果承載力較大的時候,也可采用錨樁作為反力。然后通過千斤頂逐級加載并測定相應的沉降情況,直到地基土沉降量滿足不穩定條件時,測得的荷載配重量除以鋼板的面積即可算出地基承載力。
2、目前的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大小固定,然而隨著工作環境的不同,測試的地基不同,需要用到的承壓板的大小也是不同的,現有的承壓板不能夠根據檢測地基的不同來改變承壓板的大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技術困難,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檢測地基的不同來改變承壓板的大小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包括:
4、承壓板主板,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插接槽,且上側頂部設置有承壓塊;
5、一對延伸板,一側設置有插接部,另一側設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與承壓板主板上的插接槽插接配合;
6、一對傳壓板,分別固定在承壓塊的前后兩側,所述傳壓板的內部中空,且左
7、作為改進,所述插接槽的截面為t字形,且所述延伸板與承壓板主板的上側之間通過一對連接板連接固定,所述連接板的左右兩端部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延伸板和承壓板主板上。能夠通過將延伸板固定在承壓板主板的左右兩側,來改變承壓板的大小。
8、作為改進,所述延伸板的上側面和承壓板主板的上側面為同一水平面,且延伸板的下側面與承壓板主板的下側面為同一水平面。
9、作為改進,所述承壓板主板上側的左右兩側對應各壓緊板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限位座,所述壓緊板左右活動貫穿限位座。限位座能夠限位壓緊板左右移動。
10、作為改進,所述傳壓板的內部空腔的中部轉動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部固定套接設置有齒輪,貫穿同一傳壓板的兩個壓緊板的相對側面上分別固定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設置于齒輪的前后兩側,且分別與齒輪嚙合連接,所述轉軸的頂部延伸至傳壓板的上側并固定有手輪,且貫穿同一傳壓板的兩個壓緊板活動貫穿的限位座分別位于承壓板主板的左右兩側。將延伸板固定在承壓板主板的左右兩側后,轉動手輪,即可帶動兩個壓緊板移動,使得壓緊板的端部能夠移動至延伸板的上側,使得對承壓塊施加的壓力,能夠通過傳壓板和壓緊板傳向延伸板。
11、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本新型能夠通過在承壓板主板的兩側固定連接延伸板,實現根據檢測地基的不同來改變承壓板的大小,并且對承壓塊施加的壓力能夠通過傳壓板和壓緊板傳導至延伸板上,使得整體能夠受力均勻。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的截面為T字形,且所述延伸板(4)與承壓板主板(1)的上側之間通過一對連接板(8)連接固定,所述連接板(8)的左右兩端部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延伸板(4)和承壓板主板(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4)的上側面和承壓板主板(1)的上側面為同一水平面,且延伸板(4)的下側面與承壓板主板(1)的下側面為同一水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主板(1)上側的左右兩側對應各壓緊板(7)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限位座(9),所述壓緊板(7)左右活動貫穿限位座(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壓板(6)的內部空腔的中部轉動設置有轉軸(10),所述轉軸(10)的下部固定套接設置有齒輪(11),貫穿同一傳壓板(6)的兩個壓緊板(7)的相對側面上分別固定設置有齒條(12),所述齒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的截面為t字形,且所述延伸板(4)與承壓板主板(1)的上側之間通過一對連接板(8)連接固定,所述連接板(8)的左右兩端部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延伸板(4)和承壓板主板(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4)的上側面和承壓板主板(1)的上側面為同一水平面,且延伸板(4)的下側面與承壓板主板(1)的下側面為同一水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基承載力檢測用承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主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衛華,張駿,洪成雙,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強毅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