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膝蓋氣囊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126847 閱讀: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38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氣囊墊能夠從儀表盤內部的下側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的膝蓋氣囊裝置。為此,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包括:氣囊殼體,在儀表盤內設在比乘客的膝蓋高度低的位置;氣囊墊,容納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內部,若氣體流入則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而位于所述乘客的膝蓋與所述儀表盤之間;導向器,設在所述氣囊殼體,根據所述氣囊墊的展開力而旋轉,引導所述氣囊墊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膝蓋氣囊裝置,尤其涉及設于儀表盤內下側的膝蓋氣囊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來講,車輛具有作為安全裝置的氣囊裝置,以用于發生事故時氣囊墊接收氣體而膨脹,以此來保護乘客。這種氣囊裝置,根據需要設置在車輛的各部位,包括駕駛座氣囊裝置,為了保護坐在駕駛座上的駕駛者而安裝在方向盤上;副駕駛座氣囊裝置,為了保護坐在副駕駛座上的乘客而安裝在手套箱的上側;簾式氣囊裝置,為了保護乘坐者的側面而沿著車頂縱梁安裝;膝蓋氣囊裝置,為了保護乘客的膝蓋而安裝在儀表盤的內部。其中,所述膝蓋氣囊裝置在所述儀表盤的內部設置氣囊殼體,在所述氣囊殼體里收容作為氣體產生手段的充氣機及所述氣囊墊,當車輛發生事故時,所述氣囊墊接收來自充氣機的氣體而膨脹展開,以此保護乘客的膝蓋。最近,為了不受所述儀表盤的表面帶來的設計限制而車種之間能夠公用化,所述膝蓋氣囊裝置設置在所述儀表盤內部的下端,屆時所述氣囊墊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而保護乘客的膝蓋。但是,如此當膝蓋氣囊裝置安裝在所述儀表盤內部的下端時,在所述氣囊墊向上側展開的過程中,可能會卡在所述儀表盤內,而具有不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的隱串■/Qi、O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一種氣囊墊能夠從儀表盤內部的下側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的膝蓋氣囊裝置。本專利技術的課題并非局限在如上提及的課題上,而未提及到的其他的課題可由如下的記載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確理解。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包括氣囊殼體,在儀表盤內設在比乘客的膝蓋高度低的位置;氣囊墊,容納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內部,若氣體流入則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而位于所述乘客的膝蓋與所述儀表盤之間;導向器,設在所述氣囊殼體,根據所述氣囊墊的展開力而旋轉,引導所述氣囊墊向所述儀表盤外部的上側展開。其他實施例的具體事項包含在詳細的說明以及附圖里。本專利技術的膝蓋氣囊裝置,根據氣囊墊的展開力,導向器旋轉的同時引導氣囊墊的展開,因此具有所述氣囊墊不會卡在儀表盤的內部,而能夠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上側展開的效果。并且,設有用于容納所述氣囊墊的墊容器,而所述墊容器支承所述氣囊墊不得向下垂下而向上側展開,從而所述氣囊墊展開時會位于儀表盤與乘客膝蓋之間,因此具有所述氣囊墊可以展開至能夠保護乘客膝蓋的位置的效果。另外,形成有所述氣囊墊的上側比下側的長度短的摺疊部,從而當所述氣囊墊展開時上側的張力比下側大,因此所述氣囊墊以所述摺疊部為基準向上側彎曲的同時展開,而位于所述儀表盤與乘客膝蓋之間,因此還具有所述氣囊墊可以展開至能夠保護乘客膝蓋的位置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效果并非局限在如上提及的效果上,而未提及到的其他的效果可由權利要求的記載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確理解。附圖說明圖I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的結合狀態的剖視圖; 圖3為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的動作狀態的剖視圖;圖4為示出圖3所示摺疊部的形成過程的示意圖;圖5為示出圖I所示氣囊殼體及導向器的結合立體圖;圖6為圖5的側面圖;圖7為圖5的分解立體圖。(附圖標記的說明)I儀表盤10:氣囊墊 15摺疊部15a:第一摺疊部 20氣囊殼體22:上部殼體 22a掛鉤凸起22b:彎折部 24下部殼體24a:側面板 24b下面板24c:結合部 24d孔24e:插入槽 30充氣機35:聯結部 40墊容器40a:掛鉤槽 45墊出入孔50:上部栓帶 52第一上部栓帶 54:第二上部栓帶 56第三上部栓帶 58:第四上部栓帶 60下部栓帶62:第一下部栓帶 64第二下部栓帶 66:第三下部栓帶 68第四下部栓帶 70:防護部件 80導向器82:基底部 84墊引導部85:掛鉤槽100膝蓋氣囊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和特征以及為了達成目的的方法,可以通過基于附圖將要后述的實施例來得以明確。但是,本專利技術并非局限在以下公開的實施例,而是可由不同的各種形式來實現,本實施例只是為了完全公開本專利技術,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完全告知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而提供,本專利技術應當由權利要求的范圍來定義。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參照符號指同樣的構成要素。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100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100的結合狀態的剖視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100的動作狀態的剖視圖。參照圖I至圖3,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膝蓋氣囊裝置100布置在駕駛座及副駕駛座的前方,而設在用于設置儀器盤、音響裝置及空調裝置等的儀表盤(instrument panel) I的內部。膝蓋氣囊裝置100,為了不受儀表盤I的表面(skin面)的限制而公用于不同的車種之間,設置在儀表盤I內部的下側而布置在比乘客的膝蓋高度低的位置。膝蓋氣囊裝置100,當發生車輛事故時,氣囊墊10向儀表盤I的外部上側展開,而布置到所述乘客的膝蓋與儀表盤I之間,以此保護所述乘客的膝蓋。膝蓋氣囊裝置100包括氣囊殼體20,設在儀表盤I內部的下側;充氣機30,設在氣囊殼體20的內部,在發生車輛事故時產生氣體;氣囊墊10,設在氣囊殼體20的內部,根據從充氣機30流入的氣體而膨脹,并向儀表盤I的外部上側展開;墊容器40,設在氣囊殼體20的內部,并容納著氣囊墊10。充氣機30設在氣囊墊10的內部,通過聯結部35結合到氣囊殼體20。當發生車輛事故時,充氣機30產生氣體而供給至氣囊墊10。墊容器40,其前端開口而形成用于氣囊墊10出入的墊出入孔45。將氣囊墊10多次折疊而插入至墊出入孔45,并容納到墊容器40后,對墊容器40的前端進行縫合而屏蔽墊 出入孔45,以使氣囊墊10不得從墊出入孔45脫離,由此氣囊墊10與墊容器40—同被容納到氣囊殼體20內。另外,容納在墊容器40里的氣囊墊10,當發生車輛事故時,從充氣機30流入氣體而膨脹,隨之縫合在墊容器40前端的線絲根據氣囊墊10的膨脹力被拆開而開放墊出入孔45,從而氣囊墊10脫離墊出入孔45而展開到儀表盤I的外部。墊容器40支承氣囊墊10,從而氣囊墊10被展開時不會下垂而向上側展開,并可以布置到儀表盤I的外部與乘客的膝蓋之間。即,氣囊墊10布置在低于乘客的膝蓋高度位置的、儀表盤I內部的下側,因此為了使氣囊墊10保護乘客的膝蓋,應當從儀表盤I的下側向上側展開而布置到儀表盤I與乘客的膝蓋之間,而由于墊容器40支承氣囊墊10而使得氣囊墊10不會下垂而向上側展開,因此氣囊墊10被展開后能夠布置到儀表盤I與乘客的膝蓋之間。在氣囊殼體20的前端形成有掛鉤凸起22a,在與氣囊殼體20的前端相對應的墊容器40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掛鉤凸起22a掛接的掛鉤槽40a。當氣囊墊10展開時,墊容器40以掛鉤凸起22a為基準向上側旋轉,隨之氣囊墊10向儀表盤I的外部上側展開,從而可以布置到儀表盤I與乘客的膝蓋之間。氣囊殼體20包含設置在墊容器40上側的上部殼體22 ;以及設置在墊容器40的下側而與上部殼體22相結合的下部殼體24。掛鉤凸起22a形成在上部殼體22的前端,掛鉤槽40a形成在墊容器40的上側前端,當氣囊墊10展開時,墊容器40在支承氣囊墊10的同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膝蓋氣囊裝置,包括:氣囊殼體,在儀表盤內設在比乘客的膝蓋高度低的位置;氣囊墊,容納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內部,若氣體流入則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的上側展開而位于所述乘客的膝蓋與所述儀表盤之間;導向器,設在所述氣囊殼體,根據所述氣囊墊的展開力而旋轉,引導所述氣囊墊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的上側展開。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21 KR 10-2011-00601411.一種膝蓋氣囊裝置,包括 氣囊殼體,在儀表盤內設在比乘客的膝蓋高度低的位置; 氣囊墊,容納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內部,若氣體流入則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的上側展開而位于所述乘客的膝蓋與所述儀表盤之間; 導向器,設在所述氣囊殼體,根據所述氣囊墊的展開力而旋轉,引導所述氣囊墊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的上側展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氣囊殼體包括 上部殼體,設置在所述氣囊墊的上側,支承所述導向器而使得所述導向器能夠旋轉; 下部殼體,設置在所述氣囊墊的下側,并形成有所述導向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殼體包括 側面板,與所述導向器形成為一體; 下面板,與所述側面板及導向器相結合,根據所述氣囊墊的展開力,從所述側面板及導向器分離而被張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面板設置在所述下面板的兩側, 所述導向器設置在所述下面板的前端。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側面板與下面板之間以及所述導向器與下面板之間,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個孔,以用于所述下面板能夠與所述側面板及導向器相分離。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側面板與所述導向器之間形成有插入槽,以使所述導向器能夠旋轉。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向器包括 基底部,與所述側面板形成為一體,并被所述上部殼體所支承; 墊引導部,從所述基底部彎折而將所述氣囊墊引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形成有掛鉤槽,而在所述上部殼體形成有用于掛接在所述掛鉤槽的掛鉤凸起,以使所述導向器能夠旋轉。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殼體的前端插入在所述插入槽, 所述側面板中在所述插入槽的后方,形成有與所述上部殼體相結合的結合部。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殼體為鋼材質,所述下部殼體為塑料材質。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膝蓋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墊容器,該墊容器設置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內部,容納著所述氣囊墊,通過支承所述氣囊墊,使得所述氣囊墊不被下垂而能夠向所述儀表盤的外部的上側展開。12.根據權利要求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廷洙
    申請(專利權)人: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无码av免费网站|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久久美利坚合众国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