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堆垛機及自動倉儲系統,該堆垛機包括第一手臂、第二手臂、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第二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相對第一手臂進行升降。通過以上方式,可提高堆垛機的單次搬運量,因此提高了搬運效率及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堆垛機及自動倉儲系統。
技術介紹
在自動倉儲系統中,主要是利用堆垛機(Crane )在自動倉儲系統內部搬送卡匣。具體地,堆垛機的搬運動作包括將位于上游搬運系統的暫放位置的卡匣搬進倉儲系統中、將卡匣搬送到多個加工機臺的暫放位置、將裝載著加工機臺加工好的物品的卡匣搬回倉儲系統中以及將卡匣搬送到下游搬運系統的暫放位置等。請參閱圖1,圖I為現在技術的堆垛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現有技術的堆垛機10包括水平傳動機構101、手臂102以及豎直傳動機構103。其中,水平傳動機構101 包括四個車輪111及導向機構112。車輪111在導向機構112的導向作用下傳動手臂102以及豎直傳動機構103沿水平方向移動,豎直傳動機構103傳動手臂102沿豎直方向移動。由于堆垛機10只設置了一個手臂103。因此,在每次搬運過程中,只能搬運一個卡匣。如需要搬運下個卡匣,則需另外執行下個搬運過程,因此,搬運效率低下,難以應對日益增加的搬運需求。此外,水平傳動機構101使用車輪111的滾動配合導向機構112的導向來實現手臂102以及豎直傳動機構103的水平移動,由于車輪111容易發生打滑現象,影響堆垛機10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堆垛機及自動倉儲系統,能夠提高堆垛機的單次搬運量,因此,提聞搬運效率,從而提聞生廣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堆垛機,該堆垛機包括第一手臂、第二手臂、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第二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相對第一手臂進行升降。其中,第一豎直傳動機構進一步傳動第二豎直傳動機構與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其中,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第一手臂、第二手臂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設置于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之間,并在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的共同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其中,第二豎直傳動機構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且分別在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中的對應一個的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第二手臂設置于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之間,并在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的共同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升降。其中,第一豎直傳動單元和第二豎直傳動單元分別為絲桿傳動單元,絲桿傳動單元包括驅動器、減速器、絲桿、滑塊以及線性導軌,其中,驅動器通過減速器驅動絲桿,絲桿傳動滑塊沿線性導軌移動,進而在豎直方向進行升降。其中,堆垛機進一步包括水平傳動機構,水平傳動機構傳動第一手臂、第二手臂、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沿水平方向進行平移。其中,水平傳動機構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傳送帶機構、滑塊以及線性導軌,傳送帶機構包括驅動器、減速器以及傳送帶,驅動器通過減速器驅動傳送帶,傳送輪傳動滑塊沿線性導軌移動,進而在水平方向進行平移。其中,堆垛機進一步包括旋轉機構,旋轉機構傳動第一手臂、第二手臂、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繞豎直轉軸進行轉動。其中,堆垛機進一步包括旋轉支撐輪,旋轉支撐輪用于第一豎直傳動機構的傳動過程中支撐第一豎直傳動機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倉儲系統, 該自動倉儲系統包括如上的堆垛機。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專利技術的堆垛機通過利用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并利用第二豎直傳動機構傳動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相對第一手臂進行升降,使得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可以同時搬運兩個卡匣,因此提高堆垛機的單次搬運量,從而提高搬運效率及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的堆垛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堆垛機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堆垛機的絲桿傳動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所示的堆垛機的傳動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2,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堆垛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堆垛機20包括第一手臂21、第二手臂22、第一豎直傳動機構23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24。其中,第一豎直傳動機構23傳動第一手臂21和第二手臂22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第二豎直傳動機構24傳動第二手臂22沿豎直方向相對第一手臂21進行升降。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豎直傳動機構23進一步傳動第二豎直傳動機構24與第一手臂21和第二手臂22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具體而言,第一豎直傳動機構23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并且在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橫梁233和下橫梁234,使得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上橫梁233和下橫梁234圍成一個矩形結構。第一手臂21、第二手臂22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24設置于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之間,并在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的共同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進一步,第二豎直傳動機構24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并且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分別在兩個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中的對應一個的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本實施例中,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優選在第一豎直傳動單元中231的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升降,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2優選在第一豎直傳動單元中232的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升降。進一步的,第二手臂22設置于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之間,并在兩個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的共同傳動下沿豎直方向進行升降。本實施例中, 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和232以及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分別為絲桿傳動單元。請參閱圖3,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絲桿傳動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絲桿傳動單元30包括驅動器31、減速器32、絲桿33、滑塊34以及線性導軌35。其中,線性導軌35包括間隔設置在絲桿33兩側的第一線性導軌351和第二線性導軌352。驅動器31通過減速器32驅動絲桿33,絲桿33傳動滑塊34沿線性第一線性導軌351和第二線性導軌352移動,進而使得滑塊34在豎直方向進行升降。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絲桿傳動單元30還包括兩個聯軸器36和37以及兩個軸承座38和39。其中,聯軸器36連接驅動器31和減速器32,聯軸器37連接減速器32和絲桿33。兩個軸承座38和39分別設置在絲桿33的兩端,用于支撐絲桿33。請再參考圖2,第二豎直傳送單元241安裝在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1的滑塊341上,第二豎直傳送單元242安裝在第一豎直傳動單元232的滑塊342上。第二豎直傳送單元241的滑塊343和第二豎直傳送單元242的滑塊344之間設置一橫桿345,第二手臂22安裝在橫桿345上。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在第二豎直傳動單兀241和242的之間設置一橫桿346,第一手臂21安裝在橫桿346上。本實施例中,橫桿346優選設置在橫桿345的下方,在其他實施例中,橫桿346也可以設置在橫桿345的上方。當滑塊341和滑塊342沿豎直方向同步升降時,第二豎直傳動單元241和242分別隨著滑塊341和滑塊342沿豎直方向同步升降,進而使得第一手臂21和第二手臂2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堆垛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機包括第一手臂、第二手臂、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和第二豎直傳動機構,所述第一豎直傳動機構傳動所述第一手臂和所述第二手臂沿豎直方向進行同步升降,所述第二豎直傳動機構傳動所述第二手臂沿所述豎直方向相對所述第一手臂進行升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國坤,吳俊豪,林昆賢,齊明虎,郭振華,汪永強,陳增宏,李晨陽子,楊衛兵,舒志優,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