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其具備:將非壓縮狀態的由規定個數的物品構成的物品組(W)在集合位置(P)處排列的計數機(3);將在集合位置(P)處排列的物品組(W)向接收位置(P0)排出的排出機(4);對物品組(W)的底面進行支承且在接收位置(P0)與交付位置(P1、P2)之間進行往復移動,從而在接收位置(P0)接收物品組(W)并將該物品組(W)搬運到交付位置(P1、P2),并返回接收位置(P0)的至少一個搬運臺,搬運臺(L1、R1)以及對物品組W進行壓縮的第二支承部(20)分別由第一及第二電動機驅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將吸收性物品那樣的物品以多個排列的狀態,對其進行壓縮并搬運的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
技術介紹
吸收體液的吸收性物品那樣的清潔產品(物品)匯集規定個數而進行捆包。此時,所述物品以多個物品匯集成一個的物品組的狀態被搬運、壓縮后進行捆包。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JP2006-264737A (說明書摘要)在所述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對從計數機排出的由規定個數的物品構成的物品組進行壓縮而向下一工序搬運的技術。然而,并未公開對物品組進行壓縮的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以往,通常物品組的壓縮使用氣缸那樣的工作缸。然而,在工作缸進行的壓縮中,難以控制物品組的壓縮量,而且,也不易變更搬運的物品的數量。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容易控制物品組的壓縮量,且即使構成物品組的物品的數量改變也能夠容易應對的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具備計數機,其使非壓縮狀態的由規定個數的物品構成的物品組在集合位置處排列;排出機,其將在所述集合位置處排列的物品組向接收位置排出;至少一個搬運臺,該至少一個搬運臺對所述物品組的底面進行支承且在所述接收位置與交付位置之間進行往復移動,從而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所述物品組并將該物品組搬運到所述交付位置,再返回所述接收位置;第一支承部,其固定在所述搬運臺上,與所述物品組的第一側面相接而對所述第一側面進行支承;第二支承部,其以能夠沿著所述搬運臺的往復移動方向移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搬運臺上,在與所述物品組的所述第一側面相反側的第二側面相接的狀態下,朝向所述第一側面移動,從而對所述物品組進行壓縮;第一電動機,其用于使所述搬運臺往復移動;第二電動機,其用于在所述搬運臺的往復移動過程中,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對于所述搬運臺進行往復移動;控制裝置,其通過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動機的旋轉,來控制所述第一支承部與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間的距離。專利技術效果目前,當計數機將物品集合在集合位置時,通過排出機將所述集合位置的物品組向接收位置搬運,并通過搬運臺接收該物品組。接收到物品組的搬運臺移動到物品組的交付位置的同時,第二支承部朝向第一支承部移動,從而對物品組進行壓縮。在此,本專利技術不是借助氣缸而是借助電動機使壓縮物品組的第二支承部移動。因此,通過對電動機進行電氣(電子)控制,能夠對第二支承部相對于第一支承部的位移量致密且準確地進行控制。另外,由于布局上的問題等而存在搬運臺從接收位置向交付位置移動并從所述交付位置排出所述物品組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在從接收位置到交付位置搬運搬運臺期間進行物品組的壓縮。因此,循環時間短。附圖說明圖I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的一實施例的概略俯視圖,圖IB是其概略主視圖。圖2A是第一及第二搬運臺的概略俯視圖,圖2B是其概略主視圖。 圖3是第一搬運臺的概略立體圖。圖4A是第一搬運臺的概略俯視圖,圖4B是沿IVB-IVB線的剖視圖,圖4C是沿IVC-IVC線的剖視圖。圖5是第一搬運臺的橫向剖視圖。圖6A是第二搬運臺的概略俯視圖,圖6B是沿VIB-VIB線的剖視圖,圖6C是沿VIC-VIC線的剖視圖。圖7A 圖7F是分別表示物品組的搬運順序的俯視圖。圖8A 圖8F是分別表示物品組的搬運順序的俯視圖。圖9是表示排出機的另一例的俯視圖。圖IO是排出機的另一例的主視圖。圖11是排出機的另一例的側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搬運臺從所述接收位置將所述物品組搬運到所述交付位置期間,為了對所述物品組進行壓縮,所述控制裝置以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接近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電動機的旋轉,并且,在所述搬運臺從所述交付位置返回到所述接收位置期間,為了能夠使所述集合位置的所述物品組由所述第一支承部與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間接收,所述控制裝置以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遠離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電動機的旋轉。在本專利技術的更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搬運臺包括第一搬運臺和第二搬運臺,按照各所述搬運臺來設置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動機,所述第一搬運臺對一個物品組的底面進行支承且在所述接收位置與第一交付位置之間進行往復移動,從而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所述一個物品組并將該一個物品組搬運到所述第一交付位置,所述第二搬運臺對另一物品組的底面進行支承且在所述接收位置與第二交付位置之間進行往復移動,從而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所述另一物品組并將該另一物品組搬運到所述第二交付位置。這種情況下,在一方的搬運臺在交付位置能夠將前一物品組向下游排出的同時,另一方的搬運臺能夠在接收位置接收下一物品組。在本專利技術的更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還具備第一驅動輪,其安裝在各所述第一電動機的第一輸出軸上;第二驅動輪,其安裝在各所述第二電動機的第二輸出軸上;第一從動輪,其按照各所述第一驅動輪設置;第二從動輪,其按照各所述第二驅動輪設置;第一帶,其卷繞在各所述第一驅動輪與所述第一從動輪之間并傳遞用于使所述搬運臺移動的動力;第二帶,其卷繞在各所述第二驅動輪與所述第二從動輪之間并傳遞用于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移動的動力,卷繞有用于向所述第一搬運臺及其第二支承部傳遞動力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帶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從動輪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安裝在用于使所述第二搬運臺移動的所述第一電動機的所述第一輸出軸上,卷繞有用于向所述第二搬運臺及其第二支承部傳遞動力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帶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從動輪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安裝在用于使所述第一搬運臺移動的所述第一電動機的所述第一輸出軸上。這種情況下,將從動輪支承為旋轉自如的支承軸兼作為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因此,裝置的結構簡易。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計數機使物品沿著所述搬運臺的往復移動方向從上游向下游移動的同時排列所述物品,所述排出機具備隨著從所述集合位置朝向所述接收位置而朝向所述計數機搬運所述物品的搬運方向傾斜的導軌;通過沿著所述導軌的延伸方向傾斜地移動而將所述物品組朝向所述接收位置推出的推桿。 這種情況下,沿著導軌從集合位置朝向接收位置傾斜地搬運物品組。因此,計數機能夠不停止地搬運物品。在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物品的排列搬運裝置還具備驅動輪,其安裝在所述第二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從動輪,其按照所述驅動輪設置;帶,其卷繞在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之間且傳遞用于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移動的動力;可動托架,其連結所述帶與所述第二支承部,借助所述第二電動機的旋轉經由所述帶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往復移動;狹縫,其形成在所述搬運臺上,且沿著所述搬運臺進行往復移動的方向延伸,在此,所述驅動輪、所述從動輪及所述帶配置在比所述搬運臺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承部配置在所述搬運臺的上方,所述托架上下貫通所述狹縫,而連結所述搬運臺的下方的所述帶與所述搬運臺的上方的所述第二支承部。將使第二支承部移動的第二電動機搭載于搬運臺時,搬運臺的有效空間減小。而且,需要使控制第二電動機的通信線或驅動用的供電線纜為可動,或者需要滑接點。相對于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動機也與第一電動機同樣地可以是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型。因此,搬運臺的有效空間大,而且,電氣的配線結構簡易。本專利技術通過以附圖為參考的以下的優選實施例的說明能更為明確地理解。然而,實施例及附圖僅為了簡單的圖示及說明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由權利要求書決定。在附圖中,多個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藤田幸彥,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瑞光,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