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組合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的動模包括動模座、動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動模座上位于所述的動模板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上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一墊塊、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二墊塊,由于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與制品的接觸面積較大,在推出制品時候不容易損壞制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一種注蠟模具。
技術介紹
一般的,采用失蠟鑄造時先需要用蠟做成的熔模,在熔模制作過程中,采用推桿頂出熔模制品,由于頂桿與熔模制品的接觸面積較小,熔模制品由蠟注塑成型,質地較軟,很容易在取模時候將熔模制品弄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取模并防止熔模損壞的注蠟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定模和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模包括動模座、動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動模座上位于所述的動模板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上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所述的第二推塊為圓柱形,中間設置有圓孔,所述的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圓形槽、第二圓形槽、連接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和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的第一中間槽,所述的第一圓形槽中間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內壁設置有和所述的第一推塊相配合的槽,所述的第二圓形槽中間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推塊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一墊塊、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二墊塊,所述的定模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對應的第三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相對應的第四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一中間槽相對應的第二中間槽、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相對應的第三通孔、與所述的圓孔對應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一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型芯,所述的第二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的第四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型芯,所述的動模板和所述的定模板之間害設置有燒口。優選地所述的定模板上設有定位銷,所述的動模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定位銷相配套的定位銷孔。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注蠟模具采用精密鑄造蠟注塑成型。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采用了推塊推出制品,推塊與制品的接觸面積較大,在推出時不容易頂壞制品,從而達到了即可方便取出模具,又不損壞制品的目的。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動模的主視示意 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定模的主視示意 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動模;2、定模;3、推板;4、定位銷孔;5、動模板;6、第一圓形槽;7、第一通孔;8、第一推塊;9、第一中間槽;10、第二圓形槽;11、第二通孔;12、第二推塊;13、圓孔;14、澆口 ;15、定模板;16、第三圓形槽;17、第三通孔;18、第二中間槽;19、第四圓形槽;20、第四通孔;21、定位銷;22、第二型芯;23、第一型芯;24、第二墊塊;25、第一墊塊;26、動模座。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I 3所示的一種注臘模具,包括動模I和定模2,其特征在于動模I包括動模座26、動模板5、設置在動模座26上位于動模板5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3,推板3上 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7和第二推塊8,第二推8塊為圓柱形,中間設置有圓孔13,動模板5上設置有第一圓形槽6、第二圓形槽10、連接第一圓形槽6和第二圓形槽10的第一中間槽9,第一圓形槽6中間設置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內壁設置有和第一推塊8相配合的槽,第二圓形槽10中間設置有與第二推塊8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1,定模2包括定模板15、設置在定模板15反面的第一墊塊25、設置在定模板15反面的第二墊塊24,定模板15上設置有與第一圓形槽6對應的第三圓形槽16、與第二圓形槽10相對應的第四圓形槽19、與第一中間槽9相對應的第二中間槽18、與第一通孔7相對應的第三通孔17、與圓孔13對應的第四通孔20,第一墊塊25上設置有與第一通孔7和第三通孔17相配合的第一型芯23,第二墊塊24上設置有與第二通孔11和第四通孔20相配合的第二型芯22,動模板5和定模板15之間還設置有澆口 14。定模板15上設有定位銷21,動模板5上設有與定位銷21相配套的定位銷孔4。這種注蠟模具采用精密鑄造蠟注塑成型。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注蠟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模包括動模座、動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動模座上位于所述的動模板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上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所述的第二推塊為圓柱形,中間設置有圓孔,所述的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圓形槽、第二圓形槽、連接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和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的第一中間槽,所述的第一圓形槽中間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內壁設置有和所述的第一推塊相配合的槽,所述的第二圓形槽中間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推塊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一墊塊、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二墊塊,所述的定模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對應的第三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相對應的第四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一中間槽相對應的第二中間槽、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相對應的第三通孔、與所述的圓孔對應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一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型芯,所述的第二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的第四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型芯,所述的動模板和所述的定模板之間還設置有澆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上設有定位銷,所述的動模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定位銷相配套的定位銷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注蠟模具采用精密鑄造蠟注塑成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組合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的動模包括動模座、動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動模座上位于所述的動模板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上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一墊塊、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二墊塊,由于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與制品的接觸面積較大,在推出制品時候不容易損壞制品。文檔編號B29K91/00GK102950706SQ201110253780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孫來順 申請人:蘇州市志誠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蠟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模包括動模座、動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動模座上位于所述的動模板下方的能豎直運動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上垂直設置有第一推塊和第二推塊,所述的第二推塊為圓柱形,中間設置有圓孔,所述的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圓形槽、第二圓形槽、連接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和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的第一中間槽,所述的第一圓形槽中間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內壁設置有和所述的第一推塊相配合的槽,所述的第二圓形槽中間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推塊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一墊塊、設置在所述的定模板反面的第二墊塊,所述的定模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圓形槽對應的第三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二圓形槽相對應的第四圓形槽、與所述的第一中間槽相對應的第二中間槽、與所述的第一通孔相對應的第三通孔、與所述的圓孔對應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一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型芯,所述的第二墊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的第四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型芯,所述的動模板和所述的定模板之間還設置有澆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來順,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志誠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