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將合金熔液注入模具腔,制造鑄造制品的鑄造裝置。在模具中設置若干振動件和獨立澆道,獨立澆道與模具腔相通,澆道另一側與壓鑄筒或澆鑄口相通,澆道和振動件與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連接而進行超聲波振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延長超聲波振動時間,可以有效的利用超聲波振動產生的空穴促進多個枝晶的形成,并且將枝晶破碎使組織進一步細微化,從而提高鑄件的成品率和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將合金熔液注入模具腔,制造鑄造制品的鑄造裝置和鑄造方法。技術背景超聲波震動處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枝晶的粒徑,增加枝晶數量,抑制枝晶的成長,使結晶組織細微化,從而提高鑄件的強度。以往都是將超聲波振動喇叭直接插入熔液中來施加超聲波振動,難以向合模后模腔內的熔液進行超聲波振動處理。申請號201110071326.X、申請號201110059293. 7及申請號201110057019. 6的由日本加特可株式會社申請的“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三種超聲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分別在熔液汲取、輸送及模腔內實施超聲振動,前兩種無法對合金結晶進行控制,申請號201110057019. 6雖在模腔內超聲振動,對枝晶的破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超聲振動處理時間還是沒有最大化。ZL200520050643. 3公開了“一種金屬鑄造成型的輔助裝置”,其在壓鑄模具的外表面安裝個 超聲波發生裝置,有能量的損失,振動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鑄造裝置和鑄造方法,將合金熔液注入模具腔來制造鑄造制品時,對熔液進行長時間有效的超聲振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鑄造裝置,將合金熔液注入模具腔,制造鑄造制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鑄造裝置由模具、振動件、獨立澆道、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組成,模具中設置若干振動件,獨立澆道與模具腔相通,澆道和振動件與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連接而進行超聲波振動。所述振動件位于模具內部,與熔液不接觸;所述振動件構成模腔的一部分;所述振動件部分位于模具內部,部分構成模腔的一部分。因此,在本技術的鑄造裝置中,在熔液進入澆道時,澆道即開始進行超聲波振動,從而對澆道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熔液開始進入模具腔時,模具內的振動件進行超聲振動,從而對模具腔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相比現有技術延長了超聲波振動時間,提高了超聲處理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I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3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4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3的套筒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5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符號說明I、可動盤2、固定盤3、固定模4、可動模5、熔液注入口6、柱塞7、柱塞桿8、澆道9、模具腔10、振動件11、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12、壓鑄筒13、推桿14、推板15、澆注口具體實施例以下是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例I-實施例5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鑄造裝置和鑄造方法的實施方式。實施例I :首先,說明結構。圖I是實施例I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實施例I的鑄造裝置是將合金熔液水平方向壓進模具腔進行鑄造的壓鑄機,具有模盤I和2、模具3和4、壓鑄筒12、澆道8、振動件10和超聲波發生和控制裝置11。壓鑄筒12上有熔液注入口 5,從熔液注入口 5澆入的合金熔液施壓流經澆道8進入模具腔,完成注射過程。壓鑄筒12與澆道8連接,澆道8固定在固定模3上,澆道8與壓鑄筒12的內徑相同,壓鑄筒12內有滑動的柱塞6,柱塞6上有連接動力設施的柱塞桿7。模具具有固定模3和可動模4,固定模3和可動模4閉合時形成模具腔9和燒口,澆口與澆道8相通。固定模3固定在固定盤I上,可動模4固定在可以相對于固定盤I作遠離或接近的可動盤2上,與可動盤2 —起運動。固定盤上有插入壓鑄筒12的貫通孔,固定模上有容納澆道8的貫通孔。固定模3和可動模4內都設置有振動件10,振動件10都嵌入在模具中,均沒有和模具腔9相連。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11與振動件10和澆道8相連。當熔液注入時澆道對熔液直接施以超聲波振動,固定模3和可動模4內部的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傳遞給模具,由模具間接對模具腔9內的熔液施以超聲波振動。下面對實施例I的鑄造方法進行說明。在實施例I的鑄造方法中,可動模4和固定模3接近,形成模具腔9和澆口,將柱塞6??吭趬鸿T筒12頂端,將準備好的合金熔液從壓鑄筒12的熔液注入口 5處澆入壓鑄筒12內,此為熔液進入壓鑄筒12內的注入工序,啟動動力系統推動柱塞桿7,驅動柱塞6將熔液推動流經壓鑄筒12、澆道8填充入模具腔9內,此為注射工序。另一方面,當熔液注入壓鑄筒12流經澆道8時開啟澆道8超聲波振動,對澆道8及壓鑄筒12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隨后開啟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通過模具對進入模具腔9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當儀表顯示熔液溫度低于合金的凝固點時關閉澆道8和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移動可動模卸模得鑄造制品。實施例I的鑄造方法實現了邊注入邊振動、邊注射邊振動、便凝固邊振動,前者是澆道8的單一超聲波振動,后兩者是澆道8和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的疊加,填充入模具腔9內的熔液相當于是在振動件10和澆道8間接和直接雙重超聲波振動下凝固得到鑄造制品的。下面說明效果。在實施例I的鑄造裝置和鑄造方法中,可以得到以下效果。(I)—種鑄造裝置,將合金熔液注入壓鑄筒12,然后將合金熔液向合模后的模具腔9注射,制造鑄造制品,其中設置一澆道8與模具腔9相連,澆道8另一側與壓鑄筒12相連并相通,模具中設置若干振動件10,澆道8和振動件10與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11連接而進行超聲波振動。因此,將合金注入壓鑄筒12及將合金注射入模具腔9以及凝固鑄造鑄造制品時,由于熔液注入壓鑄筒12流經澆道8時即開啟澆道8超聲波振動,對澆道8及壓鑄筒12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隨后開啟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通過模具對進入模具腔9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實現了邊注入邊振動、邊注射邊振動、便凝固邊振動,前者是澆道8的單一超聲波振動,后兩者是澆道8和振動件10的超聲波振動的疊加,填充入模具腔9內的熔液相當于是在振動件10和澆道8間接和直接雙重超聲波振動下凝固得到鑄造制品的,所以這樣的結構能夠對熔液施加更長時間、更高效的超聲波振動,得到質量更好的鑄造制品。(2)上述振動件10是相互獨立的。因此,模具中相互獨立的振動件10,可以有選擇的對鑄件不同部位施以不同強度的超聲波振動,從而提高鑄件的質量,多個相對獨立的振動件10對于生產大型鑄件來說效果尤其出色。(3)上述澆道8是陶瓷制作。因此,陶制的澆道8能耐高溫,強度較之模具材料好,對澆道8施以高強度的超聲波振動而不坍塌,不掉渣,保證更好的振動效果和產品質量。(4)上述澆道8設置在鑄件強度要求較高的部位。因此,在上述(I) - (3)記載效果的基礎上,因為澆道8產生的超聲波振動最先作用于離澆道8最近的部位,且澆道8自熔液注入開始至凝固都處于超聲波振動狀態,故此與澆道8相接近的鑄件部分的枝晶破碎更充分,組織更細微化,強度更高。(5)—種鑄造方法,將合金熔液注入壓鑄筒12,然后將合金熔液向合模后的模具腔9注射,制造鑄造制品,其中當合金熔液注入壓鑄筒12流經澆道8時即開啟與澆道8相連的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11,對澆道8和壓鑄筒12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當所述熔液開始進入模腔9時再開啟模具振動件10相連的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11,澆道8和振動件10聯合對模具腔9內的熔液施加超聲波振動,直至凝固制成鑄件制品。因此,相比現有技術,可以延長超聲波振動時間,可以有效的利用超聲波振動產生的空穴促進多個枝晶的形成,并且將枝晶破碎使組織進一步細微化。實施例2首先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鑄造裝置,將合金熔液注入模具腔,制造鑄造制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鑄造裝置由模具、振動件、獨立澆道、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組成,模具中設置若干振動件,獨立澆道與模具腔相通,澆道和振動件與超聲波發生及控制裝置連接而進行超聲波振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學義,朱文昭,
申請(專利權)人:周學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