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包括叉車體,所述叉車體的前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貨叉,后部設有轉向機構總成;所述叉車體的底部設有踏板,且所述踏板設置在轉向機構總成的下方;所述叉車體在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且所述扶手裝置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所述扶手裝置包括扶手管柱總成、扶手轉軸和扶手總成;所述扶手管柱總成固定地設置在叉車體內;所述扶手總成的底部設有扶手限位塊;所述扶手管柱總成的頭部設置有扶手卡塊,且所述扶手卡塊與扶手限位塊共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操作人員站在踏板上控制轉向結構總成時,其兩側有扶手裝置防護著,保障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叉車,特指一種扶手裝置可打開閉合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
技術介紹
叉車是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倉儲叉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人員站在踏板上,通過控制掌控轉向機構總成來實現對叉車工作的掌控。目前所使用的叉車其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沒有設置任何防護設施,這種結構的叉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人員站在踏板上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扶手裝置可打開閉合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包括叉車體,所述叉車體的前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貨叉,后部設有轉向機構總成;所述叉車體的底部設有踏板,且所述踏板設置在轉向機構總成的下方;所述叉車體在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且所述扶手裝置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所述扶手裝置包括扶手管柱總成、扶手轉軸和扶手總成;所述扶手管柱總成固定地設置在叉車體內;所述扶手轉軸的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與扶手總成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旋轉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內;所述扶手轉軸下部設有扶手彈簧,上部設有鍵槽;所述扶手總成的底部設有扶手限位塊,且所述扶手限位塊通過所述鍵槽內設有的扶手卡鍵與扶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扶手管柱總成的頭部設置有扶手卡塊,且所述扶手卡塊與扶手限位塊共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優選的,所述扶手卡塊的上表面一側設有凸塊,另一側開有圓孔槽;所述凸塊的厚度等于扶手限位塊的厚度;所述扶手限位塊在圓孔槽的位置處設置有扶手卡珠和第二緊定螺釘。優選的,所述扶手卡塊通過四個第一緊定螺釘固定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的頭部。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方案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由于所述叉車體在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且所述扶手裝置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所述扶手裝置包括扶手管柱總成、扶手轉軸和扶手總成;所述扶手轉軸的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與扶手總成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旋轉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內;所述扶手轉軸下部設有扶手彈簧,上部設有鍵槽;所述扶手總成的底部設有扶手限位塊,且所述扶手限位塊通過所述鍵槽內設有的扶手卡鍵與扶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扶手管柱總成的頭部設置有扶手卡塊,且所述扶手卡塊與扶手限位塊共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人員站在踏板上控制轉向結構總成時,其兩側有扶手裝置防護著,保障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設置的扶手裝置,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把其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這樣既保護了扶手裝置,又降低了叉車的占用空間。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打開扶手裝置的立體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關閉扶手裝置的立體圖;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中扶手裝置的立體圖;附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中扶手裝置的剖視圖;附圖5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中扶手裝置的另一視角的剖視圖;附圖6為附圖5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叉車體;2貨叉;3、轉向機構總成;4、踏板;5、扶手裝置;6、扶手管柱總成;7、 扶手轉軸;8、扶手總成;9、內六角螺釘;10、扶手彈簧;11、鍵槽;12、扶手限位塊;13、扶手卡鍵;14、扶手卡塊;15、凸塊;16、圓孔槽;17、扶手卡珠;18、第二緊定螺釘;19、第一緊定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專利技術。如附圖1-4所述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包括叉車體1,所述叉車體 I的前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貨叉2,后部設有轉向機構總成3 ;所述叉車體I的底部設有踏板4,且所述踏板4設置在轉向機構總成3的下方;所述叉車體I在轉向機構總成3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5,且所述扶手裝置5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I上;所述扶手裝置5包括扶手管柱總成6、扶手轉軸7和扶手總成8 ;所述扶手管柱總成6固定地設置在叉車體I 內;所述扶手轉軸7的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9與扶手總成8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旋轉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6內;所述扶手轉軸7下部設有扶手彈簧10,上部設有鍵槽11 ;所述扶手總成8的底部設有扶手限位塊12,且所述扶手限位塊12通過所述鍵槽11內設有的扶手卡鍵 13與扶手轉軸7固定連接;所述扶手管柱總成6的頭部設置有扶手卡塊14,且所述扶手卡塊14與扶手限位塊12共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所述扶手卡塊14的上表面一側設有凸塊15,另一側開有圓孔槽16 ;所述凸塊15 的厚度等于扶手限位塊12的厚度;所述扶手限位塊12在圓孔槽16的位置處設置有扶手卡珠17和第二緊定螺釘18。所述扶手卡塊14通過四個第一緊定螺釘19固定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6的頭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在打開扶手裝置5的過程中,首先由操作人員向上拉動扶手總成8,由于扶手總成8、扶手轉軸7和扶手限位塊12連接成一體,扶手轉軸7下部設有的扶手彈簧10同時被壓縮;然后轉動扶手總成8,扶手總成8、扶手轉軸7和扶手限位塊12整體繞扶手管柱總成6旋轉,當轉動90度時扶手限位塊12與扶手卡塊14 上設有的凸塊15相接觸,此時扶手卡珠17恰好位于圓孔槽16中,起到了雙向限位的作用。 在關閉扶手裝置5的過程中,同樣的向上拉動扶手總成8,反方向的轉動扶手總成8,當轉動 90度時被扶手卡塊14上的凸塊15限位住。在使用轉動扶手總成8的過程中,扶手彈簧10 起到了限制扶手總成8軸向運動的作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操作人員站在踏板4上控制轉向結構總成3時,其兩側有扶手裝置5防護著,有效地保障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設置的扶手裝置5,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把其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I上,這樣既保護了扶手裝置5,又降低了叉車的占用空間。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包括叉車體,所述叉車體的前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貨叉,后部設有轉向機構總成;所述叉車體的底部設有踏板,且所述踏板設置在轉向機構總成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車體在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且所述扶手裝置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所述扶手裝置包括扶手管柱總成、扶手轉軸和扶手總成;所述扶手管柱總成固定地設置在叉車體內;所述扶手轉軸的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與扶手總成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旋轉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內;所述扶手轉軸下部設有扶手彈簧,上部設有鍵槽;所述扶手總成的底部設有扶手限位塊,且所述扶手限位塊通過所述鍵槽內設有的扶手卡鍵與扶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扶手管柱總成的頭部設置有扶手卡塊,且所述扶手卡塊與扶手限位塊共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設有扶手裝置的叉車,包括叉車體,所述叉車體的前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貨叉,后部設有轉向機構總成;所述叉車體的底部設有踏板,且所述踏板設置在轉向機構總成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車體在轉向機構總成的兩側設有扶手裝置,且所述扶手裝置可旋轉90度貼合在叉車體上;所述扶手裝置包括扶手管柱總成、扶手轉軸和扶手總成;所述扶手管柱總成固定地設置在叉車體內;所述扶手轉軸的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與扶手總成固定連接,另一端可旋轉地設置在扶手管柱總成內;所述扶手轉軸下部設有扶手彈簧,上部設有鍵槽;所述扶手總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小松,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先鋒物流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