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擋圈沖壓模具,涉及沖壓成形技術領域,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的所述型腔的下段為斜角a的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5度~47度;所述凸模的下段為斜角與所述錐孔的斜角a相同的錐體,所述凸模的上段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外套裝有環形凸模,所述環形凸模具有斜角b與所述斜角c相對應的上大下小的錐體,所述錐體的斜角b的角度為48度~50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最后壓制成形的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的厚度相應增加了10%,大大提升了重載工程車的車輪擋圈的承載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沖壓模具制造
,尤其是一種用于對重載工程車的車輪擋圈進行沖壓的模具。
技術介紹
車輪擋圈是重載工程車車輪的重要組成件之一,它裝在輪輞上為輪胎提供軸向和徑向的支承,直接承受輪胎傳遞的壓力。有一種重載工程車的車輪擋圈,這種車輪擋圈是由弧形擋邊與座圈通過一弧形連接部連結成一體的環形件,所述弧形擋邊與所述弧形連接部的彎曲方向相反,所述座圈為設有斜角的上大下小的錐筒,該斜角的角度為5度 7度。這種車輪擋圈的制作方法是1、在第一壓制工序,使用一種擋圈沖壓模具將焊接成圓筒形的坯料的下部壓制成車輪擋圈的座圈;2、在第二壓制工序,使用一種擋圈成形模具將圓筒形的坯料的上部壓制成車輪擋圈的弧形擋邊和與所述座圈連接的弧形連接部。第一壓制工序中的擋圈沖壓模具包括設有型腔的凹模和凸模,該凹模的所述型腔為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錐孔的斜角a的角度為5度 7度;所述凸模為斜角與所述斜角a相同的錐體;所述凹模和所述凸模呈合模的狀態時,所述凹模的錐孔與所述凸模的錐體之間的間隙為H;其中H=h+x, h為坯料的厚度;x為沖壓間隙,所述沖壓間隙根據所述坯料的屈服強度設置。這種擋圈沖壓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在對工程車輪的缺陷統計中,因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的開裂造成的缺陷占到車輪擋圈缺陷總量的60%以上,其原因是因為車輪擋圈在壓制過程中是通過模具擴張成成形,成形的車輪擋圈厚度小于原料板的厚度,特別是弧形連接部的厚度只有原料板厚度的85%,降低了車輪擋圈的承載能力,工作一段時間后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容易出現開裂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防止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的厚度變薄的擋圈沖壓模具。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這種擋圈沖壓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的型腔的下段為斜角a的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5度 47度;所述凸模的下段為斜角與所述錐孔的斜角a相同的錐體,所述凸模的上段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外套裝有環形凸模;所述環形凸模具有斜角b與所述斜角c相對應的上大下小的錐體,所述錐體的斜角b的角度為48度 50度;所述凹模和所述凸模呈合模狀態時,所述凹模的下段的錐孔與所述凸模的下段的錐體之間的間隙為H,H=h+x,其中h為坯料的厚度,X為沖壓間隙。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凸模上部套裝了一個環形凸模,先驅動凸模和環形凸模同時向下擠壓,當凸模和環形凸模向下壓制直至第一設定位置,凸模停止,這時圓筒形的坯料形成由兩段上大下小錐筒連接的錐筒,坯料下部形成車輪擋圈的座圈部;而此時,環形凸模繼續向下擠壓直至第二設定位置,由于凹模的型腔的上段的錐孔與環形凸模的錐體之間形成上小下大錐環形空間,當環形凸模向下擠壓坯料時,則把上段錐筒的坯料組織朝與下段錐體連接處的方向擠壓,從而使連接部的厚度增加。最終壓制成形的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的厚度相應增加了 10%,大大提升了重載工程車的車輪擋圈的承載能力。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車輪擋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 如圖1所示的重載工程車的車輪擋圈是由弧形擋邊6-1與座圈6-3通過一弧形連接部6-2連結成一體的環形件,弧形擋邊6-1與弧形連接部6-2的彎曲方向相反,座圈的斜角的角度為5度 7度的上大下小的錐筒,車輪擋圈的厚度即為坯料的厚度h,h為16毫米。如圖2所示的擋圈沖壓模具,包括設有型腔的凹模I和凸模3,凹模I的型腔的下段為斜角a的上大下小的錐孔,錐孔的斜角a的角度為5度,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5度。凸模3的下段為斜角與凹模I型腔下段錐孔的斜角a的角度相同的錐體,凸模3的上段為圓柱體,圓柱體外套裝有環形凸模2,環形凸模2具有斜角b與斜角c相對應的上大下小的錐體,錐體的斜角b的角度為48度。凹模I和凸模3呈合模狀態時,凹模I的下段的錐孔與凸模3的下段的錐體之間的間隙為H,H為16. 3毫米,其中H=h+x,本實施例中的x=0. 3毫米,h為坯料的厚度,X為沖壓間隙,根據坯料的屈服強度設置;凸模3和環形凸模2裝在壓力機上。工作時,將圓筒形的坯料置于凹模I的型腔內,驅動凸模3和環形凸模2自上而下對坯料進行壓制,當凸模3和環形凸模2下降至第一設定位置,即凹模I的下段的錐孔與凸模3的下段的錐體之間的間隙為16. 3毫米,凸模3停止;再驅動環形凸模2沿凸模3的圓柱體向下擠壓直至第二設定位置,即環形凸模2的錐體下端下降至圓柱體的下端,壓制成形車輪擋圈,然后,退出環形凸模2和凸模3,卸下還料即完成對車輪擋圈的座圈的壓制。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擋圈沖壓模具,凹模I的型腔的下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錐孔的斜角a的角度為7度,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7度;環形凸模2具有斜角b與斜角c相對應的上大下小的錐體,錐體的斜角b的角度為50度。其他特征與實施例I相同。由于在凸模3上部套裝了一個環形凸模2,先驅動凸模3和環形凸模2同時向下擠壓,當凸模3和環形凸模向2下擠壓至第一設定位置,凸模3停止,這時圓筒形的坯料形成由兩段上大下小錐筒連接的錐筒,坯料下部形成斜角a的角度為5度 7度的重載工程車車輪擋圈的座圈部;而此時,環形凸模2繼續向下擠壓至第二設定位置,由于凹模I的上段的型腔的斜角c為45度 47度,環形凸模2的上段的錐體的斜角b為48度 50度,凹模I型腔的上段的錐孔和環形凸模2錐體之間形成上小下大的錐環形空間,當環形凸模2向下擠壓坯料時,則把上段錐筒的坯料組織朝與下段錐體連接處的方向擠壓,從而使連接部的厚度增加;最終壓制成形的車輪擋圈的弧形連接部6-2的厚度為17. 6毫米,相應增加了 10%,大大提升了重載工程車車輪的車輪擋圈的承載能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擋圈沖壓模具,包括凹模(1)和凸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的型腔的下段為斜角a的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5度~47度;所述凸模(3)的下段為斜角與所述錐孔的斜角a相同的錐體,所述凸模(3)的上段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外套裝有環形凸模(2);所述環形凸模(2)具有斜角b與所述斜角c相對應的上大下小的錐體,所述錐體的斜角b的角度為48度~50度;所述凹模(1)和所述凸模(3)呈合模狀態時,所述凹模(1)的下段的錐孔與所述凸模(3)的下段的錐體之間的間隙為H,H=h+x,其中h為坯料的厚度,x為沖壓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擋圈沖壓模具,包括凹模(I)和凸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I)的型腔的下段為斜角a的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型腔的上段為上大下小的錐孔,所述錐孔的斜角c的角度為45度 47度;所述凸模(3)的下段為斜角與所述錐孔的斜角a相同的錐體,所述凸模(3)的上段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外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業煒,崔振山,隋大山,
申請(專利權)人:柳州市宇翔工程機械鋼圈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