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藻發酵生物飼料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放線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和乳酸菌制備復合菌劑,對海藻進行發酵,利用多種菌種之間的協同作用,在產生大量的纖維素酶類降解纖維的同時,充分利用無機氮源和有機氮源以及纖維分解產生的糖類合成菌體蛋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比海藻具有含量更高的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更高,動物吸收快,日增重可提高47%,免疫力增強,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5%,丙氨酸轉氨酶活性提高6%,養殖效果作用更明顯。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制備方法相比現有技術還具有生產成本低、周期短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復合菌種為原料制備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方法。
技術介紹
海藻是一種生活在海洋里的含葉綠素或其他輔助色素的低等自養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無機質轉化為有機質。海藻類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目前發現的海藻類植物約有I萬多種,可分為綠藻門、褐藻門、藍藻門和紅藻門等10個門類,按形態分為大型海藻和微藻兩類,其中,大型海藻有褐藻中的海帶、裙帶菜、巨藻,綠藻中的苔條、石藥以及紅藻中的紫菜、石花菜等,微藻是形態最小的單細胞海藻,其直徑只有幾微米,但貯量巨大。海藻經過加工可制成海藻粉。海藻粉中淀粉含量達25%,蛋白質含量12 50%,并含有各種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別富含維生素A、B1、B2、B6、B12、C、煙酸、葉酸和胡蘿卜素。海藻所含的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的量遠超過陸地植物,海藻具有極高的營養又和保健功效。同時,海藻中含有海藻多糖、甘露醇、丙稀酸、核苷類、萜類、大環內酯和生物堿等生物活性物質。近年來,對大型海藻的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已引起廣泛的興趣,并已開發出紫菜多糖、褐藻淀粉硫酸脂、藻酸雙脂鈉(PSS)、腎海康等多種海藻藥物。海藻中的抗病、抗應激因子如丙烯酸、萜烯類、溴化酚類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等,對許多病原菌(如金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提高水產動物的免疫力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耐低氧能力有很大幫助。分布較廣的多節泡葉藻(Ascophyllum nodosum)含有酹類物質,具有廣譜強抗微生物作用。從漂浮馬尾藻(Sargassumnatans)中萃取分離出的馬尾藻素復合物能抑制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普通變形菌的生長。石藥(Ul-valinza)、車網藻(cystophyllumhakodatense)、鈍形凹頂藻(Iaurenciaobtusa)因含有溴酹化合物、職烯類等,具有抗生素的特性。海藻中的抗菌物質不 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對環境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在生產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從海藻中可分離出硫酸多糖。硫酸多糖能夠與病毒結合形成非感染性的多糖一病毒復合物,干擾病毒的吸附和透入過程(Ehresmann假說)。Venkateswaran等用海藻多糖進行抗原HBsA和抗體ant1-HBs結合的抑制試驗。試驗表明在濃度O. 5%時,鹿角菜屬(Pelvetia fastigiata)多糖的抑制率為 91% ( ±2. 2%);墨角藻(Fucus disticus)硫酸酯多聚糖的抑制率為92. 9% ;卡拉膠(λ、Κ、τ )為6±2%。在組織培養中,硫酸多糖這類天然聚陰離子性物質均不利于如小核糖核酸病毒、粘病毒、皰疹病毒等多種動物病毒的生長。李凡等從海帶中提取褐藻糖膠,試驗發現,這種多糖混合物可抗RNA病毒和DNA病毒。在石花菜屬和皺波角叉菜屬的海藻中都發現有抗病毒活性的硫酸多糖存在。我國的海藻粉生產及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技術中,海藻飼料的制備方法都還存在著不足,如生產成本高、周期長、養殖效果作用不明顯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利用多種菌種發酵海藻、提高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營養價值的、生產成本低、周期短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使用按重量計15 25份放線菌、15 25份酵母菌、30 45份枯草芽孢桿菌、20 35份干酪乳桿菌和20 35份乳酸菌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備復合菌劑;步驟二、使用所述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劑發酵海藻。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復合菌劑的制備過程包括以下步驟(I)按照所述步驟一的重量比分別稱取所選擇的菌種,并對各菌種單獨進行培養;(2)按照與所述步驟(I)的比例,將單獨培養得到的各菌液混合。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二中,使用所述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劑發酵海藻,通過以下過程實現將海藻制備成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將復合菌劑按1:25 30的比例接種于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發酵,發酵溫度為30 35°C,發酵時間為8 10天。 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將復合菌劑接種于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還向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添加O. 05% O. 2%的植酸質。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復合菌劑發酵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的發酵產物的PH值為4. 5^6. 0,水分的質量含量為40%。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還包括步驟三、將所述步驟二的發酵產物干燥,干燥溫度為4(T45°C,干燥時間為14 16h,干燥完成后發酵產物的水分在12%以下。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I)中,放線菌的培養方法為將放線菌的菌種培養成種子液,將種子液接種于放線菌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第一次發酵,第一次發酵條件為在25 30°C下振蕩培養5天,將第一次發酵的發酵液再接種于放線菌發酵培養基內進行第二次發酵。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I)中,枯草芽孢桿菌的培養方法為將枯草芽孢桿菌的菌種接種于枯草芽孢桿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其中,枯草芽孢桿菌的發酵培養基中添加有產物促進劑,干酪乳桿菌的培養方法為將干酪乳桿菌的菌種接種于干酪乳桿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其中,干酪乳桿菌的發酵培養基中添加有產物促進劑。優選的是,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I)中,乳酸菌的培養方法為將乳酸菌的菌種接種于乳酸菌的發酵培養基中發酵,當檢測到乳酸菌的發酵培養基內的活菌總數達到20億/ml,且乳酸菌的發酵培養基內的液體的pH值達到3 4時停止發酵。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采用放線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和乳酸菌制備復合菌齊U,對海藻進行發酵,利用多種菌種之間的協同作用,在產生大量的纖維素酶類降解纖維的同時,充分利用無機氮源和有機氮源以及纖維分解產生的糖類合成菌體蛋白,本專利技術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比海藻具有含量更高的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更高,動物吸收快,日增重可提高47%,免疫力增強,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5%,丙氨酸轉氨酶活性提高6%,養殖效果作用更明顯。(2)本專利技術中復合菌劑的制備過程為對放線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和乳酸菌進行單獨的液體培養,再將培養完成的菌液混合后用于海藻的固體發酵,上述過程保證了菌種的高速生長,有效控制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固體發酵過程則使得代謝廣物完成保留。(3)本專利技術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所含的高濃度乳酸能顯著提高水產動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時肽聚糖增加了水產動物對病原體的免疫能力。(4)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發酵海藻,在產生多肽與氨基酸的同時,能夠提高纖維素的分解,提高了養殖動物對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吸收和利用,為養殖動物提供最佳的營養生長條件。(5)在復合菌劑發酵海藻的過程中,向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添加植酸質作為產物促進劑,大大提高發酵過程中酶活和產物的數量。(6)利用混合菌種發酵海藻制備海藻發酵生物飼料,提高了海藻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使用常用的發酵及生產設備,易于在動物養殖中推廣。(7)本專利技術采用農業部658公告允許添加的微生物菌種,在養殖動物體內無有害殘留,同時減少了抗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使用按重量計15~25份放線菌、15~25份酵母菌、30~45份枯草芽孢桿菌、20~35份干酪乳桿菌和20~35份乳酸菌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備復合菌劑;步驟二、使用所述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劑發酵海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使用按重量計15 25份放線菌、15 25份酵母菌、30 45份枯草芽孢桿菌、20 35份干酪乳桿菌和20 35份乳酸菌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備復合菌劑;步驟二、使用所述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劑發酵海藻。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菌劑的制備過程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所述步驟一的重量比分別稱取所選擇的菌種,并對各菌種單獨進行培養;(2)按照與所述步驟(I)的比例,將單獨培養得到的各菌液混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使用所述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劑發酵海藻,通過以下過程實現將海藻制備成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將復合菌劑按1:25 30的比例接種于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發酵,發酵溫度為30 35°C,發酵時間為8 10天。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復合菌劑接種于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還向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中添加O. 05% O. 2%的植酸質。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海藻發酵生物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復合菌劑發酵海藻固體發酵培養基的發酵產物的pH值為4. 5^6. O,水分的質量含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希修,王權,王冬梅,方圓,
申請(專利權)人:方希修,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