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茶類食品。
技術介紹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經過發酵烘制而成的,所以相對于綠茶來講,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紅茶,消除油脂導致的不適感、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黃粑是西南地區的一種以糯米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內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一種能夠提供足夠熱量的方便食品,但是由于脂肪含量高,食用后很有可能導致胃部的不適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紅茶和黃粑結合的食品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專利技術為實現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紅茶黃粑,其特征是: a、將23-26份大米浸泡9-13小時,然后打成米漿,備用; b、將98-102份糯米蒸熟后備用; C、將50份糖加水加熱融化成糖液后備用; d、準備14-16份豬油備用; e、準備3份紅茶粉末備用; f、將蒸熟后的糯米、糖液、豬油和紅茶粉末加入米漿中,攪拌均勻,靜置3-4小時后,用大火蒸2-3小時,再用小火蒸8-10小時即可; 以上份數,均以重量計。優化的,50份糖中,含紅糖30份、白糖10份、冰糖10份。優化的,大火溫度為105_112°C,小火溫度為66_74°C。優化的,靜置后的混合物分割成小塊,用竹筍殼包裹后再蒸。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方法制作的黃粑茶香滿溢、色澤金黃油潤、開胃爽口、甜而不膩、營養豐富、易消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將25斤大米浸泡9-13小時,然后打成米漿,備用。 將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紅茶黃粑,其特征是:將23?26份大米浸泡9?13小時,然后打成米漿,備用;將98?102份糯米蒸熟后備用;將50份糖加水加熱融化成糖液后備用;準備14?16份豬油備用;準備3份紅茶粉末備用;將蒸熟后的糯米、糖液、豬油和紅茶粉末加入米漿中,攪拌均勻,靜置3?4小時后,用大火蒸2?3小時,再用小火蒸8?10小時即可;以上份數,均以重量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茶黃粑,其特征是: 將23-26份大米浸泡9-13小時,然后打成米漿,備用; 將98-102份糯米蒸熟后備用; 將50份糖加水加熱融化成糖液后備用; 準備14-16份豬油備用; 準備3份紅茶粉末備用; 將蒸熟后的糯米、糖液、豬油和紅茶粉末加入米漿中,攪拌均勻,靜置3-4小時后,用大火蒸2-3小時,再用小火蒸8...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