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連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轉動機構。第一部件可通過轉動機構相對第二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轉動使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當電子裝置處于第一狀態時,第一部件覆蓋于第二部件上。當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第一部件平行于第二部件并使得第二部件外露,同時第一部件可相對第二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轉動以調整第一部件相對第二部件的角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上述電子裝置所使用的轉動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子裝置及其轉動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多方向轉動的電子裝置及轉動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電子設備的顯示屏可將鍵盤覆蓋,并與鍵盤之間進行通訊。顯示屏可相對于鍵盤滑動或轉動,以使鍵盤相對于顯示屏外露。但顯示屏與鍵盤僅可實現在單一方向上滑動或轉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在兩個方向上轉動的電子裝置。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電子裝置還包括連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轉動機構。第一部件可通過轉動機構相對第二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轉動使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當電子裝置處于第一狀態時,第一部件覆蓋于第二部件上。當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第一部件平行于第二部件并使得第二部件外露,同時第一部件可相對第二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轉動以調整第一部件相對第二部件的角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還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于轉動電子裝置的可在兩個方向上轉動的轉動機構。一種轉動機構,用于轉動連接第一部件和覆蓋于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部件。轉動機構包括與第一部件固定的轉軸、轉動件及彈性件。第二部件上設置有包括限位孔和圍成限位孔的第一孔壁。第一孔壁上對稱設置有至少兩個凹槽。轉軸部分可轉動地收容于限位孔內。彈性件和轉動件收容于轉軸內。轉動件可部分相對于轉軸外露,且轉動件相對于轉軸外露的部分收容于至少兩個凹槽中的其中一個內。當轉軸在限位孔內轉動時帶動轉動件由凹槽內轉出并在第一孔壁擠壓下收容于轉軸內,當轉動至另一凹槽處時在彈性件恢復彈性形變力的作用下轉動件收容于與其對應的另一凹槽中,使得第二部件平行于第一部件并使得第二部件外露。采用上述電子裝置可在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上轉動,同時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調節視覺角度。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較佳實施方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圖1中電子裝置的分解圖。圖3為圖2中所示第二部件和轉軸結構另一角度的放大圖。圖4為圖3中所示主體另一角度沿V-V方向的剖面圖。圖5為圖1中電子裝置沿V-V方向部分的剖視圖。圖6為圖1中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的立體圖。圖7為圖6中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沿VII-VII方向的剖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電子裝置100第一部件1底面10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第四側壁14通孔102第一收容部15固定件16第一開口17第一殼體18第二殼體19第二部件2主體20蓋體30按鍵部21按鍵213支撐部23第二收容部25第一傾斜面251第二傾斜面253定位部234定位孔2341第一孔壁2345卡制部2346卡槽2347限位部235限位孔2351第二孔壁2354凹槽2356轉動機構3轉軸31第一軸體312第二開口3124第二軸體314收容槽315第一收容槽3151第二收容槽3152彈性件35第一彈簧351第二彈簧352轉動件36第一轉動件361第二轉動件362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其為一種較佳實施方式電子裝置100的立體圖和分解圖。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部件1,覆蓋于第一部件1下的第二部件2、及設置于第二部件2內用于轉動連接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轉動機構3。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為殼體;第二部件2為鍵盤。第一部件1用于將電子設備(圖未示)收容于其內。在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設備具有一顯示屏,其可以為手機、個人數字助理等。第一部件1大致為中空長方體狀。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包括矩形底面10,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第四側壁14,第一收容部15及固定件16。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及第四側壁14由底面10的四條邊同向垂直延伸形成,且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及第四側壁14依次首尾相接和底面10共同圍成第一收容部15。第一收容部15用于收容電子設備,并使電子設備的顯示屏外露。底面10中部靠近第一側壁11處開設有一通孔102。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及第四側壁14上開設有若干第一開口17,將電子設備上的接口等元件外露。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還可以包括蓋設于電子設備顯示屏上的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平板,該平板不僅可以保護顯示屏且不妨礙用戶觀看顯示屏的內容。固定件16通過通孔102將第一部件1固定于設置于轉動機構3上。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固定件16為螺桿。為了方便將電子裝置容置于第一收容部15內,將第一部件1設置為可分離的第一殼體18和第二殼體19,且第一殼體18與第二殼體19通過卡扣的形式相卡合。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殼體18和第二殼體19大致是第一部件1沿著底面10與第四側壁14交接的邊緣分割而成。第二部件2大致為長方體狀,其可被第一部件1完全覆蓋。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通過無線的方式與放置于第一部件1內的電子設備傳輸信號。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也可通過有線的方式與放置于第一部件1內的電子設備傳輸信號。第二部件2包括主體20及蓋體30。蓋體30可與主體20相卡合以將主體20的內部結構覆蓋。主體20大致為與第一部件1相適配的長方體狀。主體20上設置有按鍵部21、與按鍵部21平行的支撐部23及第二收容部25。其中,第二收容部25由按鍵部21與支撐部23之間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按鍵部21上設置有若干按鍵213。第二收容部25位于主體20邊緣處,其由連接于按鍵部21的第一傾斜面251和連接于支撐部23的第二傾斜面253交接形成。第二傾斜面253和第一傾斜面251之間形成的夾角為銳角,且第二傾斜面253相對按鍵部21的傾斜角度小于第一傾斜面251相對第二收容部25的傾斜角度。第一傾斜面251和第二傾斜面253分別用于支撐收容于第二收容部25內的第一側壁11及底面10,從而使第一部件1與第二部件2呈一定角度放置。請參閱圖3及圖4,支撐部23包括定位部234和限位部235。定位部234包括在第二傾斜面253上開設的定位孔2341,及圍成定位孔2341的兩個第一孔壁2345。定位孔2341與通孔102對應設置。定位孔2341大致呈橢圓形,其長軸方向與主體20的寬度方向相平行。兩個第一孔壁2345相對于定位孔2341的長軸對稱設置。兩個第一孔壁2345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卡制部2346。位于同一第一孔壁2345上的若干卡制部2346依次相連接成弧形,且每兩個相鄰的兩個卡制部2346之間形成一卡槽2347。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卡制部2346可僅設置于其中一個第一孔壁2345上。限位部235包括由支撐部23與第二傾斜面253相背的面上開設的限位孔2351及圍成限位孔2351的第二孔壁2354。限位孔2351與定位孔2341對應設置且相互連通。限位孔2351大致為圓形,其與定位孔2341同心且直徑大于定位孔2341的短軸。第二孔壁2354上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的凹槽2356。凹槽2356大致為半球狀。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孔壁2354上設置多個對稱的凹槽2356。轉動機構3收容于第二部件2內。轉動機構3包括轉軸31及依次收容于轉軸31內的彈性件35和轉動件36。請一并參閱圖5,轉軸31大致為T字形,其包括第一軸體312和與第一軸體312垂直設置的第二軸體314。第一軸體312轉動地設置于定位孔2341內,其中第一軸體312與第一孔壁2345上的卡槽2347相配合限定第一部件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還包括連接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轉動機構;該第二部件可通過轉動機構相對第一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轉動使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當該電子裝置處于第一狀態時,該第二部件覆蓋于該第一部件上;當該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該第二部件平行于第一部件并使得第一部件外露,同時該第二部件可相對第一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轉動以調整第二部件相對第一部件的角度;該第二方向垂直于該第一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還包括連接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轉動機構;該第二部件可通過轉動機構相對第一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轉動使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之間切換;當該電子裝置處于第一狀態時,該第二部件覆蓋于該第一部件上;當該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該第二部件平行于第一部件并使得第一部件外露,同時該第二部件可相對第一部件在第二方向上轉動以調整第二部件相對第一部件的角度;該第二方向垂直于該第一方向;該第二部件包括限位孔和圍成該限位孔的第一孔壁,該第一孔壁上對稱設置有至少兩個凹槽;該轉動機構包括轉軸、收容于轉軸內的彈性件和轉動件,該轉動件部分位于該轉軸外,該轉軸一端與該第二部件相固定,另一端轉動地收容于限位孔內,該轉動件被收容于該至少兩個凹槽中的一個凹槽內;該電子裝置在第一方向上由第一狀態切換為第二狀態時,該轉動件由該凹槽內轉出且在該第一孔壁擠壓作用下收容于轉軸內,當轉動至與之對稱設置的另一凹槽處時,在該彈性件恢復彈性形變作用力的作用下收容于與其對應的另一凹槽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部件為可以收容電子裝置的殼體,其中該電子設備可與該第二部件相互通訊;該第二部件為鍵盤。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部件還包括收容部、定位孔和圍成該定位孔的第二孔壁;該收容部設置于該第二部件的邊緣,用于收容部分該第二部件;該定位孔用于收容部分轉軸;該第二孔壁上設置有若干卡制部;該卡制部依次相連接成弧形且相鄰兩個卡制部之間形成一個卡槽;當該電子裝置處于第二狀態時,在第二方向上轉動該第二部件使得該第二部件部分收容于該收容部內,該轉軸在該定位孔內轉動并卡設于卡槽內,通過改變該轉軸卡設于不同的卡槽內改變該第二部件與該第一部件之間的相對角度。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軸包括第一軸體和與第一軸體垂直設置的第二軸體;該第一軸體收容于該定位孔內;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海欠,周哲宇,黃群,朱泰山,
申請(專利權)人: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