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操作部單元的裝配結構及圖像形成裝置。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操作部單元的裝配結構中,具備操作鍵的操作部單元以相對于主體能夠沿著與外裝蓋向主體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動的方式裝配于主體。并且,當外裝蓋安裝于主體時,操作部單元的滑動被限制。由此,在本發明專利技術中操作鍵和外裝蓋的位置精準地對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用于將具有鍵的操作部単元裝配于主體的裝配結構及具備該裝配結構的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例如在圖像形成裝置等的電子設備中,具有鍵的操作部単元裝配在主體上。電子設備的各種功能通過使用者操作上述鍵來實現。此外,上述操作部単元通常被在與鍵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鍵孔的外裝蓋覆蓋。通過上述鍵孔,只有操作部単元中的鍵裸露于外部。關于這種電子設備的組裝,已知有在操作部単元裝配于主體之后,外裝蓋安裝于主體的結構(下稱“第一結構”)和在操作部単元裝配于外裝蓋之后,外裝蓋安裝于主體的結構(下稱“第二結構”)。當采用上述第一結構時,操作部単元和外裝蓋通過主體間接連接。因此,難以保證鍵相對于外裝蓋的位置精度。因此,需要將外裝蓋的鍵孔和鍵的間隔設計得較大。隨之,鍵產生晃動,操作感覺變差。對此,當采用上述第二結構時,操作部単元直接裝配于外裝蓋。因此,易于保證鍵相對于外裝蓋的位置精度。然而在第二結構中,操作部単元與主體側的電氣部件的接線等配線處理則在裝配有操作部単元的外裝蓋安裝于主體之后進行。因此,當外裝蓋覆蓋配線部位時,配線處理極其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操作部單元的裝配結構具備操作部單元、裝配操作部單元的主體和以覆蓋操作部単元的方式安裝于主體的外裝蓋。操作部単元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鍵。操作部單元以操作部單元相對于主體能夠沿著與外裝蓋向主體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動的方式裝配于主體。當外裝蓋在操作部単元裝配于主體的狀態下安裝于主體時,操作部單元的滑動被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立體圖。圖2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拆卸上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上蓋的立體圖。圖4為從下側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上蓋的右前部附近的立體圖。圖5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操作部單元的立體圖。圖6為在圖5的A-A部分中上蓋和操作部單元的剖視圖。圖7為在圖5的B-B部分中上蓋和操作部單元的剖視圖。圖8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操作部単元和帯狀電纜的立體圖。圖9為從下側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裝配有操作部単元的主體框體的立體圖。圖10為示出在其他不同的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上蓋和操作部単元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至圖9說明作為本專利技術ー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I。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立體圖。圖2為不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拆卸上蓋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上蓋的立體圖。圖4為從下側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上蓋的右前部附近的立體圖。圖5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操作部単元的立體圖。圖6為在圖5的A-A部分中上蓋和操作部単元的剖視圖。圖7為在圖5的B-B部分中上蓋和操作部単元的剖視圖。圖8為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操作部単元和帯狀電纜的立體圖。圖9為從下側示出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實施方式的打印機中裝配有操作部単元的主體框體的立體圖。下面,為了便于說明,將圖1中向左的一面作為打印機I的正面側(前側)。如圖1所示,打印機I具備長方體形狀的打印機主體2。在打印機主體2的左右兩面分別安裝有左蓋3和右蓋4 (下稱“左右蓋3、4”)。在打印機主體2的上表面安裝有作為外裝蓋的上蓋6。在左右蓋3、4的上緣部分別設置有插入片5 (參照圖2)。相對安裝于打印機主體2的左右兩面的左右蓋3、4,上蓋6從上方安裝于打印機主體2。左右蓋3、4的插入片5插入于上蓋6的下緣部的內側,并由此限制左右蓋3、4對打印機主體2的拆裝。上蓋6通過左右一對螺絲(省略圖示)裝配于打印機主體2的上部,并由此限制上蓋6對打印機主體2的拆裝。在上蓋6的上表面設置有從前方向后方向下傾斜的排紙托盤8。在排紙托盤8的后方,排紙單元10設置在打印機主體2上。并且,在打印機主體2的內部轉印及定影了調色劑圖像的紙張通過排紙単元10排出至排紙托盤8上。如圖3所示,在上蓋6上突片11設置在排紙托盤8的左右兩側。在右側突片11的上表面的前部設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通部12。在插通部12貫穿有具有上下方向軸線的三個蓋側鍵孔13a 13c。蓋側鍵孔13a 13c相隔規定間隔地沿前后方向排列。前端的蓋側鍵孔13a和中央的蓋側鍵孔13b在俯視中形成為圓形。后端的蓋側鍵孔13c在俯視中形成為矩形。如圖4所示,在插通部12的底面14中,前端的蓋側鍵孔13a的周圍設置有作為蓋側配合部的圓環狀的嵌合突起15a。在中央的蓋側鍵孔13b的周圍設置有圓環狀的突起15b。在后端的蓋側鍵孔13c的周圍設置有作為蓋側配合部的矩形框狀的嵌合突起15c。如圖2所示,在打印機主體2的右上端部的前部,被上蓋6的右側的突片11覆蓋的位置上設置有操作部単元16。如圖5 圖7所示,操作部単元16具備操作部框體17、覆蓋操作部框體17的底面的基板18和安裝于操作部框體17的三個鍵20a 20c。如圖8所示,在操作部框體17的右前端部和后部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掛鉤(操作部側裝配部)21a、21b。右前端部的掛鉤21a朝向前側,后部的掛鉤21b朝向后側。如圖9所示,各掛鉤21a、21b與設置在構成打印機主體2的一部分的主體框體22上的配合孔23a、23b (主體側裝配部)配合。各配合孔23a、23b的前后寬度及左右寬度比各掛鉤21a、21b的前后寬度及左右寬度大。如圖5等所示,在操作部框體17貫穿有具有上下方向軸線的操作部側鍵孔24a 24c。各操作部側鍵孔24a 24c相隔規定間隔地沿前后方向排列。前端的操作部側鍵孔24a和中央的操作部側鍵孔24b在俯視中形成為圓形。后端的操作部側鍵孔24c在俯視中形成為矩形。在操作部框體17的上表面中,前端的操作部側鍵孔24a的周圍設置有作為操作部側配合部的圓環狀的嵌合突起25a。在后端的操作部側鍵孔24c的左右兩側設置有作為操作部側配合部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線狀的嵌合突起25c。在中央的操作部側鍵孔24b的周圍未設置嵌合突起。如圖6所不,在基板18的上表面突出地設置有開關26a 26c。開關26a 26c相隔規定間隔地在前后方向排列。前端開關26a和中央開關26b設置在基板18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如圖7所示,后端開關26c設置在基板18的左側。在后端開關26c的右側,在基板18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處設置有LED27。基板18通過作為電線的帯狀電纜30 (參照圖8)以及連接器(未圖示),與收納于打印機主體2的電氣部件(例如、電源基板)連接。帯狀電纜30設置在被上蓋6覆蓋的位置(參照圖1、圖2)。各鍵20a 20c均為按鍵型,相隔規定間隔地在前后方向排列。作為前端的鍵的啟動鍵20a例如在維修之后重啟動打印機I時使用。啟動鍵20a在俯視中形成為圓形。作為中央的鍵的撤銷鍵20b例如在中止印刷時使用。撤銷鍵20在俯視中形成為圓形。作為后端的鍵的節能模式鍵20c例如在進行低速印刷(節能印刷)時使用。節能模式鍵20c在俯視中形成為矩形。在本實施方式中,當節能模式鍵20c接通時LED27點亮。如圖6、圖7所示,在各鍵20a 20c的下端部設置有腳31a 31c。當各鍵20a 20c被按壓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操作部單元的裝配結構,具備:操作部單元,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鍵;主體,裝配所述操作部單元;和外裝蓋,安裝于所述主體以覆蓋所述操作部單元,所述操作部單元的裝配結構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單元以該操作部單元相對于所述主體能夠沿著與所述外裝蓋向所述主體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動的方式裝配于所述主體,當所述外裝蓋在所述操作部單元裝配于所述主體的狀態下安裝于所述主體時,所述操作部單元的所述滑動被限制。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27 JP 2011-2360931.一種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具備:操作部単元,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鍵;主體,裝配所述操作部単元;和外裝蓋,安裝于所述主體以覆蓋所述操作部単元,所述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的特征在干, 所述操作部単元以該操作部単元相對于所述主體能夠沿著與所述外裝蓋向所述主體的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動的方式裝配于所述主體, 當所述外裝蓋在所述操作部単元裝配于所述主體的狀態下安裝于所述主體時,所述操作部単元的所述滑動被限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干, 所述操作部単元進ー步具備能夠安裝所述鍵的操作部框體,該操作部框體具備操作部側配合部, 所述外裝蓋在與所述操作部側配合部對應的位置具備蓋側配合部, 當所述外裝蓋在所述操作部単元裝配于所述主體的狀態下安裝于所述主體時,所述操作部側配合部和所述蓋側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操作部単元的所述滑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干, 所述鍵具備操作部側配合部, 所述外裝蓋在與所述操作部側配合部對應的位置具備蓋側配合部, 當所述外裝蓋在所述操作部単元裝配于所述主體的狀態下安裝于所述主體時,所述操作部側配合部和所述蓋側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操作部単元的所述滑動。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操 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操作部単元上排列設置有多個所述鍵,在該多個鍵中的兩端的鍵的周圍設置有所述操作部側配合部。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部単元的裝配結構,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操作部単元上排列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土屋浩昭,
申請(專利權)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