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其中升降式導風裝置安裝在空調器的出風框或與出風框連接的零件上,包括搖桿、搖桿驅動部、上下運動機構、旋轉運動機構和導風板;所述搖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部,另一端驅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伸出或回到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述搖桿驅動部能夠驅動所述搖桿轉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上,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所連接的所述導風板旋轉;所述上下運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和所述導風板垂直于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在的平面的方向運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送風方式靈活,送風距離遠,送風范圍廣,送風方向靈活,制冷制熱舒適性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導風裝置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
技術介紹
目前空調行業所用導風部件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導風板片數大于等于2,并且葉片只能繞固定在出風框的軸轉動。該結構由于導風板較窄,送風距離近,范圍窄,舒適性差,功能較局限。尤其是風管機,不同于壁掛機,或者坐吊機,隱藏安裝在室內天花板內,在出風口需要獨立設置一個出風部,出風部固定在風管機的出風口上,采用兩片或者兩片以上的導風板,導致導風板很窄小,送風距離近,范圍比較窄,無論是是側進側出風風管機,或者側進下出風風管機,送風均達不到地面上,尤其是冬天,熱空氣在上部,若送風距離近的話,熱風不能夠完全達到地面,造成制熱舒適性差,如果要使整個室內都充滿熱風,需要很長的時間,浪費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送風方式靈活,送風距離遠,送風范圍廣,送風方向可調,制冷制熱舒適性好的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為實現本技術目的而提供的升降式導風裝置,安裝在空調器的出風框或與出風框連接的零件上:包括搖桿、搖桿驅動部、上下運動機構、旋轉運動機構和導風板;所述搖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部,另一端驅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伸出或回到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述搖桿驅動部能夠驅動所述搖桿轉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上,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所連接的所述導風板旋轉;所述上下運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和所述導風板垂直于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在的平面的方向運動。進一步地,所述搖桿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部的相對另一端設置有搖桿滑槽;所述上下運動機構包括出風框滑槽、滑動部、連接部和固定在所述連接部上的滑動柱;所述滑動柱連接所述搖桿,能夠在所述搖桿滑槽內滑動;所述連接部連接所述滑動部和旋轉運動機構;所述出風框滑槽固定在所述出風框或所述出風框連接的零件上,所述滑動部在所述出風框滑槽內滑動。進一步地,所述滑動部包括兩個相同的軸承,并列設置在所述連接部上。進一步地,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包括導風板驅動電機、導風板連接軸和導風板電機盒;導風板電機盒固定在所述連接部上;所述導風板驅動電機裝配在所述導風板電機盒內,驅動所述導風板連接軸旋轉;所述導風板連接軸連接所述導風板,帶動所述導風板旋轉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導風板電機盒包括電機盒體和電機盒蓋,所述電機盒體固定在所述連接部上,所述電機盒蓋通過卡扣裝配在所述電機盒體上。進一步地,所述導風板連接軸通過卡扣連接所述導風板。進一步地,所述搖桿驅動部包括搖桿驅動電機,以及設置在所述搖桿驅動電機上的驅動軸,所述搖桿上還設置有與所述驅動軸相配合的驅動軸裝配孔;所述驅動軸穿過所述驅動軸裝配孔,穿過所述驅動軸裝配孔的部分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驅動軸通過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螺母固定裝配到所述搖桿上。進一步地,所述滑動柱穿過所述搖桿滑槽,穿過所述搖桿滑槽的部分設置有外螺紋,所述滑動柱通過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螺母裝配到所述搖桿上。進一步地,所述出風框滑槽設置為垂直于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在的平面的方向,長度至少為300mm。為實現本技術目的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出風框和導風裝置,所述導風裝置安裝在空調器的出風框或與出風框連接的零件上,所述導風裝置為本技術所述的升降式導風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送風方式靈活,送風距離遠,送風范圍廣,送風方向正負90°可調,制冷制熱舒適性好。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升降式導風裝置及空調器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導風部件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升降式導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上下運動機構與旋轉運動機構裝配示意圖;圖4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導風板電機盒與導風板電機蓋裝配示意圖;圖5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導風板連接軸與導風板裝配示意圖;圖6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搖桿與搖桿驅動電機裝配示意圖;圖7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搖桿與上下運動機構裝配示意圖;圖8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軸承在出風框滑槽內滑動示意圖;圖9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導風板旋轉角度示意圖;圖10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搖桿驅動電機的示意圖;圖11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搖桿的示意圖;圖12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軸承、連接部和滑動柱的示意圖;圖13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導風板驅動電機的示意圖;圖14為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導風裝置的導風板連接軸的示意圖;圖15為本技術的空調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升降式導風裝置I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至圖14所示。本技術升降式導風裝置1,安裝在空調器的出風框2或與出風框2連接的零件上;包括搖桿100、搖桿驅動電機200、上下運動機構300、旋轉運動機構400和導風板500 ;所述搖桿100的一端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電機200,另一端驅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伸出或回到所述出風框2的風口部;所述搖桿驅動電機200能夠驅動所述搖桿100轉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固定連接在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上,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所連接的所述導風板500旋轉; 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和所述導風板500垂直于所述出風框2的風口部所在的平面的方向運動。較佳地,所述搖桿100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電機200的相對另一端設置有搖桿滑槽110 ;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包括出風框滑槽310、軸承320、連接部330和固定在所述連接部330上的滑動柱340 ;所述滑動柱340連接所述搖桿100,能夠在所述搖桿滑槽110內滑動;所述連接部330連接所述軸承320和旋轉運動機構400 ;所述出風框滑槽310固定在所述出風框2或所述出風框2連接的零件上,所述軸承320在所述出風框滑槽310內滑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所連接的所述導風板500旋轉。所述搖桿驅動電機200驅動所述搖桿100轉動,所述滑動柱340在搖桿滑槽110內滑動,帶動所述滑動柱340上移或下移,進而實現驅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上下運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300連接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上下移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連接所述導風板500,進而實現帶動所述導風板500上下移動;旋轉運動機構400能夠驅動所述導風板500旋轉,所述導風板500通過上下移動伸出所述出風框2,即可避免所述出風框2的干涉,即可正負90°自由轉動。較佳地,所述旋轉運動機構400包括導風板驅動電機410、導風板連接軸420和導風板電機盒430 ;導風板電機盒430固定在所述連接部330上;所述導風板驅動電機410裝配在所述導風板電機盒430內,驅動所述導風板連接軸420旋轉;所述導風板連接軸420連接所述導風板500,帶動所述導風板500旋轉運動。較佳地,導風板電機盒430通過螺釘和螺釘孔相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連接部330 上。較佳地,所述導風板電機盒430包括電機盒體431和電機盒蓋43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升降式導風裝置,安裝在空調器的出風框或與出風框連接的零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搖桿、搖桿驅動部、上下運動機構、旋轉運動機構和導風板;所述搖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搖桿驅動部,另一端驅動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伸出或回到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述搖桿驅動部能夠驅動所述搖桿轉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固定連接在所述上下運動機構上,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所連接的所述導風板旋轉;所述上下運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和所述導風板垂直于所述出風框的風口部所在的平面的方向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晉加偉,杜輝,王成,雷新建,岳耀標,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