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屬于密閉容器用安全防護技術領域。包括罐體以及蓋封在罐體上的罐蓋,罐體上設有出料管和液位計,出料管上設有液壓泵和調節閥,罐蓋上設有進料口和壓力表,特點:在罐蓋上還增設有用于與罐腔相通的呼吸閥、補氣管和連接管,補氣管上設有電磁閥,連接管上設有壓力控制器,壓力控制器內設有電源觸頭、膜片和彈簧,電磁閥的一端接外部電源的一端,電磁閥的另一端接電源觸頭的一端,電源觸頭的另一端接外部電源的另一端。優點:不僅能有效保護容器在壓力超出限定值時不被損壞,確保儲罐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還可避免介質的損失;同時,結構簡單,設備投入少,無需人工操作,能實現全自動控制。(*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子化學品生產過程中密閉容器用安全防護
,具體涉及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特別是超純電子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由于其對于產品純度要求極高,生產過程通常是在一個密閉容器中進行,然后隨著容器內部與外界壓力差的變化,例如超壓或負壓時都會使設備超負荷運作,可引起設備內癟或裂縫,嚴重時設備會受到損壞甚至報廢。為了保護容器在超壓時不受損壞或在負壓時不被吸癟,通常在容器上增設一水封罐。水封罐即是一個小的容器,上部是一個筒體,中間設隔板一分為二,在下部連接有U形彎管,U形彎管內裝水。當容器內壓力上升時,一端水面下降而另一端水面上升,隨著壓力的繼續上升并超過設定值時,液面下降至U形彎管彎部頂點,迫使另一端液面進入水封罐上部筒體,由于筒體截面積遠遠大于U形彎管截面積,液體進入筒體的上升高度可忽略不計。此時,氣體從U形彎管彎部頂點上升通過筒體排入大氣,達到泄壓保護容器的目的。反之,當容器內真空度達到限定值時,外界大氣從U形彎管彎部頂點通過筒體進入容器,達到補充氣體保護容器的目的。其存在的不足:1.水封罐內的液體被攜帶走,現場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從而使容器無法達到密閉的問題;2.在北方冬季,水封罐內的液體存在凍凝的問題;3.由于濃度差而使容器內的介質從封液中溢出,造成資源的浪費現象。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有必要對現有的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結構加以改進,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 的是要提供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它不僅能保護容器在壓力超出限定值時不被損壞,還可避免介質的損失;同時,結構簡單,設備投入少,無需人工操作,能實現全自動控制。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包括罐體以及蓋封在罐體上且兩者之間構成密封連接的罐蓋,所述的罐體上設有出料管和液位計,所述的出料管上設有液壓泵和調節閥,所述的罐蓋上設有進料口和壓力表,其特點是:在所述的罐蓋上還增設有用于與罐腔相通的呼吸閥、補氣管和連接管,所述的補氣管上設置有電磁閥,所述的連接管上設置有壓力控制器,所述的壓力控制器內設有電源觸頭、用于與所述的電源觸頭配合且能上下移動的膜片和彈簧,所述電磁閥的一端接外部電源的一端,電磁閥的另一端接電源觸頭的一端,電源觸頭的另一端接外部電源的另一端。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膜片的材料優選為不銹鋼。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膜片上安裝有密封墊片。在本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呼吸閥為一正壓安全閥。本技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后,省去了已有技術中的水封罐結構,通過呼吸閥和設在補氣管上的電磁閥以及設在連接管上的壓力控制器來自動調節罐體內的氣壓,當罐內氣壓上升時,呼吸閥可以自動打開,達到泄壓保護容器的目的,當罐內氣壓下降并產生負壓時,由壓力控制器控制電磁閥,使電磁閥接通外部電源并打開補氣管上的閥門,外界的超純空氣或惰性氣體通過補氣管進入容器內,達到補充氣體保護容器的目的。因而本技術不僅能有效保護容器在壓力超出限定值時不被損壞,確保儲罐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還可避免介質的損失;同時,結構簡單,設備投入少,無需人工操作,能實現全自動控制。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1.出料管、2.液壓泵、3.調節閥、4.罐體、5.罐蓋、6.呼吸閥、7.進料口、8.壓力表、9.補氣管、10.電磁閥、11.電源觸頭、12.膜片、13.彈簧、14.壓力控制器、15.連接管、16.液位計。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公眾能充分了解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但申請人對實施例的描述不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技術構思作形式而非實質的變化都應當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請參見圖1,本技術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所述密閉容器的結構不受任何限制且為公知技術,在這里不再詳述。在本實施例中僅舉證其中的一種密封容器結構,它主要包括罐體4以及蓋封在罐體4上且兩者之間構成密封連接的罐蓋5,所述的罐體4上設有出料管I和液位計16,所述的出料管I上設有液壓泵2和調節閥3,所述的罐蓋5上設有進料口 7和壓力表8。本技術的技術特點是:在所述的罐蓋5上還增設有分別用于與罐腔相通的呼吸閥6、補氣管9和連接管15,所述的呼吸閥6為一正壓安全閥;所述的補氣管9上設置有電磁閥10,所述的連接管15上設置有壓力控制器14,所述的壓力控制器14內設有電源觸頭11、用于與所述的電源觸頭11配合且能上下移動的膜片12和彈簧13,所述膜片12的材料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不銹鋼,且在膜片12上安裝有密封墊片,所述的密封墊片能防止空氣倒吸入罐腔內,所述電磁閥10的一端接外部電源的一端,電磁閥10的另一端接電源觸頭11的一端,電源觸頭11的另一端接外部電源的另一端。請繼續參見圖1,敘述本技術的工作原理:一種情況是假設液壓泵2停止工作,物料由進料口 7處流入罐腔內,使罐腔內的液位上升,此時罐腔內的氣相空間減少,內外界壓差增大,呼吸閥6自動打開,向外排放壓力;與此同時,由于壓力控制器14通過連接管15與所述罐體4的罐腔相通,罐腔內的高壓氣體迫使膜片12向上位移而脫離與電源觸頭11的接觸,使電磁閥10處 于斷電狀態而將補氣管9上的閥門關閉。另一種情況是假設液壓泵2工作,由出料管I處向外輸送物料,使罐腔內的液位下降,此時罐腔內的氣相空間增大而產生負壓,呼吸閥6處于關閉狀態;與此同時,由于壓力控制器14通過連接管15與所述罐體4的罐腔相通,罐腔的負壓氣體迫使膜片12向下位移并壓縮彈簧13,最終實現與電源觸頭11的接觸,使電磁閥10接通外部電源并開啟設在補氣管9上的閥門,外界的超純空氣或惰性氣體通過補氣管9進入容器內,達到補充氣體保護容器的目的;當罐腔內氣壓緩慢變大時,壓力控制器14內的膜片12會向上位移而脫離與電源觸頭11的接觸,使電磁閥10斷電并將補氣管9上的閥門關閉,此時即不再向罐腔內補氣。依次類推,循環往復,可自動控制密閉容器內的壓力,確保 儲罐的使用安全。權利要求1.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包括罐體(4)以及蓋封在罐體(4)上且兩者之間構成密封連接的罐蓋(5),所述的罐體(4)上設有出料管(I)和液位計(17),所述的出料管(I)上設有液壓泵(2)和調節閥(3),所述的罐蓋(5)上設有進料口(7)和壓力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蓋(5)上還增設有用于與罐腔相通的呼吸閥(6)、補氣管(9)和連接管(15),所述的補氣管(9)上設置有電磁閥(10),所述的連接管(15)上設置有壓力控制器(14),所述的壓力控制器(14)內設有電源觸頭(11)、用于與所述的電源觸頭(11)配合且能上下移動的膜片(12)和彈簧(13),所述電磁閥(10)的一端接外部電源的一端,電磁閥(10)的另一端接電源觸頭(11)的一端,電源觸頭(11)的另一端接外部電源的另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片(12)的材料優選為不銹鋼。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片(12)上安裝有密封墊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閉容器的安全保護裝置,包括罐體(4)以及蓋封在罐體(4)上且兩者之間構成密封連接的罐蓋(5),所述的罐體(4)上設有出料管(1)和液位計(17),所述的出料管(1)上設有液壓泵(2)和調節閥(3),所述的罐蓋(5)上設有進料口(7)和壓力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蓋(5)上還增設有用于與罐腔相通的呼吸閥(6)、補氣管(9)和連接管(15),所述的補氣管(9)上設置有電磁閥(10),所述的連接管(15)上設置有壓力控制器(14),所述的壓力控制器(14)內設有電源觸頭(11)、用于與所述的電源觸頭(11)配合且能上下移動的膜片(12)和彈簧(13),所述電磁閥(10)的一端接外部電源的一端,電磁閥(10)的另一端接電源觸頭(11)的一端,電源觸頭(11)的另一端接外部電源的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洪錢,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達諾爾半導體超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