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包括中密度聚乙烯板、聚硫密封膠、齒形止水鋼板、軟式透水管、活性混合材料、鍍鋅鐵皮、變形縫上部凹槽和路面墊層,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嵌填于變形縫內,頂部設置聚硫密封膠;變形縫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在底板變形縫頂部凹槽內敷設軟式透水管以及活性混合材料,上部采用鍍鋅鐵皮封閉;變形縫凹槽內采用低標號混凝土填充;變形縫兩側上部路面墊層中設置冷縫,路面墊層內設置鋼筋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提高鋼板和鋼筋混凝土底板的連接強度,改善變形縫結構的耐久性。在軟式透水管外填充活性混合材料,對軟式透水管起保護作用,有助于提高此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的強度。(*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包括中密度聚乙烯板、聚硫密封膠、齒形止水鋼板、軟式透水管、活性混合材料、鍍鋅鐵皮、變形縫上部凹槽和路面墊層,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嵌填于變形縫內,頂部設置聚硫密封膠;變形縫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在底板變形縫頂部凹槽內敷設軟式透水管以及活性混合材料,上部采用鍍鋅鐵皮封閉;變形縫凹槽內采用低標號混凝土填充;變形縫兩側上部路面墊層中設置冷縫,路面墊層內設置鋼筋網。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提高鋼板和鋼筋混凝土底板的連接強度,改善變形縫結構的耐久性。在軟式透水管外填充活性混合材料,對軟式透水管起保護作用,有助于提高此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的強度。【專利說明】一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底板變形縫結構,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屬于施工領域。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領域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體積建筑物以及構筑物,由于建筑物體積龐大,考慮到伸縮、沉降和抗震等因素的影響,施工時經常采用預留變形縫的方式來解決因溫差、沉降和抗震等因素而產生的變形問題。然而由于受技術、設計、材料、施工及造價等因素的影響,變形縫的防水成為施工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變形縫的滲漏問題,不僅影響建筑物的美觀及使用功能,甚至將影響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由于其復雜多變的滲漏原因,變形縫的滲漏已成為工程領域關注的熱點,治理起來也比較棘手。 變形縫滲漏的主要原因有:金屬止水帶焊縫不飽滿或與鋼筋相連形成滲漏通道,橡膠或塑料止水帶接頭沒有銼成斜坡并粘結搭接;變形縫處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因地基沉降不均,建筑物產生變形,使止水帶超過極限被拉裂,造成滲漏水。 可卸式橡膠變形縫(專利申請號:201220098118.9),公開了一種可卸式橡膠變形縫,即變形縫底部設置浙青木絲板,浙青木絲板上面涂抹浙青瑪蹄脂,變形縫兩側設置角鋼,角鋼上部設置橡膠止水帶,橡膠止水帶和角鋼通過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底板上。這種變形縫結構具有以下缺點: 1、該變形縫結構無法滿足特殊地下工程沉降差超過30mm,尤其位于地質構造帶(如斷層破碎帶、地裂縫等)、地基基礎突變處,最大沉降差值可達300_。 2、當發生拉伸、沉降、錯動等變形時,變形縫將會失去防水能力,在埋深較大的隧道、大壩等承受高外水壓的地下工程中問題會更加嚴重; 3、變形縫構造中的橡膠止水帶受施工影響較大,安裝質量和防水性能均較難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一定強度和耐久性,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 這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包括中密度聚乙烯板、聚硫密封膠、齒形止水鋼板、軟式透水管、活性混合材料、鍍鋅鐵皮、變形縫上部凹槽和路面墊層,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嵌填于變形縫內,頂部設置聚硫密封膠;變形縫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在底板變形縫頂部凹槽內敷設軟式透水管以及活性混合材料,上部采用鍍鋅鐵皮封閉;變形縫凹槽內采用低標號混凝土填充;變形縫兩側上部路面墊層中設置冷縫,路面墊層內設置鋼筋網。 作為優選: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頂部10?20cm范圍內設置聚硫密封膠。 作為優選:所述齒形止水鋼板下部焊有薄鋼板。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變形縫頂部凹槽內鋪設土工布后再敷設軟式透水管以及活性混合材料,軟式透水管引入路面側溝中。 作為優選:所述鍍鋅鐵皮兩側與齒形止水鋼板焊接,并在焊接接縫處設聚硫密封膠。 作為優選:所述路面墊層是在變形縫兩側600?1500mm范圍內主體結構基面打磨光滑后澆筑而成,路面墊層中每隔400?100mm設置一道冷縫。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I)變形縫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能夠有效提高鋼板和鋼筋混凝土底板的連接強度,改善變形縫結構的耐久性。 (2)在軟式透水管外填充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遇水會硬化,對軟式透水管起保護作用,有助于提高此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的強度。 (3)路面墊層設置冷縫,能夠起到主動防裂的效果,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4)變形縫頂部的凹槽內填充低標號混凝土,與兩側的鋼筋混凝土相比具有不同的剛度,即采用剛性遞延設計,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排水構造圖。 附圖標記說明:鋼筋混凝土底板1、變形縫2、中密度聚乙烯板3、聚硫密封膠4、齒形止水鋼板5、薄鋼板6、土工布7 ;軟式透水管8、活性混合材料9、鍍鋅鐵皮10、焊接接縫 11、低標號混凝土 12、凹槽13、結構基面14、路面墊層15、鋼筋網16、冷縫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雖然本技術將結合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但應知道,并不表示本技術限制在所述實施例中。相反,本技術將涵蓋可包含在有附后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技術的范圍內的替換物、改進型和等同物。 鋼筋混凝土底板I的設計參數和施工技術要求,結構基面的打磨技術要求等,本實施方式中不再累述,重點闡述本技術涉及結構的實施方式。 圖1是本技術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排水構造圖。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主要由中密度聚乙烯板3、聚硫密封膠4、齒形止水鋼板5、軟式透水管8、活性混合材料9、鍍鋅鐵皮10、變形縫上部凹槽13、路面墊層15組成。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3嵌填于變形縫2內,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3頂部10?20cm范圍內設置聚硫密封膠4。變形縫2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5 ;所述齒形止水鋼板5下部焊有薄鋼板6。所述底板變形縫2頂部凹槽13內鋪設土工布7后再敷設軟式透水管8以及活性混合材料9,軟式透水管8引入路面側溝中。上部采用鍍鋅鐵皮10封閉;所述鍍鋅鐵皮10兩側與齒形止水鋼板5焊接,并在焊接接縫11處設聚硫密封膠4。變形縫凹槽13內采用低標號混凝土 12填充;變形縫2兩側上部路面墊層15中設置冷縫17,路面墊層15內設置鋼筋網16。所述路面墊層15是在變形縫2兩側600?1500mm范圍內主體結構基面14打磨光滑后澆筑而成,路面墊層15中每隔400?1000mm設置一道冷縫17。 施工過程包括:變形縫2內嵌填中密度聚乙烯板3,頂部15cm范圍內涂聚硫密封膠4,變形縫2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5,鋼板可使用薄鋼板(厚度小于4_),齒形止水鋼板下部每隔50mm焊接薄鋼板6,鋼板寬50?80mm ;底板變形縫頂部凹槽13內鋪設10mm寬土工布7后,敷設軟式透水管8以及活性混合材料9,活性混合材料9采用石灰,軟式透水管8直徑為30mm,軟式透水管8引入路面側溝;其上部采用Imm厚鍍鋅鐵皮10封閉,鍍鋅鐵皮10兩側與齒形止水鋼板5焊接,鍍鋅鐵皮10兩側水平部分的長度為50mm,并在焊接縫11處設聚硫密封膠4,聚硫密封膠4涂成梯形;變形縫凹槽13采用C20混凝土 10填充。 變形縫2兩側各Im寬度范圍內結構基面14打磨光滑后澆筑路面墊層15,路面墊層15采用C35混凝土,且在此范圍路面墊層15中每隔400?100mm設置一道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筋混凝土底板變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密度聚乙烯板(3)、聚硫密封膠(4)、齒形止水鋼板(5)、軟式透水管(8)、活性混合材料(9)、鍍鋅鐵皮(10)、變形縫上部凹槽(13)和路面墊層(15),所述中密度聚乙烯板(3)嵌填于變形縫(2)內,頂部設置聚硫密封膠(4);變形縫(2)兩側預埋齒形止水鋼板(5);在底板變形縫(2)頂部凹槽(13)內敷設軟式透水管(8)以及活性混合材料(9),上部采用鍍鋅鐵皮(10)封閉;變形縫凹槽(13)內采用低標號混凝土(12)填充;變形縫(2)兩側上部路面墊層(15)中設置冷縫(17),路面墊層(15)內設置鋼筋網(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會勇,李效輝,李成勛,王占軍,章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