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混凝土仿古墻的施工方法,施工時首先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進行仿古墻裝飾效果的模板排版,然后合理劃分混凝土墻板施工分段縫,加工制作定型化模板,最后選用適合的混凝土澆筑。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模板的定型化加工制作,選用合適的模板加固體系,控制現澆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安排合理的拆模及養護時間,規范施工工藝操作流程,實現現澆混凝土一次成型,達到仿古墻的裝飾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混凝土仿古墻的施工方法,施工時首先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進行仿古墻裝飾效果的模板排版,然后合理劃分混凝土墻板施工分段縫,加工制作定型化模板,最后選用適合的混凝土澆筑。本專利技術通過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模板的定型化加工制作,選用合適的模板加固體系,控制現澆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安排合理的拆模及養護時間,規范施工工藝操作流程,實現現澆混凝土一次成型,達到仿古墻的裝飾效果。【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涉及。通過定型模板加工制作,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控制,規范施工操作流程,使現澆混凝土墻板一次成型,達到仿古墻的裝飾效果。
技術介紹
建筑設計大師對古建筑的青睞,以及人們對仿古建筑和元素的認知,仿古建筑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隨著建筑業節能環保要求的增加,清水混凝土在一定的區域內推廣應用,現澆清水混凝土和仿古墻磚的結合,即實現了現澆清水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又使得墻面達到仿古墻的效果。 仿古墻磚一般是在混凝土澆筑后通過涂料勾縫,外觀上的涂飾來達到仿古墻裝飾效果,雖然可以達到仿古墻裝飾的感觀效果,但其外觀裝飾效果的使用壽命不長,受到裝飾涂料使用壽命的影響,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仿古墻裝飾效果逐漸淡化。通過二次涂抹裝飾來實現裝飾效果的仿古墻磚,缺少了耐久性,無法實現長久的自然仿古墻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施工工藝的改進,提供了一種工藝簡單,一次施工成型,便于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施工的方法。 1.一種現澆混凝土仿古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進行仿古墻裝飾效果的模板排版,繪制仿古墻的模板圖紙,仿古墻的磚面尺寸根據整體裝飾效果確定,選用128 mmX254 mmX508mm磚砌形式,灰縫25mm ;(2)加工制作仿古墻定型化模板,選用12mm厚1220mmX2440mm膠合板,模板背面龍骨采用50cmX60cm方檔,豎向龍骨方擋2道釘于板端,橫向龍骨方檔6道,橫向龍骨方檔兩端間距232mm,中間間距257mm,龍骨方檔采用3mmX 4.5cm鐵釘連接,釘背朝向板面,鐵釘間距不大于200mm ;模板正面釘半圓線條;(3)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裝飾效果、施工特點及規范有關規定,并考慮實際施工的操作,進行施工縫的分段,施工流程包括標高測定、鋪設內模板、綁扎墻板鋼筋、仿古墻模板安裝、驗收、燒筑混凝土、養護;(4)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先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現場制作仿古墻構件樣板,達到設計要求后正式施工,確保混凝土原材料與試驗配合比所用材料一致,原材料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5)混凝土澆筑后養護3?5天拆除模板,混凝土澆筑完后第二天拆除支撐鋼管及鋼管豎楞,第四天拆除模板;(6)施工縫的處理:包括鑿毛、清理、濕潤和鋪水泥砂漿四道工序,初凝后將施工縫表面的混凝土鑿毛,剔除松動石子及表面浮漿層,然后清理垃圾及鋼筋表面的水泥漿及鐵銹,下次混凝土澆筑前先灑水濕潤施工縫表面,接著鋪一層50_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澆搗混凝土。 本專利技術現澆混凝土墻板采用定型模板制作成仿古墻裝飾效,并通過現場配合比及原材料控制保證混凝土的質量,規范施工、拆模及養護操作流程,確保仿古墻的成型質量。 本專利技術的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施工方法,通過定型模板加工制作,現澆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控制,規范混凝土現場施工、拆模及養護工藝,實現仿古墻一次成型,克服了通過二次涂抹裝飾耐久性差,無法實現長久的自然仿古墻效果缺陷。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施工工藝操作簡單,施工應用效果良好。 現澆混凝土仿古墻定型模板可由現場加工制作而成,一般采用12mm厚1220mmX 2440mm膠合板做面板,50cmX 60cm方檔釘背榜,正面釘半圓線條,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質量,按規定時間拆模、養護。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背立面圖。 圖2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1-1剖面斷面圖。 圖3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仿古墻裝飾效果正立面圖。 附圖標記:1一豎向龍骨方檔;2—橫向龍骨方檔;3—鐵釘;4一模板;5—半圓線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圖1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背立面圖。圖2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1-1剖面斷面圖。先確定現澆混凝土的墻板模板4,既能滿足混凝土澆筑時候的承載力要求,又能保證混凝土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一般選用12_厚的優質膠合板。模板4采用龍骨I和2加固,龍骨I和2直接用鐵釘3連接,龍骨I和2的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厚度驗算,選用合理的模板支撐加固體系。 圖3是定型模板加工制作仿古墻裝飾效果正立面圖。首先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進行仿古墻裝飾效果的模板排版,繪制仿古墻的模板圖紙,仿古墻的磚面尺寸根據整體裝飾效果確定,一般選用128 mmX 254 mmX 508mm磚砌形式,灰縫25mm。 本專利技術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施工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合適的現澆混凝土仿古墻的模板,繪制詳細的現場模板加工制作圖紙,加工制作定型模板。現場模板加工流程:選模板、木檔及線條一木檔壓刨一釘模板橫豎龍骨一釘線條一鉆螺桿孔一編號一堆放。首先對模板進行篩選,保證板厚均勻,板面無明顯凹凸、脫膜現象,對角線尺寸偏差不大于1_。其次挑選木檔進行四面刨光,保證與模板及加固鋼管接觸緊密。然后根據翻樣圖尺寸在板面彈出線條位置線,按位置線釘上半圓線條,半圓線條釘制需緊貼模板,保證線條無翹角、中空等缺陷。接著根據對拉螺桿設置間距及位置,鉆出螺桿孔,墻板模板螺桿孔洞位置均設置于線條處。最后根據排版及預拼郊果對加工完成定型模板進行編號并堆放整齊。 2、混凝土配合比確定,現場加工制作清水混凝土仿古墻構件樣板,達到設計要求后正式施工。混凝土顏色主要由膠凝材料水泥和骨料決定,特別是水泥的顏色,經過多次配合比試驗,確定混凝土水泥、骨料及摻合料的品種規格,原材料選定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現場制作混凝土仿古墻的構件樣板。混凝土拌制過程中設置專用水泥儲存罐,避免污染,中途不變換混凝土水泥、骨料及摻合料品種規格。 3、現澆混凝土仿古墻模板安裝加固。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內側模板放置一調整一穿對拉螺桿一安裝加固外模板一拉線調整一內側模板加固固定一模板驗收。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模板排版圖進行拼模,由下至上,由邊角處或一端順序橫拼,先固定外側再固定內側模板。為了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模板支撐對拉螺栓采用拆卸式對拉螺栓,對拉螺栓與模板相接的地方加1mm厚的橡皮墊。模板拼縫處鐵釘固定間距不大于15cm。模板加工及加固時,確保模板厚度+木檔厚度+鋼管豎楞厚度,在同一平面上必須相等,以防止在設置支撐時模板拼縫處錯開。為保證施工縫處不出現掛漿、脹模現象,施工上層板時,施工縫處留設一塊板不拆除。混凝土澆筑時安排專人值班,發現松動、變形則及時修整加固。 4、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對施工縫進行處理:鑿毛一清理一濕潤一鋪水泥砂漿四道工序。混凝土初凝后將施工縫表面的混凝土鑿毛,剔除松動石子及表面浮漿層,然后清理垃圾及鋼筋表面的水泥漿及鐵銹。下次混凝土澆筑前先灑水濕潤施工縫表面,接著鋪一層50_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混凝土仿古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進行仿古墻裝飾效果的模板排版,繪制仿古墻的模板圖紙,仿古墻的磚面尺寸根據整體裝飾效果確定,選用128?mm×254?mm×508mm磚砌形式,灰縫25mm;(2)加工制作仿古墻定型化模板,選用12mm厚1220?mm×2440mm膠合板,模板背面龍骨采用50cm×60cm方檔,豎向龍骨方擋2道釘于板端,橫向龍骨方檔6道,橫向龍骨方檔兩端間距232mm,中間間距257mm,龍骨方檔采用3mm×4.5cm鐵釘連接,釘背朝向板面,鐵釘間距不大于200mm;模板正面釘半圓線條;(3)根據現澆混凝土墻板裝飾效果、施工特點及規范有關規定,并考慮實際施工的操作,進行施工縫的分段,施工流程包括標高測定、鋪設內模板、綁扎墻板鋼筋、仿古墻模板安裝、驗收、澆筑混凝土、養護;(4)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先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現場制作仿古墻構件樣板,達到設計要求后正式施工,確保混凝土原材料與試驗配合比所用材料一致,原材料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5)混凝土澆筑后養護3~5天拆除模板,混凝土澆筑完后第二天拆除支撐鋼管及鋼管豎楞,第四天拆除模板;(6)施工縫的處理:包括鑿毛、清理、濕潤和鋪水泥砂漿四道工序,初凝后將施工縫表面的混凝土鑿毛,剔除松動石子及表面浮漿層,然后清理垃圾及鋼筋表面的水泥漿及鐵銹,下次混凝土澆筑前先灑水濕潤施工縫表面,接著鋪一層50mm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澆搗混凝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焦挺,蔡亮,李強,趙俊,姜志強,陳一龍,盛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