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復合保溫板和連接固定件,其中復合保溫板包括主模板,保溫層和次模板,主模板外側開有拉結孔,次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開有梯形凹槽A,保溫層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主模板和次模板之間,連接固定件依次將復合保溫板、鋼筋網、內模板進行連接加固,還包括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工藝。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作為A級防火保溫板使用,同時通過固定件連接與框架結構澆筑在一起,達到了同步設計、施工、驗收的技術要求;該體系具有重量輕、強度高、保溫效果,易于安裝的特點,故而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熱工性能好、無安全隱患的優點,同時實現了保溫與建筑結構的一體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復合保溫板和連接固定件,其中復合保溫板包括主模板,保溫層和次模板,主模板外側開有拉結孔,次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開有梯形凹槽A,保溫層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主模板和次模板之間,連接固定件依次將復合保溫板、鋼筋網、內模板進行連接加固,還包括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工藝。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作為A級防火保溫板使用,同時通過固定件連接與框架結構澆筑在一起,達到了同步設計、施工、驗收的技術要求;該體系具有重量輕、強度高、保溫效果,易于安裝的特點,故而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熱工性能好、無安全隱患的優點,同時實現了保溫與建筑結構的一體化。【專利說明】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結構體系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
技術介紹
近幾年,我國節能建筑和墻體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普遍采用外墻粘貼保溫板、X??保溫板的方式進行保溫,該方式有明顯的缺點:一是外墻保溫層與外墻主體結構不同壽命,保溫層理論壽命25年,低于正常建筑物50年的設計壽命;二是外墻保溫與結構二次施工,增加了施工環節,提高了施工難度,保溫施工質量難以保證,造成開裂、滲透等質量通病;三是目前外墻保溫材料多為易燃材料,難以保證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四是外保溫層自身強度相對較低,在結構上難以適應外墻裝飾材料的設計變化要求,影響建筑物造型美觀;五是外墻粘貼保溫板、X??保溫板耗費大量人工工時、機械臺班,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專利技術針對目前普遍采用外墻粘貼保溫板、X??保溫板的方式進行保溫施工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質量輕,保溫效果好,施工方便,防火性能好,無安全隱患的,既能與結構一體又能與建筑物同壽命的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復合保溫板和連接固定件,其中復合保溫板包括主模板1,保溫層2和次模板3,主模板1外側開有拉結孔4,次模板3與混凝土接觸面開有梯形凹槽八15,保溫層2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主模板1和次模板3之間,連接固定件依次將復合保溫板、鋼筋網14、內模板13進行連接加固,開設梯形凹槽八15有利于增大復合保溫板與現澆混凝土的接觸面積,增強粘合力。 所述的主模板1為硅酸鈣板或水泥壓力板,保溫層2為X??保溫板或保溫板,次模板為3硅酸鈣板或水泥壓力板,選用成品材料,加工制作方便、快捷。 所述的主模板1上開有凹槽85,凹槽85為圓形凹槽,拉結孔4位于凹槽85內中部,開設凹槽85有利于與圓盤螺栓6的擴大圓盤的螺栓尾增大接觸面積,減小壓強,保證復合保溫板外立面良好的平整度。 所述的拉結孔4在主模板1上且每平米不少于8個,保證復合保溫板與內模板13之間具有足夠的拉結強度。 所述的復合保溫板標準規格為寬度:1220111111,長度:24401^,復合保溫板厚度為50麵、60麵、陽麵、7 0麵、80麵時對應的保溫層厚度分別為30111111、40111111、45111111、50111111、60111111,便于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 所述的連接固定件包括圓盤螺栓6,固定墊塊八7,加固螺母88,卡簧八9,卡簧810,帶孔槽鋼11,固定螺母12和卡簧016,圓盤螺栓6 —端為帶擴大圓盤的螺栓尾,圓盤螺栓6另一端是帶絲螺栓桿,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的一端依次穿過拉結孔4、固定墊塊八7、卡簧八9、鋼筋網14、卡簧810,加固螺母88,內模板13和帶孔槽鋼11,將加固螺母88擰緊,使卡簧八9、卡簧810固定在鋼筋網14兩側,固定螺母12抒緊在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上,將卡簧016安裝在同一水平高度處的兩塊帶孔槽鋼11的翼板上,進行二次加固,防止脹模。 所述的卡簧八9、卡簧810、卡簧016均為表面經過防銹處理并在兩端各開有一個小孔的矩形金屬片。 所述的帶孔槽鋼11腹板中部等間距開有矩形小孔八18,便于與圓盤螺栓連接,帶孔槽鋼11的端部翼板上對稱開有矩形小孔817,便于與卡簧連接。 所述的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包括如下施工工藝:^根據設計尺寸確定排板分格方案繪制安裝排板圖并設置相對應的控制線;匕對墻體形狀不規則的部位安裝復合保溫板時,應事先在施工現場用切割鋸切割成為符合要求的安裝尺寸,且所切割的復合保溫板的最小寬度不宜小于;0.在鋼筋網14一側立復合保溫板,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的一端依次穿過拉結孔4、固定墊塊八7、卡簧八9、鋼筋網14、卡簧810和加固螺母88,并將加固螺母88擰緊,使卡簧八9和卡簧810固定在鋼筋網14的兩側,根據鋼筋網14另一側露出的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的位置對內模板13進行開孔,并將內模板13安裝到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上;(1.在內模板13外側沿水平方向并按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的間距安裝帶孔槽鋼11,將固定螺母12擰在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上,在擰緊固定螺母12的同時,要調整內模板13的平整度、垂直度,使之達到施工要求,并保證復合保溫板上水平面上有三根帶孔槽鋼11,且兩側帶孔槽鋼11橫跨兩塊復合保溫板,在同一水平高度處的兩塊帶孔槽鋼11之間用卡簧016連接,進行二次加固;6.混凝土澆筑用II型鍍鋅鐵皮扣在復合保溫模板上口形成保護帽后進行澆筑;1待混凝土凝固后達到拆模要求,依次拆除卡簧016、固定螺母12、帶孔槽鋼11和內模板13,切除多余的外露圓盤螺栓6帶絲螺栓桿,使之與混凝土墻面保持平整;8-砌筑自保溫砌塊,自保溫砌塊外側應同復合保溫板外側在同一垂直立面上,復合保溫板拼接處、陰陽角以及與自保溫砌塊相交處,用聚合物砂漿抹壓補縫找平,并鋪設200皿寬耐堿玻纖網格布,加強抗裂措施處理,復合保溫板、自保溫砌塊外側應整體分層抹壓專用抹面砂漿,使外立面平整,符合驗收要求;11.最后飾面層施工。 所述的復合保溫板的生產工藝為:1.將主模板1、保溫層2和次模板3在工廠車間內預制成型;丄然后將主模板1,保溫層2,次模板3和膠粘劑四部分經冷壓設備在不低于51:的環境溫度下復合而成。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作為八級防火保溫板使用,同時通過專用固定件連接與框架結構的梁、柱及剪刀墻等現澆混凝土構件澆筑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技術要求,實現了建筑保溫與結構同壽命的目的;該體系具有重量輕、強度高、保溫效果和防火性能好,制作簡單,易于安裝的特點,故而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熱工性能好、無安全隱患的優點,同時實現了保溫與建筑結構的一體化。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復合保溫板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主模板結構示意圖;圖4是卡簧與帶孔槽鋼連接構造示意圖;圖5是帶孔槽鋼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模板,2-保溫層,3-次模板,4~拉結孔,5-凹槽8,6-圓盤螺栓,7-固定墊塊八,8-加固螺母8,9-卡簧八,10-卡簧8,11-帶孔槽鋼,12-固定螺母,13-內模板,14-鋼筋網,15-梯形凹槽八,16-卡簧0,17-矩形小孔8,18-矩形小孔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外墻外保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復合保溫板和連接固定件,其中復合保溫板包括主模板(1),保溫層(2)和次模板(3),主模板(1)外側開有拉結孔(4),次模板(3)與混凝土接觸面開有梯形凹槽A(15),保溫層(2)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主模板(1)和次模板(3)之間,連接固定件依次將復合保溫板、鋼筋網(14)、內模板(13)進行連接加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秀杰,
申請(專利權)人:曲阜明德保溫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